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安岳石窟

四川省安岳县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18处(2000年5月普查结果),造像10万余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着称于世,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石刻之乡“称号。
中文名称
安岳石窟
外文名称
anyue cave
地理位置
四川安岳县境内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点
卧佛院、毗卢洞、圆觉洞等54处

目录

安岳石窟开凿于启始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主要为民间结社造像,以佛教石窟为主,也有部分道教造像,三教合一的造像也不在少数,安岳石窟拥有几大之最:最大的唐代左侧石刻卧佛以及21万字石刻佛经、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毗卢洞北宋紫竹观音、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观石窟、五代最集中的石窟群---庵堂寺等,安岳石窟除少数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妆彩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特别是宋代造型更是达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景点

目前安岳拥有各级别石窟造像保护单位1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卧佛院、玄妙观、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为庵堂寺、佛耳岩、高升大佛寺、西禅寺、塔坡、三仙洞、舍身岩、佛慧洞、佛济寺、毗卢沟、净慧岩、封门寺、半边寺、大佛寺、灵游院、石锣沟、菩萨湾、上大佛、木鱼山,市级文物一处,福应山唐代大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点50处。目前,安岳石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备目录清单。

全国重点保护

卧佛院

时代:唐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院位于安岳县城以北25公里八庙乡卧佛沟。此地正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黄金点上。造像位于一个狭长的山沟当中,唐代在此建有规模壮观的卧佛院,五代后逐渐荒废,一直不为外界所知,也令该处石窟保存完整,直到 1982年文物普查才被重新发现。

在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余米的崖壁上,保留着盛唐摩崖造像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10处。

卧佛院以《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最为壮观。释迦牟尼似一巨人向左侧身横卧在崖壁上,身长21.3米,长3米,肩宽3.1米,背 北面南,头东脚西,两手平放,闭目似睡。头蓄螺髻,双耳垂上各戴一圆形绽花耳环,头垫扁形荷花枕,体态修长,身着袈裟,曲眉丰颐,慈祥端庄。卧佛头顶后方雕立一半身环眼力士,裸上体,左手攥拳,作守卫状;腰间禅坐一弟子,面壁背弓,作侍候状;足裸前挺立一力士,威武雄健,作护卫状。全图雕刻精致,线条洗练,形象地展示出释迦牟涅磐"时超脱一切的幻想境界。卧佛的上方有一组释迦牟尼"涅磐"前说法 的造像,中坐释迦牟尼,两侧分两层侍立九弟子、两菩萨、天龙八部,表情各异,既烘托出他们恭聆佛法的肃穆情景,又展现出护卫佛法的威严场面。 卧佛左臂下方的石壁上,镌刻有宋兵部侍郎刘仪凤及其表侄雍涓(普州参军)的游记诗文。

在卧佛对面崖壁间,分布着密集的唐代摩崖造像龛;多为平顶,长方形。如34龛,高1.5米,内造观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萨立像,均高1.1米, 虽风化严重,但仍可辨认。其造像尚属罕见。

卧佛沟两岩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空经洞1个。已刻经文至今又保存较好的15窟,佛经刻字 面积152平方米,字体大1-2厘米,直行镌刻在窟内左中右3壁上,字体多是唐楷。现存清晰可识的经文共20余种、70万字,如一座经库。从46号窟左壁释静泰撰写的“经论目序”中得知,“一切经论目序”来自“大唐东京(洛阳) 大敬爱寺”。主要经目有《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 《佛名经》、《大般涅磐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檀三藏经》、《妙法莲花经》等。刻经题记现存有“开元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等。其中,“开元十一年”、“开元二十一年卧佛院僧玄应书”等字迹尚比较清晰。据此可以肯定,卧佛及石刻佛经为盛唐时期的杰作。该处造像的风格与洛阳龙门奉先寺造像风格相似,该处所刻的佛经自于洛阳大敬爱寺和白马寺。

千佛寨

时代:隋-宋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寨位于县城西郊3公里大云山上。因在山顶四周天然岩寨雕造千佛而得名。唐名栖岩寺,清康熙时(1662-1722)更名千佛寺。

