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
- 中文名称
- 青木川
- 地理位置
- 陕南汉中宁强县西北角
- 面积
- 208平方公里
- 景点级别
- AAAA级
- 开放时间
- 全天
- 著名景点
- 青木树
目录
青木川位于陕南汉中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省最西的一个古镇,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沟,全镇总面积208平方公里。
青木川地名和民众聚集的形成历史悠久,据考史:青木川原属川地羌汉杂居区,明成化年间,朝廷统一地名,命名为永宁里;清光绪年间为宁羌州西路18牌;新中国成立后,乡民以当地一颗大青木树为象征,更名为青木川。
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猕猴、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示性动物,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
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生漆、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自今享誉盛名。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矿种达9种之多。
青木川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丰盛的“十大碗席”加上地道的“凉粉”会让到客回味无穷。烹饪技术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以“五谷”养“六脏”理念,在餐饮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
青木川古迹众多,有“秦陇古栈道”、摩岩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石门关、金缸峡,特别是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人文民俗传奇吸引古今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题咏。
青木川交通通讯便利,基础建设不断发展,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在开发的风水宝地,有丰富的资源,悠久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震导致这个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魏氏宅院部分屋脊和墙面开裂坍塌,一片狼藉。建于明成化年间、长800多米的“回龙场”古街也遭到破坏,许多老宅已经坍塌。由于青木川余震不断,这些古迹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2008年7月份开始,宁强县对青木川古镇进行维修,现已维修结束,古镇整体风貌保留如初。
两座大院都有长达7米的青石铺就的走廊,前廊后厦的格局以及精雕细刻的窗棂门楣,显现出魏辅唐当年的气派。
魏辅唐盖的新老两处大院外观像北京的四合院,现在仍是青木川镇最显眼的建筑。新院子成为林业部门的办公室,保存得比较好,青砖素瓦,雕梁画栋,显示了陕南古镇建筑的古朴。魏家大院的天井、廊前7米长的青石就是背工们背回的。魏辅唐的几处老宅已被列入宁强县古建筑群加以保护。
该镇古建筑主要以回龙场街为主。该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保存度达80%,后街下半部遭水冲坏,自清咸丰以来陆续修建,民国年间青木川一一魏姓人也进行了维修,并建有3处魏氏住宅和遗留其倡办的中学一所,总面积达8500平方米,保存度85%。街道建筑自下而上蜿蜒沿伸866米,宽4米,金溪河绕着古镇转了个弯,古街被河拉成了弧形。形似一条卧龙,现留有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间,是不可再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街上近百户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建筑风格有明清时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
公共交通:
1、从汉中市汽车站乘坐发往宁强县的长途汽车,车程约1个半小时。在宁强县乘坐发往青木川镇的客车,车程2小时左右;宁强到青木川的汽车收车较早,下午可能就没有车了。
2、汉中市有到青木川的直达车,一天只开两班,时间为8:00、13:20,车程6-7小时,车票39元。
1941年夏天,日本天皇欲将号称“东方活宝石”的世界珍稀动物朱鹮赠送给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以增强日本在“轴心国”的地位。驻扎在中国大连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接到了一项特殊的指令——在中国抢夺四只朱鹮速运到东京。关东军特务机关把目光落到了位于中国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青川镇,那里风光秀丽,生活着四只他们急需的品种优良的朱鹮。为此,他们启用了一名代号为“宝石”的高级特工,命他带人奔赴青川镇掠夺朱鹮。“宝石”得知,青川镇一带主要军事武装是土匪,其中一支规模较大的土匪匪首名叫郑草狗,进而得知,这个郑草狗是匪中异类,威望不俗。“宝石”对郑草狗不屑一顾。
一支小股土匪匪首唐伦为了讨好郑草狗,大张旗鼓地给郑草狗送来了他亲手打死的两只母虎的上等虎皮,期待能够得到郑草狗的欢心。郑草狗见了虎皮,问唐伦在什么情况下打死的虎,唐伦说是自己主动钻了两天山林打死的它们。郑草狗非常生气,斥责唐伦说主动打虎者心术不正,连未曾侵犯人的老虎都杀的人他日也会杀到自己头上,遂命令杨月庭等土匪让唐伦打虎两天就在青木川镇上禁食两天。唐伦不敢惹郑草狗,听从了他的命令。他这才知道,郑草狗母亲属虎,他因此视虎为灵物。唐伦暗中恨上了郑草狗,发誓将来一定报仇雪耻。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