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洛阳豫剧团

洛阳市豫剧团是全国富有盛名的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先后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剧目30多个,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枪缘》《杨八姐游春》等戏,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保留剧目,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花打朝》曾荣获河南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荣誉奖,1982年与香港金马电影公司合作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七奶奶》;《洛阳桥》、《花枪缘》也分别于1982年、1985年由西影拍成彩色艺术片。

目录

洛阳市豫剧团是全国富有盛名的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先后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剧目30多个,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枪缘》《杨八姐游春》等戏,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保留剧目,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花打朝》曾荣获河南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荣誉奖,1982年与香港金马电影公司合作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七奶奶》;《洛阳桥》、《花枪缘》也分别于1982年、1985年由西影拍成彩色艺术片。

领导关怀

多年来,洛阳市豫剧团巡回国内20多个省、市,12次进京、5次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并常年深入工矿农村、部队,为基层观众演出。1958年,毛主席在郑州看了《穆桂英挂帅》后,又高兴地点名要看《破洪州》。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杨尚昆、杨得志等都先后看过剧团的演出,给予很大的关怀和鼓励。

特点

洛阳市豫剧团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风同志的艺术流派特点为代表,在艺术上形成了高亢、明快、刚健、豪爽的风格。1956年马金凤同志首次率团到北京汇报演出《穆桂英挂帅》等剧目,受到首都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并撰文赞誉为“洛阳的牡丹”。

荣誉

1998年《情系小浪底》获河南省戏曲大赛铜奖、乐队伴奏奖、舞美奖;2000年《情系小浪底》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新版《穆桂英挂帅》进京演出,轰动京城;2002年"杜康杯"专业演员大奖赛获2个“十佳”、3个演员一等奖和组织奖;2003年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戏演员表演大赛获演员表演金奖和优秀组织奖。

队伍

如今,洛阳市豫剧团一批中青年演员在表演艺术家马金风同志的亲自传授下,艺术上迅速成长。全团有全国及省、市戏剧家协会会员20余人,主要演员有全国“牡丹奖”金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赵晓梅;全国豫剧十大名丑、国家一级演员王贵;全国“国花杯”金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李广海;河南省戏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关美丽;洛阳市“十佳”演员朱秀珍、李文阁、张松晓;优秀青年演员、河南省戏曲大赛银奖得主吴金霞,青年演员王勇、康平、李青存、胡俊强等。

演出剧目

有《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杨八姐游春》、《抬花轿》、《麦苗郎》、《清风亭》、《桃花庵》、《墙头记》、《屠夫状元》、《秦雪梅吊孝》、《三哭殿》等。 洛阳市豫剧团是全国富有盛名的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先后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剧目30多个,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枪缘》《杨八姐游春》等戏,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保留剧目,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花打朝》曾荣获河南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荣誉奖,1982年与香港金马电影公司合作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七奶奶》;《洛阳桥》、《花枪缘》也分别于1982年、1985年由西影拍成彩色艺术片。

发展

1998年《情系小浪底》获河南省戏曲大赛铜奖、乐队伴奏奖、舞美奖;2000年《情系小浪底》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新版《穆桂英挂帅》进京演出,轰动京城;2002年"杜康杯"专业演员大奖赛获2个“十佳”、3个演员一等奖和组织奖;2003年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戏演员表演大赛获演员表演金奖和优秀组织奖。

洛阳市豫剧团常年演出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杨八姐游春》、《抬花轿》、《卖苗郎》、《清风亭》、《桃花庵》、《墙头记》、《屠夫状元》、《秦雪梅吊孝》、《三哭殿》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海省越剧团    下一篇 单县豫剧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