千佛寨自东至西呈狭长形,南北两岩壁上凿有大小龛窟105个、造像3064躯,有摩崖佛塔浮图7座、唐碑3块、历代题记26处。

浮图最高达4.6米,最小的20厘米。最大的龛窟宽6.4米、高6米、深3.3米。摩崖造像高3-6米的14躯,1-2米的250躯。最大的 释迦牟尼像高6.2米,其余众多的菩萨、罗汉、龛刚、力士、飞天、护法神、供养人以及各种经变"故事造像,充分表现出"天 上、人间、地狱"的苦乐异趣。

千佛寨为目前安岳石窟中创建年代最早,规模较可观的一处石窟造像群,据史料记载寨上原有寺庙5重,几经兴废。 新中国建立后,尚存观音殿及大雄殿,观音殿倒塌后,明代抖拱大雄殿于1974年被一精神病人焚毁,至此寺庙荡然无存。

岩寨末端一洞,传为晚唐诗人李洞隐居读书处,称读易洞。

千佛寨唐代药师经变造像全国罕见,而男性女装飞天也为全国仅有。

玄妙观

时代:唐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以北15公里的黄桷乡集圣山腰,为道教摩崖造像群。左氏父子从唐开元六年 (718 年)至天宝七年 (748 年)30 年间,后代多有妆修。1964 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5 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观已毁.寺前一巨石周围大小龛窟79个,雕神像1293躯,其中老君像高2.2米,12龛仙像高2米,龛壁刻形象各异的浮雕道教龛仙、金刚等小像和亭台楼阁等图案。还有唐碑4块,其中1块为“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境碑”,记述从“大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凿龛造像至“大唐天宝七载丙子八月已亥朔二日庚子功毕”的营造过程,1块系“唐开元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同邑人李玄迷”撰刻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另2块字迹风化难辨.

玄妙观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道教石窟寺遗址。

毗卢洞

时代:宋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50公里石羊镇油坪之厥山上,现存窟龛 20个(含空龛6个),大小造像465躯,碑刻18块,开创于宋初。

造像集中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这里是北宋年间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造像区之一。

造像题材内容主要有:柳本尊十炼图、柳本尊三身像、观音经变,华严三圣、十八罗汉、功德主像,三皇像等。

第19号观音经变窟中的水月观音像(俗称紫竹观音)是中国宋代造像的杰出代表,被喻为“东方美神”。题材内容最具地方特色者,要算表现“川密”祖师行化题材的第8号柳本尊十炼图窟。

华严洞

时代:宋-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羊镇箱盖山悬崖峭壁上,凿有大小两洞,为华严洞和大般若洞。内有宋代造像159躯,历代碑刻题记24处。华严洞是安岳县造像窟中最大的洞窟,造像气势恢宏,壮观精美,保存完好,堪称北宋石刻艺术神品。

华严洞内刻华严三圣和十地菩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洞口左右为明代补刻的准提观音、摩利支天。

大般若洞为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南宋作品,有孔子、老子、释迦、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二十诸天等。

1996年,华严洞的大般若洞中20尊南宋罗汉头像被盗割,至今未追回。

茗山寺

时代:宋-明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64公里的顶新乡虎头山巅.因“唐迎佛骨禅宗更播于名山”造寺,故名,造像系北宋作品,现存摩崖造像63躯,单个造像34躯,明清碑刻题记29处。为安岳石窟造像海拔最高的一处 。

寨顶原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解放前遭拆除,留下裸露的圆雕造像群,惜被妆彩。

茗山寺造像环列山巅,总长达350米,气势宏伟,佛像高大精美,高5—7米的8躯。有毗卢佛、十二圆觉菩萨、龛刚、力士,主要以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毗卢佛壮观。特别是充分利用力学原理,文殊师利菩萨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

书和手的重量上千斤,历经千年不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造型十分巧妙 。

圆觉洞

时代:五代--明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南郊云居山上,圆觉洞石窟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岩,造像区域长186米,现有摩崖龛窟103个,大小造像1933躯,碑刻题记25处,唐代浮图1座。因有宋代12圆觉造像,故名。

始凿于唐开元年间,经前蜀、后蜀,至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历400余年完成。

山前“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高7米,北宋作品,造型精美。山后有唐及五代造像80余龛,大小佛像1000余躯,还有唐“开元僧玄应”题记和后蜀普州(安岳县)刺史聂公站像、宋初理学家陈抟墓、陈抟像及“图南仙迹”,“陈希夷炼丹处”等遗迹。

