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奔跑吧汉语:11所孔子学院扎根亚非欧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河南省在海外创办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十一所,近百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万余名学员,一年平均举办大小文化活动一百余次,受众五万余人。 2019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北京、河南分阶段举行,欢迎仪式、复赛、决赛及颁奖典礼等主要活动均在河南举办,将为世界呈现一道汉语盛事的顶级大餐。 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这里有选手刻苦的学习,也有国际汉语教师的无私奉献。 截至目前,河南省在海外创办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十一所,近百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万余名学员,一年平均举办大小文化活动一百余次,受众五万余人。 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河南开幕之际,记者采访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多位国际汉语教师,回望他们的海外教学路,倾听河南推进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铿锵步伐。
目录

机遇:“一带一路”带来汉语学习“硬需求”编辑本段

10月15日,记者来到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卓明正在指导外国学生,为第二天的汉语演讲比赛做准备。这位有3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经历了对外汉语教学从90年代“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如今国际汉语教育的发展时期。 2003年初,黄卓明被中国教育部选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教汉语。在教学过程中,黄卓明发现,国际汉语教学外语性质更强,要求教师在有限时间内,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不多的课时内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为了创造学习语境,黄卓明开始注重备课资料的生动性和情景化,充分利用图片和声像资料,为学生尽力创造出真情实景的语言实践效果。 为了使“讲台”扩大再扩大,2005年4月,黄卓明帮助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法学院筹建了汉语中心。直到今天,每年暑假该校都会选派学生前来郑州大学实地进修学习。 黄卓明告诉记者,2013年以后,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海外出现更多汉语学习的“硬需求”。从2007年到2018年,郑州大学分别在印度、格鲁吉亚和美国建立了孔子学院(课堂)。

“破冰”:一个人的孔子学院,用真诚改变偏见编辑本段

赵阳是较早在海外孔子学院教学的郑大教师。2007年10月,她经培训来到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担任中方院长。当时,孔子学院尚未挂牌。在孔子学院总部和郑州大学的帮助支持下,赵阳既当院长,又当老师,开始了筹备工作。 c2cec3fdfc039245630e55127cb838c77d1e2522.jpg 赵阳和她的学生们在韦洛尔科技大学 办学伊始,赵阳发现因为历史等原因,一些当地人特别是老年人对中国人存在一定偏见。为了拉近心理距离,一些汉办提供的小礼物派上了用场:中国特色的笔筒、剪纸、书签,获得当地人欢迎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兴趣。 文化交流,从主动融入当地开始。在学校食堂,赵阳跟着当地人学会用手抓着吃饭,吃咸酸奶,习惯了“左手不上桌面”等习惯,参与学校各种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赵阳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和体验活动。汉字拼音、中国乐器、太极拳、扇子舞、风筝、茶叶、中国电影……特色鲜明的活动,吸引了数百名当地学生的参与。 韦洛尔科技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们 “汉办提供了一些(电子)笛子、琵琶,一吹、一弹,就可以奏出一首乐曲,很多学生要试试。”赵阳十分注重互动性,她只要有空,每天都要和师生打乒乓球,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教食堂师傅做番茄炒鸡蛋等中国菜。 在印度的汉语教学,是从周末班、兴趣班开始推广的。赵阳带着宣传页,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支起凳子,邀请学生们参与。经过反复沟通、调整确认教学计划,韦洛尔科技大学针对汉语开设了证书课程。 “校长是一位开明的老人,他看到中国发展给学生们带来的机遇,鼓励大家学习中国。将汉语教学设为证书课程后,更多学生重视汉语了。”赵阳说。 为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赵阳利用假期去了印度北方恒河bho、泰戈尔国际大学等高校宣传孔子学院奖学金。“当时,印度对郑州大学还很陌生,师生最开始有些不信任,但是到2009年我离开印度时,我们的孔子学院奖学金已经是学校最抢手的热门奖学金之一。”赵阳说。 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们和赵阳熟悉、亲近起来。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学习了汉字“天”之后问赵阳:“老师,中国人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龙。” “那我的汉语名字就叫天龙。” 赵阳有些哭笑不得:“你这个名字太大啦!” “但是我很喜欢呀!”男孩认真的说。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天龙和中国留学生比赛太极拳不慎受伤,赵阳忙去了解情况。天龙说“老师,我没事儿”,露出开心的笑容。 渐渐的,赵阳发现,走在校园里,不仅有学生叫她“Madam”,还有一些不认识的师生向她打招呼:“hello”,“你好”。 “经历这种态度的转变,我真的感觉到,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人们对国家的印象。”赵阳告诉记者,如今在中国,每一次看到来参加汉语比赛的外国留学生,想起自己为国际汉语教学作出的一些努力,都觉得十分欣慰。

