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东风豫剧团
目录
该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邯郸专区戏曲学校豫剧班。自豫剧班开始,许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如豫剧大王陈素真、宋淑云、桑振君等都先后在此指导教学,传授豫剧表演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以及袁世海、杜近芳等也都到豫剧班里做过艺术指导,尚小云先生还亲自为剧团排演了《昭君出塞》,加工了《擂鼓战金山》。正是因为剧团坚持多求师教,诸家训导,故而剧团不仅艺术水平提高很快,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1959年毛泽东观看了剧团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后,亲自安排剧团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演出活动。郭沫若先生于1960年、1962年先后为剧团修改了《武则天》、《虎符》,并在表演、导演、舞美等方面予以具体指导。
该团先后培养出胡小凤、牛淑贤这两位最具影响的演员,其他主要演员还有李素芹、赵贞玉、张素玉、谢长春、韩刚、池海莲等。80年代东风剧团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各个行当都有非常优秀的演员。单就旦角来说,东风剧团就有五大名旦:胡小凤、赵贞玉、李素芹、牛淑贤、张素玉。其中胡小凤的行当属青衣,赵贞玉的行当属闺门旦,李素芹的行当属大花旦,牛淑贤的行当属小花旦,张素玉行当属于帅旦、青衣。这五大名旦水平相当,各有各的拿手戏。胡小凤的鼎盛时期的作品应当是豫剧现代戏《杜鹃山》,东风团版的《江姐》,当年也是胡小凤主演的。赵贞玉的拿手戏是《大祭桩》、《打金枝》。李素芹的代表作是现代戏《李双双》、《红珊瑚》,她的陈派戏《梵王宫》、《拾玉镯》李素芹也演的十分精彩,而且还有很多自己的发展创造。牛淑贤的代表作是陈派戏《梵王宫》《宇宙锋》和花旦戏《红娘》、《大祭桩》等。张素玉的代表作是《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征西》。当年东风剧团给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穆桂英挂帅》时,胡小凤演上半出,张素玉演下半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的苗文华、郭英丽、纪小瑞、马艳青、程霞、陈新凤、张宁、吴扎根等青年演员成功地完成了该团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衔接和继承,并使东风风格进一步扩展。同时,编剧周孝武、刘志轩、导演苏泽民、章羽,音乐设计惠景林,舞美设计宋次炎等也都为剧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有专家把东风豫剧团的艺术风格称为“豫剧北派艺术”。如果,豫剧在风格上还会有什么大的突破的话,笔者以为,东风剧团是有望走在前列的。感觉上,该团的舞台风范明显比河南本土的豫剧呈异化的倾向,受京剧、昆曲甚至越剧的影响要大一些。
看过一些他们的演出,胡小凤和牛淑贤的传统剧目自然是上乘的,但看得出来,她们的风格已经不拘泥于哪个流派了,牛淑贤是陈素真大师的高徒,《梵王宫》和《宇宙锋》《拾玉镯》是原汁原味的陈派。胡小凤好像从开始就没有被哪家哪派所束缚,《穆桂英挂帅》、《大祭桩》、《宇宙锋》……这样的剧目积累在豫剧演员中是不多见的,尤其是把这些风格和流派迥异的作品都能以完美的实况呈现在舞台上并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同,绝对是可嘉许的。 (照片为李素芹老师和陈素真大师学习)
东风豫剧团是豫剧北派艺术的主体。东风剧团是文学家、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命名的剧团,起点很高。所以,它的剧目的起点也很高。
东风豫剧团1959年8月19日成立,1960年3月,郭沫若就把他刚刚写出来的话剧《武则天》,亲自改写成豫剧剧本,拿来让东风剧团排演。郭沫若从来没有写过戏曲剧本,《武则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给年轻的东风剧团的剧目建设树立了一个标准,开了一个好头。豫剧《武则天》一上演,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成为东风剧团艺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武则天》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丰厚的历史内涵,鲜明的人物个性,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严谨的艺术结构,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和现代启迪,这既是《武则天》剧本的特点,也是郭沫若给豫剧北派剧目带来的特殊优势。