圆觉洞位于阿弥陀佛和净瓶观音之间。洞深10米,高4.5米,宽4.4米,窟龛正壁佛台上端坐着三身佛。两侧佛台分坐着文殊、普贤、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业藏、普觉、圆觉、贤善首、普眼十二尊菩萨,统称他们为十二圆觉。洞内佛像头部解放前便有损毁,目前的洞内佛头均为80年代重刻。

三大龛的左右壁上的宋代石刻飞天,彩绘完好,凭借临风飞舞的彩带,营造出“轻盈慢妙,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是宋代妙品。

孔雀洞

时代:宋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南55公里的双龙街附近孔雀山麓,与重庆大足区交界。原有清建寺庙,现仅存部份房舍。

寺后岩壁间,凿大小佛像10龛,现存摩崖造像70余躯。

造像内容有孔雀明王像、三世佛、阿弥陀佛、 观音经变图、大势至菩萨、优婆塞以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山顶还有一八方三层高台座经目石塔,经目塔共刻佛经名144部为全国仅有 。

孔雀明王造像龛高4.7米,宽4.3米,深2.7米。正中雕刻立体全身孔雀,羽翼丰满,形象逼真。 孔雀背驮八叶莲花,上坐孔雀明王菩萨,头戴宝冠,身穿白轻衣,左手执开莲,右手握雀羽,雕工精细,秀丽大方。左右臂间有两组孔雀明王经变像。正壁上方两侧刻10礼佛人,眉清目秀,文静雅致,双手合十,呈虔诚礼佛之态。 整个龛窟造型巧妙,布局合理,雕技精湛。建国后因村民在像前修建厨房,令造像躲过历次灾难,保存完好,堪称北宋造像的极品之作。

木门寺

时代:明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北25公里的石鼓乡清泉山上.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为明代高僧无极禅师的埋骨之地。因整个建筑为石建造,仅扇门为木制,故名。

仿木建筑无梁石亭。内葬无际禅师。亭高12米,长7.8米,宽6.8米.座北朝南。其柱、坊、檐、脊,斗拱、鳌头工序严谨,外观“介”形。亭内置五级八方石塔,无际禅师干尸坐其中.四壁及角砌斗拱12朵。雕弟子站像12尊(80年代存11尊),皆面向禅师墓塔.亭顶造型如莲苞待放,内雕团花图案,侧竖明碑两块,刻记木门寺兴建及无际禅师事略。全亭被三叠木结构斗拱大殿覆盖,塔于亭中,造型奇特,雕工精美。

1996年,11尊弟子站像全部被盗。

四川重点保护

塔坡

时代:宋-明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40公里的林凤乡新坝村和大坡村,包括塔坡山顶和塔湾、云鹫山大通寺五代及明代石刻造像27龛,计250余躯。

塔坡山顶3躯华严三圣像,各高4.1米,保存完好,其中主尊毗卢佛和左侧普贤菩萨堪称安岳石窟北宋造像的代表作之一。

塔湾一平顶巨石三面雕像147躯,龛小繁密,上下重叠,内有佛、菩萨、龛刚、侍者、供养人、佛塔、佛座,荷叶、荷花等,显示五代时期造像风格。云鹫山大通寺有摩崖造像22躯,单个石像8躯,为阿弥陀佛、六臂观音、十八小佛,飞天、供养人造像等,还有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造像题记。石刻分布区域较广,少数遭损,大部保存完好。

庵堂寺

时代:五代后蜀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38公里的林凤镇新坝村唐家坡山腰,林凤镇新坝村一组。原有尼姑庵,庵毁后露出造像,目前仍有部分造像掩埋于泥土中。

庵后巨石两面有唐末五代天复元年至天成年间(公元901~930年)摩崖造像35躯,多为佛、菩萨、乐伎,飞天、佛塔、经幛、乐器、大宝楼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尤其是西方净土经变相,内容丰富,雕工精美,惜大部分被妆彩。

庵堂寺是目前已知五代造像最集中的造像群遗址。

净慧岩

时代:宋-明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南3公里的白云山上.整个造像区崖长22米,高8.5米。现有龛窟18个,造像82尊,碑刻题记11通。造像区内有宋庆历四年(1044)、绍兴二十三年(1153)等碑刻题记。石窟开凿于宋,延续至明、清。