见证:学会中国话的外国人,就业即成“明星”编辑本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郑雪宇,曾在2013年到2016年担任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见证了当地大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爱。 2010年,机缘巧合下,郑雪宇了解到多多马大学有大量学习汉语的需求。了解孔子学院的办学政策后,多多马大学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向汉办申请共建了孔子学院。 在多多马大学,汉语教学主要以该校汉语专业、汉语必修或者汉语选修课等学分课的方式进行。郑雪宇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们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有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有人喜欢中国美食,有人喜欢中国歌曲,有人喜欢武术,但是他们都以会说中文为荣。 成立六年来,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坦桑尼亚多多马省政府、莫罗戈罗省政府、我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的表彰,郑雪宇作为多多马大学中方院长和中学汉语教学项目协调员更是多次获得坦桑尼亚教育科技部、坦桑尼亚总统办公室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部颁发的卓越贡献奖。2014年12月,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活动 为什么孔子学院在坦桑尼亚得到巨大认可?郑雪宇认为,首先是中坦友谊源远流长,通过孔子学院发起的一系列交流活动,坦桑尼亚人民愿意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其次,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坦桑尼亚尼亚各界人士觉得震撼,应该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给当地居民带来利好,他们愿意学习汉语为自己的未来增加机会。除了在多多马大学教授汉语,郑雪宇和汉语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们还深入到当地警察局、移民局、国际机场、消防局等政府机构举行汉语教学活动,很快掀起一股“中国热”。2015年,汉语被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民教育体系,大批当地学生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等形式来豫留学。 郑雪宇告诉记者,时任多多马大学校长的基库拉教授,大女儿本科在山东大学学习国际贸易,又在江西财经大学读研。几天前,老校长跟郑雪宇聊天,说想让小女儿也来中国读书:“你不知道,她姐姐现在在银行工作,遇到和中国相关的业务都由她来办,在单位简直就是明星!”

交流:从“教海外学生”到“教海外教师”,让汉语教学扎根本土编辑本段

和钰洲是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来到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说起当时的学生,他如数家珍:“刘泽民、李小兵从零开始到流利说中文,前几年还来到中国,在汉语比赛中获奖……” 实际上,帮助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教师们成长的过程。和钰洲清楚地记得,共事的汉语志愿者刘聪聪开始一上讲台紧张到手发抖,经历多次集体备课、说讲课比赛后成为一名轻松自如的优秀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又获得续任资格。 在外教学期间,和钰洲发现了很多文化趣事儿。“走进水果店,当地人拿着橘子叫chengzi(橙子),把大白菜叫Chinese。有一次,一名当地人要用人民币和我换当地的钱,我一看,这是老旧的人民币版本,早就不流通了,大约是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的产物,我觉得有意思,就和他换了。” 和钰洲告诉记者,和当地人打交道也使他受益良多:“当地人有一些好的习惯,比如我们的外方院长阿佳利,性情非常温和,不急不躁,做事很有耐心。在公共场所,当地人交流声音都很小,哪怕意见不一致,从来没有见到引发肢体语言冲突,形成了互相尊重的氛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对于学生以吸收知识为主,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强。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一批当地教师,是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8年开始,在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始对坦桑尼亚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培训。2019年7月1日,19名坦桑尼亚本土汉语教师经过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年的培训,顺利结业,回到坦桑尼亚中学从事汉语教学。坦桑尼亚教育科技部常务副秘书长艾薇·玛丽亚·萨玛卡芙亲自赴河南参加这批学院的结业典礼,并向河南省政府以及郑州航院表示诚挚的感谢与祝福。 “在这一批来华学习的本土汉语教师中,有五人留在河南深造,其中两人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人在信阳师范学院攻读汉语硕士学位。”郑雪宇说。

