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三溪寺

三溪寺,坐落于绵竹土门镇梅子沟,距市区7.5公里,古名广安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寺内有弥勒殿、观音殿、大佛殿、祖师殿及僧舍客房等建筑。观音殿、大佛殿、祖师殿及僧舍房等建筑。观音殿两壁至今尚存元代巴图鲁汉手书“龙虎”二字,字径5米,每字一笔挥成,似龙蛇卷曲,遒劲而苍古,蓄含龙腾虎跃之意。
中文名称
三溪寺
地理位置
德阳土门镇梅子沟
建筑面积
约9000平方米
古名
广安寺

目录

https://lvyou.2345.com/jingdian/sanxisi.html三溪寺
三溪寺,坐落于绵竹土门镇

三溪寺

三溪寺三溪寺
狮子岩和蛰龙头

和三溪寺山门相对,百步之遥有一道起伏的山坡,坡高虽不逾丈,然而其形却似天然屏障,将寺庙建筑隐去。游人到寺前,尚不知寺在何处,待转过坡口,方得见庙宇,仿佛仙宫自天而降,可使游客疲乏顿消,陡增精神。坡口有几块巨石,形同雄狮威震路口,因名狮子岩。沿狮子岩前行百步,有一岩石凸出外约3米,其形状酷似龙头,大张巨口,仿佛刚从土坡中沉睡醒来仰天长啸,游客见状莫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纷纷摄影留念。

三箭和灵源桥碑记

沿寺门前道路上行,约500米处,有一名胜景点,名曰:“三箭水”。这里清泉一泓,分外莹彻见底,四时均有数股泉水自地下涌出,咚咚作响,宛如琴声。泉岸边立有一幢斑驳的古碑,即有名的“灵原桥碑记”。此碑为明人弘治丁未年(1488年)12月所立,迄今已逾五百年之久,石碑碑文称:“绵邑之西四十里许,三溪山广安寺之左有神泉焉,四时不竭……适宋祥符肇建广安寺,相传以为蜀侯孟氏昶游此……疾涌三泉而射效之名始……。”从这残缺的碑文中不难看出五代蜀五孟昶行军至绵竹,由于天旱,军士饥渴,孟昶乃连发三箭,射出此潺潺泉水。此传说虽不可信,但该处泉水经专家化验,确属含锶低钠的优质矿泉水,可作多种饮料的水基。每当游人至此,无不在此畅饮甘泉。

困牛山和困牛湖

由三箭水再上行不远即到风光旖旎的困牛湖。当你立足湖堤,极目眺望那浩渺如镜的湖面以及那湖中势如卧牛的岛屿时,在天光云影的映照下自然会产生“山如翠黛眉峰蹙,水似秋波眼底清”的诗意来。

青狮白象牧群羊

和困牛山岛相连的一座山峰,怪石林立,由山脚到山顶有无数个银灰色的岩石恰似群羊上山,生机盎然,气象万千。在这些羊群之间还有两块巨大的岩石,一个形青狮。

 另一个形如白象,称为青狮和白象岩。相传,宋代开山祖师玉川禅师乘人士青狮白象云游到此,因留恋此间美景,遂在山洞定居修道,将青狮白象放在山上看管群羊,因此留下了这一幅狮象牧群羊的天然图画。

石钟和石鼓

在距狮象岩不远的山岩上下有一巨大的岩石,人称石钟岩,岩下形成可容百人的洞穴。奇特的是进入洞口仰望洞顶自然形成一个口径约2米的凹坑,其形状酷似一口巨钟的内壁。用石敲击,咚咚作响。清初以来,就有不少文人雅士以此石钟为题作诗寄兴。和石钟岩遥遥相对的一个山岩形如巨鼓,称石鼓岩,敲之作鼓响之声,传说亦为玉川祖师将钟鼓安放在这两边山坡的遗迹。

其它景点

除此之外,寺周尚有朝阳洞、红云洞、水帘洞、猴子岩、乌龟石、伏虎岩等种种胜迹,游人每到三溪寺景区观光,无不对此山川文物之美,钟灵毓秀之源,留连忘返,交口赞誉。有人竟称三溪风光如同西湖灵隐寺一般引人入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下一篇 大名县人民医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