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英语:Alexander I),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由于亚历山大一世于拿破仑战争中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一世复兴欧洲各国王室,因此被欧洲各国和俄罗斯人民尊为神圣王、欧洲的救世主。他在位期间改革俄罗斯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他的统治前期主要在战争时期渡过,后半则沉迷于与宫廷仕女游玩,以及神秘主义的研究上,渐渐不理政事。最终在其承继者君士坦丁·帕夫洛维奇、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爆发了一连串人民起义。因此其评价往往是两极化的,而且直到现在,他的行为仍然不能被理解。因此被称为”北方的斯芬克斯”。

目录

祖母宫中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12日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长孙抱走,自己抚养。亚历山大看起来整天很快活,无忧无虑,很讨周围人的喜欢,对人和蔼,态度恭谦,有时候甚至是带着媚态陪祖母和祖母的宠臣们聊天。他在那里打牌,喝酒,听歌剧,参加舞会;可是,只要一回到父亲保罗的封地加特契纳的时候,就完全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穿着笔挺的普鲁士式制服的军官,表情严肃地监督部下的工作,而且还能面无表情地听上司讲粗话。这时的亚历山大完全是父亲保罗心目中的标准军人形象:冷酷坚毅,没有任何个人情绪,完全就是军队这个冰冷的机器上的一个部件。

亚历山大一世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五岁的时候学习地理,曾拿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球仪,在老师指导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竟然掌握了祖母当年花了数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识。但是亚历山大处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不可避免地有懒散的习性,最终在学术上也没什么明显长进,对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

早熟的亚历山大对人情世故有极早的了解,还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感觉到了祖母和父亲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分歧。在二者之间的周旋,使得亚历山大很早就懂得如何讨人喜欢,能够揣摩别人微妙的心理活动。今天保留下来了亚历山大在九岁时写给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信,在每封信中亚历山大都要写上赞美祖母的话语,每封信几乎都要以"吻您,吻您的手"等话语结束。而且在个别信件中,年幼的亚历山大还知道在何处不失时机地,但有节制地讥讽嘲笑某位宫中侍臣,常常能引得喜欢热闹的祖母开怀大笑。

亚历山大年仅十三岁时,祖母就为他找好了未来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看上了德国巴登公国的公主路易莎·玛丽亚·奥古斯特,后来接受东正教洗礼,改名为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夫娜。1793年,当亚历山大十六岁的时候,二人成婚。婚后亚历山大到父亲保罗组建的加特契纳团服役了一段时间,结果服役的结果是左耳部分失聪,据说是由于服役部队是炮兵,大炮的轰鸣损伤了听力。

亚历山大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祖母一心想绕过父亲保罗,让他直接继承皇帝位。亚历山大在祖母那里表示同意继位,另一方面回到父亲身边时又发誓说承认父亲是合法的帝国皇帝继承人。在内心里,亚历山大实际是倾向于让父亲继位,避免在祖母、父亲和他本人之间发生冲突,此外他甚至打算在祖母压力过大的时候逃到北美,以躲避皇位继承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亚历山大性格中的主要缺陷已经暴露出来:意志不够坚强。面对强者,他的表现不是更强,而是趋向于隐藏自己的观点,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竭力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样子,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只能靠推测来揣摩。

皇储岁月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罗一世登基,亚历山大正式被立为皇储。此外保罗一世又陆续给亚历山大加封大量官衔:谢苗诺夫近卫团炮兵上校,圣彼得堡禁卫军总督,枢密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圣彼得堡步兵骑兵师和芬兰步兵师钦差巡检等等。 他对父亲惟命是从,做任何事都要请示,就连自己的时间也不能自主支配。父亲要随时召见他,让他汇报一些琐事的细枝末节,而且在半数情况下,他会因不称职而遭到训斥。渐渐地,亚历山大结交了一些有实权的朋友,他们都对沙皇保罗的统治不满,常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废除妨碍自由的桎梏,实现全体公民的平等,建立公正博爱的社会。随着保罗自负、狂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并着手策划推翻他的统治,扶植亚历山大即位。