造像内容有接引佛、药师佛、维摩诘经变、数珠观音、赵庆昇像等。其中第1号窟主像接引佛高达5.2米,头螺誓,面部丰满,双耳垂肩,着双领下垂裴桨,站立于仰莲台上。第6号盒阴刻南宋处士赵庆昇像绍兴辛未(1151年),雕刻手法细腻,最为传神。净慧岩摩崖造像开凿年代准确,造像题材广泛,雕刻精美,惜90年代初被妆彩。

高升大佛岩

时代:宋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35公里的高升乡云龙山上.岩壁雕宋代“华严三圣”像,高6米,神态端详,古朴大方。佛侧石刻对联中有“田、“囡’、“回”等宇.造像两龛,雕技精湛,还有浮雕小佛像数十躯。

附近干佛岩、雷神洞、社皇庙等处有晚唐、五代和宋代摩崖造像300余躯.

三仙洞

时代:明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38公里的高升乡洞库村大成山腰.唐在此建观造像,名龙门观。明开凿新洞,雕刻孔子、老君和释迦牟尼佛像,故名三仙洞。

现存龛窟22个,大小造像232尊,题刻26通。大窟造像主要内容有老君、释迦佛、孔子、文殊、观音、大势至、文昌帝君、三仙、三清、菩萨、真人、诸天、罗汉,以及楼、台、亭、阁等。崖壁下层10个小型洞窟摩崖造像是十殿阎王地狱行法故事,亦称“地狱变”。

佛慧洞

时代:宋-明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57公里的护龙乡鲤鱼岩。造像分布在鲤鱼岩半山腰距地面2至60米的悬崖上。现存龛窟5个,造像362尊,碑刻题记4处。造像多为南宋及明代作品。

明代千手观音之外像高达7米,宽约5米,呈桃形。手臂与身体巧妙结合,十分自然,千手执千种法器,以高浮雕圆刀琢刻,立体感十分强烈。手掌中所开千眼,或张或闭,喜、怒、哀、乐,非常传神。共有200多只手,仅次于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的830只手。

造像上下两层排列,造像区长50米,释迦佛坐像,高2米,上身裸露,面相丰满,头顶飞出两道毫光,光带中刻干佛500余尊,佛高仅1厘米,神态各异,排列有序,雕技精湛。右侧接引佛,高6米,顺从背后弧形岩壁雕刻而成。古雕刻家恰当地运用力学、光学、透视学的手法,充分表现出了佛的慈颜悦色,以达到大佛恭迎众生、和蔼可亲的特殊效果。

峰门寺

时代:宋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高升乡九组云光山腰西面。也称封门寺。该造像开凿于宋代,坐东向西,共3盒,造像23尊。

造像主要内容有释迦佛、观音、供养人等。其中2号龛宽4.2米,高6.4米,深l.6米,窟为方形平顶,是典型的宋代摩崖石刻造像窟。释迦佛像高5.6米,头螺誓,身着通肩袈裟,赤足踏莲花,侧身而立。惜被妆彩

菩萨湾

时代:唐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安岳县东北1.5公里岳阳镇新村一组。造像主要雕刻在菩萨湾马桑坡东面山腰的一个大石包四周。现有龛窟16个,造像851尊,碑刻题记2通。石窟开凿于唐代,延续至宋代。。

其中,第8号西方净土变龛正壁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顶部刻西方极乐世界大宝楼阁,左右各刻经幢、塔各一座,底层刻有8尊伎乐。

半边寺

时代:宋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石羊镇西坝村二组半边寺坡腰西北面。该造像开凿于宋代,坐东南向西北,现存造像窟1个,窟宽5.2米,高6.8米,深2.7米。窟中摩崖造像23尊。

造像主要内容有释迦佛、罗汉、观音、鬼子母等。其中,释迦佛像高5.8米,满头螺警,身着通肩袈裟,赤脚踏莲花,侧身而立,沾花微笑

菩提寺

时代:唐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西南36公里的自治乡黄河村木鱼山上.造像23龛500余躯,为唐代作品。

