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亳州学院

亳州学院(Bozhou University),简称亳院,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张廷扬在慈氏寺创办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建成蒙城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亳州学院。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925亩,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6亿元,馆藏图书63万册;开设10个院系,开办1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共有教职工400人,专任教师38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33人,教授35人,全日制在校生6200人。
中文名
亳州学院
英文名
Bozhou University
简称
亳院
创办时间
1909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省亳州市
副院长
张立驰
主管部门
安徽省
校训
善学善教、育己育人
校歌

《精彩的人生从这里起航》

目录

亳州学院 笃行楼亳州学院 笃行楼

亳州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全国十大“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国“四大药都”之首——

亳州学院 艺术楼亳州学院 艺术楼

现设中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思政教研部等11个教学院系。

学院现有1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其中有8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专业,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综合示范中心与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校级科学研究机构。

学院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服务发展,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投资近1亿元建设制药、酿酒、中药苗组培、电子与信息、设计与传媒、物流、会计、旅游、教师教育等实验实训中心,共有实验、实训室160多个,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合作交流

学院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政、校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推进产教学研一体化,促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打造融实习实训、就业与一体的合作平台。学院与

亳州学院 勤政楼亳州学院 勤政楼

学院大力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安徽省亳文化研究基地与“亳文化研究中心”平台,积极打造“亳文化”特色品牌,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活动。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亳文化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亳州博大、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师生和社会人士了解亳文化的重要窗口。

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院现有《鸽子》文学社、五禽戏健身协会、“芍花”女子合唱团、篮球部落等各类学生社团50多个,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相促进、健康学习、快乐学习的育人模式。

学院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激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活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五年,学生参加学科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0多人次,省级奖励300多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优秀表现,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期刊介绍

亳州学院《亳州学院学术研究》

胡恩彪,党委书记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学院党的建设、关工委工作。联系外语系、美术系、体育系。

校徽释义:
校徽校徽

校徽由篆体“亳”字、芍花、手书“亳州学院”、英文校名及1909等元素组合而成。“亳”字代表着亳州古老的历史文化。芍花为亳州市花,芍花型背景显示亳州地方特色。手书校名浑厚有力,遒劲沧桑。英文校名采用等线型字体。1909代表着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标志整体简洁清晰,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且易于识别、传播。

释“亳”:亳,专用于地名,今安徽省亳州市。“亳”作为帝喾和成汤都城,大约有4600年的历史。“亳”字历史悠久,最早见甲骨卜辞,许慎说文解字》说亳“京兆、杜(社)陵亭也,从高省,乇(读zhe)声”。京、杜(社)陵亭意为国家高大祭祀的社庙,“”是有垂穗的一种原始植物,代表了泛指的五谷。亳是建立国家的标志,是商成汤王的都城,殷人祭拜宗庙的所在,代表了殷商的社稷,含义高深,从亳字上可以了解汉字悠远的历史和文化。

校训阐释:
校训校训

大学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善学善教旨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师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共同提高师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师严谨治学,学生学会学习,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成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知识、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己育人旨在坚持德育首位,促进师生以德立身、以德帅才,明德至善。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自立立人”,自觉育己,学高身正,为人师表。学生自觉自律,亲师乐学,德才兼备。师生互勉互育,共同进步。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载文    下一篇 武冈古城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