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抗“疫”哨兵:把好防控第一道关
医护人员护送病人。
“我们是第一关,必须要把好。”对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华来说,今年的春节非同寻常,新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她带领着科室一群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同事,如哨兵般驻守在战“疫”最前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青海累计确诊18例确诊病例,其中15例被收治在李华所在的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疫情期间,她和同事承担着登记筛查、接收转运、抢救隔离患者等任务,每天奔走于患者最集中的发热门诊、急诊科、隔离病区,是同事们眼中的“突击队”,是青海省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2020年1月20日晚,急诊科所有人接到李华的消息:马上到岗,随时待命。紧张有序的应急演练随即展开,筛查转送病人、穿脱防护服、准备担架救护车,“从医护人员到司机、保安、清洁工,每个人必须学会,我要一个个检查过关!”李华说,诊疗、流程、感控的每处细节都要充分考虑,绝不疏忽。
年轻护士把发热病人信息登记表拿给她看,“病人的乘车日期、车次、座位号、车牌号,必须要分门别类、详细填写。”在李华的要求下,表格被重新制作,从原先的一行扩展成一整面A4纸,病人的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检测结果、去留状况全部包含在内,“要想做到筛查‘零漏网’,首先要收集详细、准确的信息。”她说。
疫情蔓延速度快,发热门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接诊近120人。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每天测量体温、记录病史、填表登记,给患者测生命体征、抽血、送血、陪检,发现疑似的新冠肺炎患者及时护送到隔离病房,“个个忙得像只高速旋转的陀螺”。
李华则“一夫当关”,每张CT(肺部扫描影像)她都亲自过目,患者需要居家隔离还是留在医院观察检测,要通过看CT做出判断、谨慎把关。“晚上不敢睡,手机就在枕边,屏幕一亮就醒,”李华再三叮嘱同事,一出CT结果立马发给她,“绝不能误把新冠病人当成普通发热病人,轻易放他们回家”。
救护车接诊、隔离病房,急诊科、发热门诊,处处需要李华抽调科室人员负责。人手不足,防护用品更是供应紧张,疫情刚开始时,医生护士们每天只换两班,从早上八点半坚持到下午五点半,中间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他们在厚重的防护服里垫上尿不湿,晚上困了只能在值班室的凳子上趴着休息片刻。
“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很积极。”从抗“疫”准备阶段开始,科室中的“90后”们纷纷向李华主动请战:“主任,我从家里开车回青海,后天就能回医院上班。”“主任,我把孩子交给公婆了,有什么事先派给我吧!”“主任,我不休婚假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和大家在一起....。。”
“关键时刻,大家都说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李华心里明白,面对疫情,年轻的同事们心中并非没有恐惧,“但没有人退缩,我觉得他们每一位都特别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