其中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像、观音像、接引佛像、经变造像和力士、乐伎、飞天及唐代古建筑雕刻图等.18号龛颇具特色,呈正方形,高2.6米,宽3.4米,深1.6米,多为“西方极乐世界”雕像,还有‘西方三圣”、“十云观”,为唐代宽阔辉煌的房屋造像。

毗卢沟

时代:明-清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龙台镇双岗村一组长坡,造像凿于西北崖壁,长40.6米,上下宽5米,共4龛18尊造像,题记4通。

造像主要刻三身佛、一佛二菩萨、柳本尊挖眼、断臂等内容。一号窟主尊毗卢佛,像高2.03米侧各右一力士一供养人,共7尊。

西禅寺

时代:唐-元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县城东27公里的白水乡西禅村普安寨西门山崖下。造像398尊,碑刻题记3处。

佛耳岩

时代:唐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30公里的永清镇永隆店子村丁家坝。造像247尊,题记8处。

造像开凿于唐,集中雕刻在一长18米、高14米的崖壁上。其主要内容以释迦说法为主,或一铺三尊,或一铺五尊,或一铺七尊。造像龛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分数层雕刻出54个小龛,上下错落有致。

灵游院

时代:五代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岳阳镇船形村七组罗汉寺坡北,龛窟17个,造像913尊,碑刻题记20通。石窟开凿于五代,明清续有雕刻。有天成二年(927)、明德四年(937)、广政七年(944)、天启三年(1623)、道光五年(1825)等年号。

造像内容丰富,有观无量寿经变、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罗汉、地藏、观音、佛道合龛等。是佛道合于一处的造像,龛内造像题记时代明确,龛像多有造像铭文。

灵游院造像为近年发现的安岳较大规模的造像群,入选第三次全国文化普查“100大发现”。

舍身岩

时代:唐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林凤镇大月村十组,也称大月寺石窟。分布在大月寺高约30余米的悬崖上,开凿于唐天宝年间。舍身岩摩崖造像95尊,题记3通,造像碑2块,《龛刚般若波罗密蜜经》l部。

龛窟中主要刻造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和二佛、四菩萨、一供养人等。其中16号盒主像为释迦佛、多宝佛,两侧侍立四菩萨一供养人,题记为“唐天宝十五年(756)”。舍身岩造像中的佛、菩萨,丰满端庄,龛刚力士威武雄健。经文直行楷书、笔势流畅、笔力道劲

白塔大佛寺

时代:宋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白塔寺乡师家村四组银盘山上。刻于长15米,高7米的崖壁上,现存宋代摩崖造像16尊,保存较好。

大佛寺造像龛窟宽6米,深1.2米,高1.5米。造像内容为华严三圣,正中主像华严三圣,中为毗卢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坐像高3.3米,座高1.2米,均头戴半缕空宝冠,身着通肩袋装,结跏趺坐于龛刚座上。华严三圣后壁刻化佛4尊,其中以维摩诘居士像最为精美。

石锣沟

时代:唐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长河源乡石锣村四组石锣沟中2个石包上。共有龛窟23个,造像217尊,浮雕石塔3座,碑刻题记10通。石窟开凿于唐代。

造像内容以西方三圣、十六罗汉、佛道合龛、观音地藏、释迦说法图、净瓶观音、长寿王菩萨等为主,有唐咸通十二年(871)、开宝七年(974)等年号。

佛济寺

时代:清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来凤乡堪乐村十组,造像刻在黄桶坡西面山腰的崖壁和石包上,共有龛窟29个,造像69尊,石塔1座,碑刻题记4通。石窟开凿于清代。

造像内容以罗汉、十菩萨、七佛、天王、弥勒佛等为主,有光绪丙子年年号。其中第19号云明宝塔,为4边形单檐石塔。塔基边长1.7米,宽1.3米,高o.3米,塔通高2.5米,庇殿式顶。塔身每面开盒刻一坐佛,正面盒内刻七祖坐像,通高0.55米,肩宽0.3米。盒左右两侧阴刻“云明宝塔,七祖座禅”。塔身四面高浮雕龙现存13条,形象生动。佛济寺摩崖造像是安岳县规模较大,数量较多,雕刻精美,开龛造像题记时代明确的清代摩崖造像