1801年3月11日夜,政变开始。反对党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当夜,亚历山大躲在一个套间里,战战兢兢地守在妻子身旁。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嚎啕大哭。虽然父亲是死于他人之手,但自己是这样期望的,因而心里充满了负疚感。反对党的首领进来对他说:“行了,别耍孩子气了,登基去吧!”就这样,亚历山大成了新的沙皇。

执政早期

1801年宫廷政变后,亚历山大开始主政,首先是更改了保罗一世时代的大部分法令,恢复了贵族的特权,宣布大赦逃亡的农奴,将保罗时代被判刑的12000多人从流放地赦免或者平反,解除了贵族子弟不准出国留学的禁令,恢复从欧洲的贸易进口。尽管亚历山大一世推行的政策带有很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诸如农奴制问题上仍保持保守观点。

亚历山大一世曾建立了一个“非正式委员会”,实际就是枢密院的影子内阁,成员均为他本人的亲密朋友,作为参政议政的补充。180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行政细化,推行部委制度,各部大臣由皇帝本人任命。1803年,亚历山大签署自由耕作法,试图逐步解决限制俄罗斯发展的落后的农奴制度,规定农奴可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但实践表明,大多数农奴甘愿委身于大庄园主贵族,竟不愿改变自身的农奴地位,缺乏对获得自由耕种农民身份的向往,此外这项法令也遭到庄园主贵族阶层的反对,认为给予农奴获得自由的可能,将造成俄罗斯社会的动荡。最后能够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的农奴还不到农奴总数的5%。“非正式委员会”成员,亚历山大少年时代的密友科丘贝、恰尔托雷斯基等人曾私下里解释说,如果可以废除农奴制的话,皇帝陛下在登基第二天就可以下诏,宣布所有农奴为自由人;可是这样势必导致整个贵族阶层的激烈反对,从而丧失执政基础。可见沙皇俄国规模庞大的贵族阶层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罗斯各项改革的减缓因素,而叶卡捷琳娜时代采取贵族和其他社会阶层分而治之的政策确实是出自不得已。

击败法国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先后在与土耳其的战争(1806年至1812年)、与瑞典的战争(1808年至1809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极大地巩固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亚历山大一世执政期间,俄罗斯相继吞并了东格鲁吉亚(1801年)、芬兰(1809年)、比萨拉比亚(1812年)、阿塞拜疆(1813年)和华沙公国(1815年)。俄罗斯的西部边界线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固定下来并一直维持到1918年。

俄罗斯自1810年开始积极更新军队的装备,开始大规模修建军事设施。尽管由于当时制度缺陷,这些设施未能完全修建完毕,但对巩固俄罗斯国防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入俄罗斯,俄罗斯开始了卫国战争。战争初期,俄军节节败退,亚历山大一世认识到自己无力指挥军队夺取胜利,于是就把指挥权转给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此后又再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罗斯军队总司令。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俄军一把火烧掉了莫斯科,俄军主力部队撤出了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拿到手的只是一座残垣断壁,没有给养的空城,在俄罗斯的寒冬到来之际,饥寒交迫的法军被迫后撤。以逸待劳的俄军乘机追袭,拿破仑大败。

俄罗斯军队在同拿破仑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路西进,攻陷巴黎,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在1813年至1814年间,亚历山大一世成为欧洲反法同盟的盟主,1814年更是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但是年轻的青年近卫军看到了巴黎的繁华和革命带来的自由,痛感俄国的落后,立志推翻俄国专制政府,这些人统称为十二月党人。终于把亚历山大逼上了绝路。

尽管俄法战争结束,拿破仑遭到流放,但欧洲的君主专制体制已经遭受到了严重打击。为了稳定局势,亚历山大一世颁发了自由化色彩浓厚的波兰王国宪法,给予波兰高度的自治,并许诺在时机成熟后,给予其他并入俄罗斯版图的地区同样程度的自治。

推行改革

1816年至1819年间,在亚历山大一世主持下,在波罗的海地区开始推行农业改革。此后他又秘密地准备了一项取消农奴制度的法案,但遭到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亚历山大一世迫于压力,只好让步,法案暂时被搁置起来。