那时的东风豫剧团,演员都很年轻。大的不过十七、八岁,小的才十四、五岁。扮演武则天的胡小凤和扮演上官婉儿的牛淑贤都才十四岁。可是,胡小凤表演的武则天,雍容大度、运筹帷幄、明察秋毫;牛淑贤扮演的上官婉儿,机敏、睿智、大胆、可爱。她们把两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舞台上,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出众的艺术才华。
对于这样一批年轻演员来说,演出郭沫若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剧目,说展示才华,不如说是经历了一次艺术启蒙。是郭沫若的剧本,给了这些年轻演员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剧,什么是塑造人物,什么是舞台艺术。
既然是郭沫若的剧团,就要演郭沫若的剧作。1962年,他们又将郭沫若的名著《虎符》搬上舞台。《虎符》的原作也是话剧,1943年在重庆首演,建国后又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1961年秋,东风剧团经郭沫若同意,由剧团的编剧周孝武、翟翼、刘志轩改编为豫剧剧本,送郭沫若审阅,郭沫若仅改了几个字就同意演出。1963年10月,东风剧团将《虎符》带到北京,郭沫若和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郭沫若即兴题诗一首:“当年为斥蒋光头,今日翻成反先修,看汝魏王遗臭远,如姬虽逝足千秋。”之后,《虎符》作为东风剧团的代表作品,在北京、上海、郑州、济南、太原,处处受到好评。
文化革命后,《虎符》在1978年夏恢复上演,再一次以其厚重的历史氛围,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观众。
这个剧目前后历经20余年,先后参加这个剧目演出的东风剧团演员从少年进入中年。他们的表演艺术也伴随着《虎符》走向成熟。扮演女主角如姬的先后有胡小凤、赵贞玉、阎淑芳,扮演男主角信陵君的先后有周兰凤、熊梦霞、牛淑贤、苗石玉,他们都在这个剧目中学习、进步,展示出自己的表演才华。
1999年,东风豫剧团又重新排演《虎符》,剧本由刘兴会与刘志轩根据原著重新改编。被河北省推荐到北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献礼演出。已经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表演艺术家的胡小凤、牛淑贤联袂领衔主演,一个扮演如姬,一个扮演信陵君,在石家庄和北京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年轻演员苗文华、迟宁分别扮演如姬和信陵君b角,也受到好评。
注重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东风豫剧团演出剧目的一种追求。在他们演出的传统剧目当中有一出折子戏《宇宙锋》。这个剧目讲的是历史人物赵高的故事,但并不是历史剧,最多只能算是演绎。《宇宙锋》是京剧的经典剧目,梅兰芳的代表剧目之一,汉剧也有。豫剧的《宇宙锋》是豫剧皇后陈素真的拿手好戏。陈素真把这个剧目传授给东风豫剧团的演员。胡小凤演出《宇宙锋》多年。以后,牛淑贤也演。胡小凤很想把这个折子戏演成一部有头有尾的全本剧,让观众理解戏的内容。根据胡小凤的要求,刘志轩把它改编成一部新编历史戏,改名为《芙蓉女》。1985年底上演,胡小凤在这个剧目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赵艳蓉。198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李文化执导,拍成电影。当时的河北省委书记的邢崇智,副书记李文珊,一致交口称赞。文化厅长郑熙亭说,谁说河北没有拳头产品?这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编剧、导演、演员都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由于是郭沫若命名的剧团,和经常到北戴河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所以,东风豫剧团选择剧目要比其他艺术团体严格。首先是剧本的思想性,而后在艺术表现上,关注剧本的文学性,语言的准确性,追求细腻文雅的高品位。
当时,东风豫剧团的主要演出剧目大都是传统戏曲,剧团按照党的文艺政策,对剧目进行严格把关。东风剧团排演的剧目必须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给人以美感或启迪的优秀传统剧目。而且,凡是东风剧团选择排演的剧目,都要经过自己的编导在剧本上进行重新修改加工。