情怀:3个月和89岁学生都有!这个孔子学院实施“定制教学”编辑本段

2018年,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十年庆典活动。作为中国主办方的河南大学,在阿克伦大学已有1所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19个教学点。 “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通过实践形成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带回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成效非常明显。”刘绣华是河南大学在2016年派出的第四任中方院长,今年她结束了三年任期,于10月1日回到河南大学。 三年前,刘绣华负责该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一门心思为学生寻找实习实践基地。 “我们国家当年之所以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是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属于国际紧缺热门人才,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出一个、送出去一个。根据国家制订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有累计不少于半年的海外实习实践经历。2009年,我们集全校之力获批该学位授权点,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学生到海外实习实践的机会很少。孔子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希望通过它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于是,刘绣华在2015年参加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全国选拔考试,通过考试、培训后,于2016年9月被派往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 刘绣华告诉记者,阿克伦大学激励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和展演,通过调研表达思路、解决问题。根据该校学生的特点,孔子学院由此开展“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语言文化环境中了解和学习汉语。 这期间,孔子学院迎来两位令她意想不到的学生,在原先的“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衍生出“定制教学”。 其中一位学生,是当地89岁的老人Naomi Carey。2008年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创建初期,退休护士Naomi 作为志愿者去帮助中国学生学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在此过程中,她萌发了学习汉语的念头,获得孔院老师的热情支持。如今,她已经坚持10年上孔院汉语课,前年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取得良好成绩。现在,Naomi 能够用流利的中文与大家交流。就在去年孔子学院十年庆典时,她还获得了阿克伦大学孔院十年优秀学员证书,“Naomi 告诉我,要把获得的汉语奖状和证书贴到墙上,让子孙后代看到我学习汉语的精神和成果,也希望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我特别感动。”刘绣华说。 就在今年三月,阿克伦大学一位主任受委托,为一位特殊学生申请在孔子学院学习,而这位学生是三个月大的婴儿。原来,孩子外婆是该校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的退休老师,希望给她的孙辈提供良好的教育,选择对孩子用母语、汉语和西班牙语同时培养。孔子学院的教职工讨论后,决定收下这名学生。 三个月大的学生Boston在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 “我们约定,在孩子状态良好时送到孔院,接受我们老师和志愿者的教学。本来觉得孩子太小,后来发现,从三个月到现在,每当我们的老师唱儿歌、讲中国故事时,他一听真的就笑了起来,反应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也希望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记录这些点滴,为我们的汉语国际教学提供研究案例。”刘绣华说。

