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一方面赞美秋竹,将它看作是孤直品性和高尚志趣的象征,另一方面借嫌弃梧桐及杨柳,对经受不住外界影响而随风飘浮之辈深表不满。

目录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浅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受挫折、被贬官的好朋友的真挚的想念和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十年前,元稹中举时,作者把他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十年后,尽管“外事纷无极,”作者仍以“共保秋心”相互勉励,也深信“风霜侵不得”。

作者一方面赞美秋竹,将它看作是孤直品性和高尚志趣的象征,另一方面借嫌弃梧桐及杨柳,对经受不住外界影响而随风飘浮之辈深表不满。诗人将元稹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并以共保秋竹心相互勉励,并深信,尽管外事纷无极,始终风霜侵不得。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司马厅独宿    下一篇 闲卧有所思二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