上大佛

时代:唐-宋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南25公里的清流乡长新村庙子坡山腰.原寺院已毁。寺院外约10米高的岩壁雕弥勒大佛,与距2公里的下大佛对应,故名。造像区长60米,造像17龛336躯。

大佛为坐像,高7.4米,头长1.8米,肩宽2.8米,跏趺于2米高的莲花座上,造型古雅,衣饰简朴,呈晚唐造像风格,惜近年被妆彩油漆。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桷大佛

时代:唐 资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安岳县城西北十六公里的鸳大镇黄桷铺福应山石岩之上。佛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有一千三四百年历史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依岩雕成。像高16米,头顶螺髻,跏趺安坐于5米高的莲花座上,面相丰盈,神态端庄慈祥,身着通肩袈裟,内衬轻薄佛衣,结说法印,造像古朴大方,为四川八大佛之一。大佛周围有完好的10余龛约60躯摩崖造像。均系唐代造像。大佛寺后有一直径两米多的大黄桷树,黄桷大佛因此得名,1961年7月13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为蔽风雨侵蚀,特建依岩佛阁重叠而上,大佛端座阁中,保护十分完好,1959年大佛寺建筑被折修学校,林木全被砍光,1966年文化大革命,保存完好的大佛头像被人炸毁,仅存正身和碑刻数通及岩边两棵小黄桷树。1985年成立大佛管理站,修复了大佛头像,已失原貌。1989年列入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资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文物保护点狮子岩

时代:明-清 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45公里的瑞云乡圆门村瑞云山上.因岩石雄踞如狮,故名.明、清开凿石窟7个,雕刻道教神像50躯,大都高1.5米.其中老君,北极紫微大帝、南级天尊、元天大圣、玉皇大帝、元始天真、文侍、龛仙、神童等,均作道家打扮,头戴道冠,身穿宽阔道袍,脚登云头道靴,坐于龛刚座或双龙头椅上,眉目清秀,情态文静,给人仙风道骨之感,仿佛进入九天仙境之中。惜近年被妆彩。

朱家经堂

时代:清 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城东南60公里的顶新乡青松村平顶山麓。在长约50米的峭壁上,明、清时摩崖造像4龛145躯。有佛、菩萨为主的佛教造像及道教老君、天尊和儒家孔子造像。“地狱变相”为主龛,长14米,高2.5米,平顶长廓型.廓中,两根亮柱支撑龛顶,沿柱雕刻站佛、坐佛和道教天尊及供养人小像等28躯。长廓后壁分10小龛,中层造10殿阎王,下屋表现“地狱变”的牛头、马面、厉鬼、夜叉施刑时凶恶面目和受刑人惨痛情境。小龛后壁有雷公、电母、风伯、雨司的浅浮雕图像。小龛间刻有药师佛、阿弥陀佛、燃灯佛及道教救苦天尊等,形成一幅封建社会底层生活的生动画面,惜被妆彩。

其余重要石窟名录

安岳石窟其他重要石窟寺包括:岳阳镇香云寺,城北乡石罗寺,石桥铺镇牛王寺,鸳大镇三教寺,偏岩乡佛岩、岩观音,长河源乡石锣沟、青竹寺,岳新乡长庆寺,人和乡云峰寺,石鼓乡香檀寺、宝石庵、寂光寺和来凤乡圣泉寺,以及安岳中部及东部地区的大通寺,永清镇佛耳岩,龙台镇雷神洞、天功山、千佛岩、懒佛岩。高升乡社皇庙、牛王石,永清镇鱼龙庙,龙台镇土地坡,坪河乡菩萨岩,白水乡佛爷山,云峰乡凡林寺,姚市镇千佛岩,安岳东部的菩萨岩,顶新乡朱家经堂,石羊镇赤云寺忠义乡千三寺、红恩寺、老君洞,瑞云乡老君岩,岳阳镇大佛寺,来凤乡福济寺,石鼓乡香积寺,悦来乡罗汉寺、庵堂山、勤狮坡,乾龙乡东岳庙,清流乡上、下大佛、镇子镇三清寺、小千佛寺,朝阳乡范家古洞子,千佛乡冯家庙,南熏乡偏菩萨、烂泥沟,太平乡燃灯寺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8.13云南玉溪市通海县5.0级地震    下一篇 天津市关于办理积分落户有关问题的通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