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从印江到吴江:精准对接岗位 村村设立服务站

印江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农民工相对缺乏就业信息,尤其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许多贫困户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吴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就业机会也多,两地完全可以实现互补。

沈建民在调研用工情况。任龙杰摄

江苏对口帮扶贵州铜仁工作队印江工作组组长、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沈建民:

精准对接岗位 村村设立服务站

自从我们苏州市吴江区携手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后,转移就业成了合作帮扶的重要内容。

印江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农民工相对缺乏就业信息,尤其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许多贫困户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吴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就业机会也多,两地完全可以实现互补。

但是,如何把吴江的岗位需求精准告知印江的劳动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引进苏州的人力资源企业,构建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在县就业局服务大厅内设立就业服务窗口,在乡镇社保中心建立就业服务中心,更为创新的是,在每个村设立就业服务站,选聘一批在各村有影响力的人当劳务经纪人。

这些服务站通常设在村里的小卖店、杂货店中。2019年6月至今,我们已在印江县设立就业服务站50个,选聘劳务经纪人60人。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就把招聘信息发到村里的这些服务站,吸引了很多在家的农民。

复工复产以来,吴江区人社局迅速收集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并把目光投向了零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印江。接到吴江的企业需求后,我们迅速响应。通过村里的“小喇叭”,以及镇村扶贫微信群,线上发送企业招聘信息、岗位需求、工资待遇。

木黄镇乌巢村的陈天文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直在福建打点零工,疫情来了之后,陈天文出不去。劳务经纪人知道情况后,立即把这个信息告诉了我们。

为了帮助贫困户更方便地进行面试,我们开辟了远程视频方式,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两天内完成应聘、面试和录用全过程。不到一周时间,首批97名印江籍务工人员达成就业意向,在吴江区人社局的协调下,首批人员乘坐专列、专车直达吴江,所有的交通费用全部免除。现在,陈天文已经在苏州通产丽星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了,每个月有5000块钱的收入。只要干满3个月,陈天文还可以拿到一笔由吴江区政府提供的专门针对就业贫困户的3000元补贴。

这些天,一批批就业人员从印江抵达吴江。目前,我们已经向吴江输送了421名工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8人。

(本报记者  王伟健整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刘孟丽:誓与江城共患难    下一篇 宁夏西海固:春天种下脱贫“希望”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