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是指区域内金融发展与本地区内部因素的关系的理论。在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始于上世纪70 、80 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尝试并不如麦金农—肖学派认为的那么有效,一些经济学家认识到了麦金农—肖理论及其扩展的局限及其政策主张的过于激进。

目录

金融金融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指区域内金融发展与本地区内部因素的关系的理论。在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

金融金融
  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历来是经济学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大量经济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早期,Schumpeter(1912)、Hicks(1969)、Goldsmith(1969)以及Mckinnonand Shaw(1973)都有大量深刻的论述。

到20 世纪90 年代,经济学家分别从跨国的层面(Kingand Levine,1993)、行业的层面(Rajan and Zingales,1998)、企业的层面(Demirgü?-Kunt andMaksimovic,1998)以及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Rousseau and Wachtel,1998、2000)、面板计量的方法(Beck、Levine and Loayza,2000)、历史的方法(Rousseau,1998;Rousseau and Sylla,1999、2001)、案例的方法(Guiso、Sapienza and Zingales,2002)来研究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金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古典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但是深一层的问题在于:金融发展的内生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国家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而有的国家则没有?在现代经济学中,对此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 Arrow-Debreu 模型为基准点的古典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考察

内生金融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

金融金融
  在国内,谈儒勇(1999)、周立王子明(2002)、李广众(2002)等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深一层次问题在于,是哪些因素促进中国的金融发展呢?在现有得文献中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则为这些问题的回答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古典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来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是促进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从实质上看,制度则是决定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金融总量不断增加和结构不断合理的过程,更应该是制度不断变迁和完善的过程(江春,1999、2003)。在中国,影响金融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成分不断增加,既打破了国有经济的垄断,也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扩大。随着经济的民营化,必然会带来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通过产权改革使经济单位都拥有独立的财产并掌握真正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将产生真正的金融活动,创造真正的信用制度,从而有利于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的发展,同时,通过产权改革将充分激励人们有效地利用财产和积极地创造财产,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和财产所有者的不断涌现必然导致储蓄的不断增长和盈余单位的不断增多,从而必然会带来金融活动的繁荣。

(2)法律制度的完善与金融发展。大量的跨国实证研究表明,法律制度的完善对金融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必然会带来金融的发展。虽然Allen、Qian 和Qian(2002)认为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一些非正式部门推动的,但卢峰姚洋(2004)通过中国的省级数据计量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压抑的条件下,加强法治有助于提高私人部门获得的银行信贷份额, 推动银行业的竞争。

(3)改革开放与金融发展。改革开放促进金融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必然给国内的金融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提高金融业的竞争水平,促进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还有助于打破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性地位,从而促进金融的良性发展。

(4)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在中国,城市化的扩大将有利于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从而有利于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金融服务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也会带来金融的发展。

(5)金融的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发展。1978 年以来,中国一直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利率和汇率不断放开。金融自由化将推动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随着金融的自由化,必然会带来金融工具的丰富以及金融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金融的自由化将带来金融主体活动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金融的发展。

(6)地区收入差距与中国金融发展。地区收入差距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影响金融发展:

一是随着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地区,不仅不利于金融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金融交易中风险的分散以及效率的提高;

二是随着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容易造成产权保护的削弱,不仅不利于债权人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金融交易的扩大。

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金融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中国逐渐从一个计划经济主导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经济的国家,经济市场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而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经济市场化的扩大与发展必然会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能力,带来微观经济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对金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也将不断上升,因而会带来金融的发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空气净化器新国标    下一篇 纳米碳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