编剧周孝武对东风剧团演出剧本的“净化”、“提高”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他仔细推敲每一句台词,对东风剧团演出的豫剧优秀传统剧目《三哭殿》、《抬花轿》、《红娘》等都下过许多功夫。把格调不高的,影响人物思想个性的情节和台词,都做了修饰和改动。
比如东风剧团演出的豫剧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这个剧目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经过许多人多次修改,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豫剧著名演员马金凤唱响全国。可是东风剧团演出这个剧本,仍然做了许多修改。经过周孝武的努力,删减了不必要的场次,改掉了许多重复的、格调不高的唱词。在穆桂英的唱词中有一句“百年后谁与我摔老盆”,这是一句被人认为很经典的台词。很通俗,也很平民化,但是,暗含着一种农民意识,不符合三军统帅穆桂英的人物身份,也有宣传封建迷信之嫌。他苦思冥想,改为“俺杨门断了后代的根,我怎忍心”。
豫剧的传统剧目《老羊山》,河南省豫剧院的演出本由剧作家王景中做了很好的修改,比传统剧本提高了许多。在东风豫剧团排演之前,认为剧本中男主人公薛丁山有两个妻子,争风吃醋,与主体无关,也不符合现行的一夫一妻制政策,必须修改。把修改的任务交给刘志轩。这样,在东风剧团的演出本中就去掉了薛丁山的一个妻子靳秀英,只剩下樊梨花。从艺术上讲,这个改本删除了不必要的枝节,突出了樊梨花和薛金莲姑嫂争斗的主要矛盾,使得主体更突出,剧情也更紧凑。1963年,王景中在河南豫剧院看了演出,也很满意。这个剧本不但在东风剧团久演不衰,也流传到不少剧团上演。
再比如,《审子辨奸》原来是扬剧的传统剧目《三关审子》,已经排成了电影。东风豫剧团演出之前,由翟翼认真修改,突出了主人公三夫人的睿智,修改了不经推敲的情节,按照人物的行为逻辑重新结构,使得这个“辨奸”的戏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成为东风剧团长期演出的保留剧目。
从东风豫剧团建立的大跃进时代,到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四十多年间,东风豫剧团的演出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每一个时代都给东风剧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东风剧团也用优秀的剧目在每一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勒令停止一切传统剧目演出。东风豫剧团排演了一系列革命现代戏。《红嫂》、《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每一个剧目都展示出东风剧团的艺术功力。
改革开放以后,东风剧团的新剧目更是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的东风剧团,初创时期的一代年轻演员已经到了艺术创造的旺盛期。胡小凤、牛淑贤都进入不惑之年,她们各自带领一个团队,排演了一个又一个新剧目。他们调动自己多年的艺术积累,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新形式,探索新风格,给戏剧舞台增添了许多崭新的艺术精品。
牛淑贤排演王宣龙编剧的《西出阳关》、《夜叉女》,前者让人荡气回肠,文武兼备;后者女夜叉面目可憎,内心善良,鬼怪有情。这两个剧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夜叉女》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1989年,牛淑贤带它进京演出,以绝妙的表演和唱功,一举夺取了梅花奖。老编剧翟翼为牛淑贤改编了传统剧目《棒打薄情郎》,毛达志、吴桐棋为她创作了《丫鬟传奇》,两个戏都拍成了电影。艺术成熟期的牛淑贤,通过这些新编的剧目尽显风采。尤其是牛淑贤在《棒打薄情郎》里的表演和唱功,优美动人,让人赞不绝口。
胡小凤排演了刘志轩创作的《天国梦》,讲述了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热心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在太平天国内讧中被杀的悲剧故事。河北省文联主席徐光耀说,这是他看过的写太平天国的最好的戏剧作品。胡小凤在这个剧目中扮演女状元傅善祥,无论是唱还是做,都尽善尽美,在《芙蓉女》之后,她再次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1990年胡小凤带着《芙蓉女》晋京演出,以她准确的人物刻画,精湛的表演艺术夺取了梅花奖。中国戏剧家协会著名戏剧家李超挥毫题诗;“常耕笔墨舞台光,豫剧生辉耀远乡,老戏重编出新样,芙蓉花艳神州香。”
