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
目录
中华鲟保护区内的动物主要有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哺乳动物。共监测到鱼类332种,隶属于106科,其中软骨鱼类16科34种,占长江河口鱼类总数的10.2%,硬骨鱼类计90科298种,占长江河口鱼类数的89.8%;节肢动物17种;软体动物9种;腔肠动物3种;环节动物5种;棘皮动物1种。保护区是中华鲟等鱼类的庇护场所。
湿地内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记录到68属132种,其中硅藻37属93种,占总种数70.5%;绿藻17属20种,占总种数15.2%;甲藻、蓝藻、黄藻和裸藻种类相对较少。浮游植物的密度达222.42万个/m3。
中华鲟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年平均气温15.5~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2000h,无霜期254天,年平均降水量1083mm,年平均湿度80%,年均蒸发量1300~1500mm,年均雾日50天以上,年平均风速3.7m/s。
中华鲟保护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临大海,西接长江,水量充沛、恒定;属于中潮岸带,是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水道落潮流和崇明岛影区缓流的堆积地貌区,属涨势向东和向北的淤涨岸,主要为潮下滩。底质主要有细沙、粉沙质细沙、细沙质粉沙、粉沙和黏土质粉沙等多种类型。土壤多为沙质土,可以分为滨海盐土类和潮土类两大类型。
中华鲟保护区主要受长江径流、潮汐、和风暴潮控制,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多年平均潮差2.43~3.08m,最大涨潮差4.62m,最大落潮差4.85m,水深5m以内,年均水温17.01~17.4℃,8月最高,平均水温5.6~6.7℃,波浪以风浪为主,涌浪次之。水体营养物质丰富,水质良好,pH6.57~8.38,盐度0.535%~1.179%,DO含量6.63~10.09mg/L,COD为1.22~2.78mg/L,无机氮0.067~0.272mg/L。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多亿m3,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中华鲟保护区既是濒危物种中华鲟幼鱼唯一的“幼儿园”,又是中华鲟产卵亲体特有的“待产房”和“产后护理场所”;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的天然场所,也是种群最易受到伤害的场所,同时也是其他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有着很高的保护价值。
(1)2002年4月市政府批复建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2003年7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式组建
(3)2004年9月举行“2004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抢救放流活动”,是保护区管理处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放流活动。
(4)2005年3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5)2005年6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支部成立
(6)2005年9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和农业部渔业局、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司联合主办“珍爱身边国宝、营造都市生态”2005年上海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
(7)2005年12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关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8)2006年8月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全球首次将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中华鲟放流。
(9)2007年1月长江口误捕重伤巨型中华鲟
(10)2007年4月举行2007年长江全流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上海段)活动
(11)2007年6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联合主办118重伤巨型中华鲟放流活动。
(12)2007年7月杭州湾误捕一尾重伤巨型中华鲟
(13)2008年2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4)2008年4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通过ISO9001:2000管理体系认证
(15)2008年7月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支部被评为市农委系统先进党支部
(16)2008年11月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户外活动暨中华鲟放流在长江口举行,上海市市长韩正等中方领导与来自世界500强中着名公司的CEO亲手放流中华鲟。
(17)2009年3月正式全面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8)2009年10月受邀参加国际鲟鱼大会
(19)2009年11月联合举办“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暨长江口区涉渔工程水生生态修复活动”
(20)2010年3月生命地球入驻世博园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