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保税港区
- 中文名
- 烟台保税港区
- 成立时间
- 2009年9月
- 地点
- 烟台市北部
- 规划面积
- 7.26平方公里
- 功能区
- 港口作业区、物流作业区等
- 优势
- 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
目录
烟台保税港区设立于烟台市北部,规划面积7.26平方公里,划分为港口作业区、物流作业区、公共查验区、出口加工作业区工等四大功能区。保税港区具有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功能,主要开展集装箱拆拼、临港增值加工、物流仓储、集装箱国际中转等业务。
园区形成了以手机、游戏机、
目前,园区重点打造已形成三大特色产业功能平台:
①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已建成国际葡萄酒及食品、国际奶类、美国CNE等五大实体市场,在区外布设体验中心、直营店等40多家,成为省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实体市场之一。
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2013年10月创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拥有海光灿烂、品牌万家、塔菲克母婴网、全球购网上商城、爱活有机超市等一批电商平台,并与阿里巴巴“聚划算”网、台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被省商务厅批准为“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
③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森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集物流、通关、结汇、退税、融资、信用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功能于一体,2015年获“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称号。2016年,平台服务中小企业30多家,实现进出口额近6000万美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保税港区开关运作后,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由150万扩大到500万标箱以上。2016年烟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0万标箱;进口铝矾土、出口化肥、中非杂货班轮等业务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烟台保税港区总面积7.26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区块:
区块一(东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包括原出口加工区A区0.7平方公里和烟台港4.3平方公里;
区块二(西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即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原出口加工区B区。区内可开展保税存储,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业务。
烟台保税港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优势于一体,实行全域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监管。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总量列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第7位和山东省第2位。
凭借独特区位优势,烟台对韩、日经济交往活跃。烟台市北与大连隔海相望,是贯穿全国南北的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中连接大连的海上枢纽,连接全国东西的威海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也在烟台交汇,公路、铁路、航空网络四通八达。已运营的烟台至大连火车轮渡将形成环渤海地区的海上“黄金走廊”。烟台还毗邻韩国、日本,已通海运、航运十多条线路,对韩、日贸易分别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量的40%以上,发展保税物流潜力很大。
保税港区的设立必须有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港口作为基础。烟台港早在1861年即被辟为开放通商口岸。目前港区共有泊位46个,其中深水泊位23个,仓库9.5万平方米,堆场150万平方米(港区还有2.2平方公里可以利用的面积作为发展用地),铁路专用线26公里,装卸机械750余台,船舶34艘,资产总值32亿元人民币。由于地处环渤海地区前沿,外贸货物抵达烟台港距离近,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现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平均每周航班262个;国内航运辐射胶东半岛乃至环渤海地区,是北方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集装箱200多万标箱,挤进全国十大港口之列。
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试点为保税港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烟台出口加工区是在原筹建保税区的基础上,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鉴于此,烟台出口加工区于2006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7个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之一。
有关专家认为,烟台保税港区的批复设立,对山东对外开放具有深远意义。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国际中转功能,有效提高中转箱量,推动烟台港在未来5年内发展成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进程。
烟台保税港区的批复开建,还将进一步优化山东港口集群资源配置,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产业集聚区发展。有力吸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高速集聚,促进中西部开发开放,将整体提升山东省乃至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山东发展成为国际开放大省。
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首个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集成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它的设立,真正实现了“港”、“区”联动。2007年,烟台市政府把“区港联动”正式纳入重要工作事项,并相应调整了规划。2008年,为进一步促进临港产业发展,确定将港区集装箱码头和货场与烟台出口加工区连接,按照海关对特殊监管区域的要求,建立全封闭围挡设施。
烟台加工区和港区毗邻的独特地理优势是全国出口加工区所仅有的,为烟台建立保税港区这座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工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的叠加,体现了“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保税港区的批准设立,将使烟台港在环渤海湾地区港口中的竞争地位得到快速提升。
自2011年1月12日正式开关运作以来,烟台保税港区依托特殊政策功能,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初步形成了东区以港口作业和保税物流为主、西区以保税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745亿元,同上海、天津、重庆3个直辖市同类园区并列进出口百亿美元方阵,已成为烟台乃至山东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