眼界:从“美方学员”变“中方学员”,汉语“铁粉”十年穿越史编辑本段

回到河南大学的刘绣华,依然牵挂着遥远的阿克伦大学孔院学生。10月,她在两校学生“A-K论坛”远程交流时,诚恳地说:“现在我的身份不再是孔子学院 的中方院长,而是我们A-K论坛的新学员、一份子。” “A-K论坛”(阿克伦-开封)是河南大学与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每周一次,由老师主持,提前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双方学生进行远程实时讨论。今年是论坛举行的第十年,而阿克伦大学孔院“汉语桥”比赛获奖者、孔子学院奖学金获得者,河南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奖者,大多都是“A-K论坛”的积极参与者。参加论坛的中美学生,也都结成了跨文化学习交流的伙伴。 刘绣华说,由于论坛现场讨论热烈,河南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又比阿克伦大学学生的汉语水平高一些,一般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用全英语交流。孔院汉语老师们就在论坛结束后,帮助阿克伦大学的学生强化课堂用到的汉语语言:“美国的学生大多一边工作一边上学,时间安排很满,能组织这种集体远程课程不容易,我们希望发挥最大作用。” 从2008年至今,论坛吸引了一批“铁粉”。 今年,当地时间9月18日晚6:30,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秋季学期第一场AK论坛在阿克伦大学举行。河南大学现场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原阿克伦大学学生柯梦桐。视频中,柯梦桐代表中国学生,轻松自如地用汉语和大家交流。 刘绣华介绍,柯梦桐是AK论坛的一位“穿越者”。他作为孔子学院的老学员,毕业后仍坚持每周回阿克伦大学参与AK论坛。今年,柯梦桐获得河南省政府奖学金资助,于9月2日赴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正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而在阿克伦大学现场,也有一位来自河南大学的“穿越者”——唐书凝,她是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8月作为交换生来到阿克伦大学学习。 频繁的往来,不仅局限于学生,还上升到学者、学科层面。 针对河南大学工科相对薄弱的情况,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和阿克伦大学的工学院签订了“3 2”本硕连读合作培养项目,并将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进行对接,针对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中国茶和河南特色怀山药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被刘绣华推介到阿克伦大学。 在孔子学院的组织安排下,2017年4月,时任阿克伦大学校长Matthew Wilson教授来到河南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演讲,并接见了AK论坛河南大学的学生,还和洛阳师范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加强了与西亚斯学院的合作。2019年7月1日,Wilson到西密苏里州立大学任校长,就任前的6月份,又到访河南大学,为法学院开设了为期三周的国际法和知识产权法课程,并与河南大学宋纯鹏校长初步达成了西密苏里州立大学与河南大学两校间的合作意向。 “Wilson校长在国际法和知识产权法领域中颇具影响力,与日本和韩国有很好的合作。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对国际法和知识产权法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会日益增多,所以Wilson校长对河南大学的支持十分重要。”刘绣华说。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当初刘绣华赴美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基地的初衷尚未实现。“已经和一些美国的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现在主要缺乏经费。”刘绣华表示,希望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层面能够为此设立专项经费,或者公益人士、校友为此发起基金会,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向前推进。 作为刚卸任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绣华深感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孔子学院在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转型升级方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值得欣慰的是,孔子学院已经发挥出的巨大功用和魅力:“我认为孔子学院的创办是相当成功的。首先它以民间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各地,使得外国人通过本国媒体听中国到亲眼见证、亲身了解中国,刷新着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识;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原文化走出去,我们国家的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民之相亲化解国之相争。同时,孔子学院也是培养优秀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的极好的平台。”

回顾:十年汉语国际推广路,中原文化走向亚非欧编辑本段

10月10日,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在发布会上透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科技大学成立的孔子学院即将挂牌。至此,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第47中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分别在印度、格鲁吉亚、美国、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刚果共和国设立11个孔子学院(课堂),下设教学点达到47个,建立武术俱乐部32个,武术中心1个,为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提升河南省文化软实力、提高河南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海外教育文化综合交流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 刁玉华介绍,经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河南省设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和三个国家级中小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结合河南武术文化、汉字文化、戏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参考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模式,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培育和建设了17个省级特色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不断创新、打造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途径。通过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等措施,打造了一批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品牌,如“武林汉韵”、“中华雅乐”、“舞龙舞狮”、“汉语桥-中美校长论坛”、海外中医武术中心等,其中,河南省重点打造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武林汉韵”巡演项目,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20余场,观众人数超过15万;培养培育了一批既了解中原文化,具有中华才艺、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基本素养,又掌握汉语教学技能的复合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为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河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河南在海外的孔子学院(课堂)正常运行,并进一步扩大规模。2018年河南新增的孔子学院——郑州大学与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的孔子学院,是河南省在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承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河南省拓展教育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抓手。 “依托各校特长,我们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据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介绍,河南每年在河南省内开展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汉语教师招募宣传及组织报名工作,经教育厅推荐,孔子学院总部选派河南省汉语教师和志愿者3000余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任教。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海岛的“云上”元宵:喧嚣不再习俗依旧    下一篇 申城“文艺云”,助力民众“宅家战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