东风豫剧团演员的少年时代从传统戏曲中学习的是表演,而从新创作的剧目中学习的是塑造人物,运用学来的各种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伴随着每一个新剧目的排练、上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胡小凤从13岁学演《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14岁在历史剧《武则天》中塑造武则天,而后,16岁扮演如姬、18岁扮演江姐、22岁扮演柯湘,以后又扮演红嫂、黄桂英、赵艳蓉、傅善祥等,一系列现代的和历史的人物塑造,形成了胡小凤凝重、大度、富有内在韵律的表演风格。
牛淑贤从13岁学演《穆桂英挂帅》里的杨文广,《拾玉镯》中的孙玉姣,到14岁在历史剧《武则天》中塑造上官婉儿,尔后扮演红娘、薛金莲、李铁梅、黄桂英、金玉奴、夜叉女、信陵君等,通过在舞台上塑造一系列有生命的人物,展现出她俏丽华美、玲珑透剔、多才多艺的艺术风格。
其他的东风豫剧团演员也一样,通过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一个人物,一一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总之,多年来东风豫剧团的剧目建设,是演员成长的阶梯,豫剧北派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回顾历史,总结豫剧北派艺术的时候,这应该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当前,东风豫剧团以弘扬桑派艺术为己任,排演了一批桑派艺术精品剧目。其中,《桃花庵》、《打金枝》、《投衙》、《对绣鞋》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各地上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中,苗文华又将绝迹40多年的桑派经典剧目《白莲花》、《观文》,通过电视传媒推广到全国观众,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其中,《桃花庵》、《打金枝》拍摄成戏曲电影。
进入新世纪,东风剧团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阵容整齐、技艺精湛的戏曲艺术表演队伍。这支队伍,曾受益于豫剧大师陈素真、桑振君等流派创始人的言传身教,并广泛汲取京剧名家的艺术精粹,涌现出了一批戏曲界颇有影响的艺术家和著名演员,他们多次在全国、省级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该团将《邯郸学步》、《黄粱美梦》、《毛遂自荐》、《舍本问末》、《奉公守法》五个邯郸成语典故创排成系列舞台剧,并制作成精美的礼品盒,用来宣传邯郸。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北省剧协副主席、2007年5月被中共邯郸市委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东风豫剧团团长苗文华,更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继承和弘扬桑(振君)派艺术字乖韵巧、委婉俏丽、百句不竭等独特风格,成为继承桑派艺术真谛、掌握桑派艺术精髓的优秀传人。
2011年,东风豫剧团携豫剧桑派代表剧目《桃花庵》赴河南郑州市参加第二届中国豫剧节演出载誉归来。东风剧团团长、豫剧桑派传承人苗文华荣获本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参赛剧目《桃花庵》荣获剧目二等奖。新版《桃花庵》于9月26、27日亮相第二届中国豫剧节,给所有观众、专家和评委带来极大惊喜,他们惊叹东风豫剧团把传统剧目打造的这样精彩、这样时尚,令人耳目一新,为传统戏新演走出了一条新路。
2014年,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举行,邯郸市东风豫剧团的新版《打金枝》喜获剧目奖,该剧主演、梅花奖获得者、东风剧团团长苗文华荣获优秀表演奖。剧本结构进行加工、整理和提高,对舞台置景进行创新和制作,对原剧目进行了重新创排、全新包装。《打金枝》一剧在郑州铁路文化宫剧场进行了参评演出获得成功,精彩演出令人耳目一新,获得了观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
红梅傲雪迎春怒放,群芳争艳劲舞东风。东风豫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上下一心,共谋发展,在推新人、演好戏、上精品等方面,正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迎来美好明天!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