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毕春芳

毕春芳,毕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籍贯宁波,生于上海,12岁入鸿兴舞台学戏,1927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48年参加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后转入范瑞娟、傅全香领衔东山越艺社。1950年与戚雅仙搭档共组合作越剧团,二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她在唱腔和表演上向范瑞娟学习,后又吸收了尹桂芳的某些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唱腔形成独自的风格,被公认为“毕派”。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2016年8月14日上午在徐汇中心医院去世,享年90岁。
名字
毕春芳
民族
出生地
浙江省鄞县人
出生日期
1927.7.14
逝世日期
2016年8月14日
主要成就
越剧小生、越剧流派毕派创始人

目录

毕春芳毕春芳

1940年进上海鸿兴舞台科班学艺。1943年满师后,先后与

毕春芳毕春芳

艺术风格

毕春芳的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擅长演喜剧。唱腔吸收融合了尹桂芳、范瑞娟的音调,嗓音清脆而富有弹性,自成一格,被称为“毕派”。

毕春芳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具有粗犷的男性特点。她的嗓音脆亮,音域较宽,底气充足,唱腔中常出现一种切分符点音型,因此行腔棱角分明,音调富有弹性。

毕春芳在创腔时,根据塑造人物需要常吸收越剧其他流派、行当和兄弟剧种的音调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中,使唱腔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如《三笑·点秋香》中的起腔“秋香姐姐呀”,吸收的是传统名剧《

毕春芳毕春芳

李旭丹:老师为人很和蔼。她给我上的第一门课就是作为以后演员,要耐得住清贫。

王虹:她所创的毕派艺术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在越剧界独具一格。有的专家认为,自从毕春芳主演了《王老虎抢亲》之后,越剧显得别开生面,喜剧在越剧剧目中得到彰显,成为以后越剧表演艺术的发展的一个拓展标志。

毕春芳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并强调重音处理。她能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使唱腔呈现不同色彩。譬如在《龙凤花烛》中,她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前半场是软弱多病的施文宗,唱腔低徊抑郁,暗淡深沉;后半场是才华出众的书生鲁玉亭,唱腔以明朗纯朴、流畅洒脱为主,尤其是“读信”这段《尺调腔· 中板》转《清板》,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动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真实犯罪    下一篇 真实犯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