亚历山大一世执政期间,俄罗斯政界的腐败成为颇为头疼的问题。亚历山大的反腐措施使得政府里很多人对亚历山大心怀不满,加之他还从欧洲聘用了大量的专家进入政府,最终俄罗斯保守派开始全面抵制亚历山大一世制定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这样亚历山大一世就无法利用卫国战争结束后的有利局面,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使俄罗斯的发展发生质量上的飞跃,也就错过了这个历史良机。

亚历山大各项改革的最终失败,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俄罗斯社会普遍弥漫着保守怀旧情绪,保守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了上风,外加落后的农奴制和无处不在的腐败也成为阻碍改革的重要障碍,但在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一世的性格、处事方法和执政风格也是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希望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尽管他以最真诚的愿望希望俄罗斯社会进一步开放和自由化,但他的自由主义过于理想化,和俄罗斯的现实格格不入。此外亚历山大一世意志软弱,过于爱惜羽毛,希望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做一个好人,不愿和社会保守力量发生冲突,所以每项改革措施出台后,都是尝浅辄止,知难而退,最终也没有一项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地执行。

钦点皇储

亚历山大一世与皇后早年生下的两个女儿夭折,此后亚历山大一世不和皇后住在一起,而是和情人玛丽娅·纳雷什金娜成为实际上的夫妻。这样亚历山大一世在法律上就没有了子嗣。1823年,亚历山大一世起草了秘密诏书,在诏书中宣布立三弟尼古拉为皇储。

离奇死亡

182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得到密报,军队中正在准备政变,少数军官阴谋推翻他。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采取镇压措施,而是离开圣彼得堡,到气候适宜但位置偏僻的亚速海上小镇塔甘罗格疗养。起初,疗养的生活还算惬意,可过了不到两个月,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月19日在疗养地驾崩。亚历山大的突然死亡,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有人说,他的确是死于疾病;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有死,而是看破红尘,借疗养之机遁入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亚历山大的死成了一桩悬案。亚历山大去世10年后的一天,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子出现了一位雍容高雅、仪表超俗、自称费奥多·库兹米奇的老人。由于他说不清自己的来历,被警察局驱逐到了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居无定所,含辛茹苦,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深得当地群众爱戴。人们慢慢发现,他对当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对一些名人事迹如数家珍。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俄军开进巴黎时的盛况,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当时沙皇身边的随员。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这是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

1864年1月20日,费道尔·库兹米奇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而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疾病的医生,从不参加11月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而在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办公室的墙壁上,一直挂着费道尔·库兹米奇的画像。费道尔·库兹米奇死后,一位富商出资安葬了费道尔·库兹米奇,并在墓碑上刻上“上帝的选侯”,而“上帝的选侯”正是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后天主教教皇颁给他的。前苏联曾挖开沙皇时期的墓室,而亚历山大的墓穴里什么也没有。

为政举措

扩张政策

亚历山大一世四平八稳的执政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俄罗斯的持续繁荣发展。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亮点还是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如同以往俄罗斯帝国的皇帝一样,亚历山大一世时刻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又完全继承了祖母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气魄,不遗余力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领土扩张。

在亚历山大一世执政之初,法国革命浪潮席卷欧洲,俄罗斯积极地参加了反法同盟,成为1805年至1807年间阻挡拿破仑东进的重要力量。在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俄军大败,此后俄罗斯和法国签订了蒂尔希特和约,对法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并在实质上暂时退出反法同盟,俄法关系逐渐有所缓和。

秘密社团

俄罗斯的秘密社团逐渐发展起来,它们的活动也渐渐地开始半公开化。在所有的会道门类型的秘密社会团体中,起源于西欧的共济会最为著名。亚历山大一世看到了共济会对其政权的威胁,在1822年下诏宣布共济会为非法,禁止共济会在俄罗斯的活动。尽管此前,亚历山大一世曾在1820年巡视了共济会在敖德萨的总部,并一度自称是共济会在俄罗斯的保护人。

人物关系

迷恋妹妹

亚历山大即位后,那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纷纷对他投怀送抱,但在亚历山大心中却始终只有一个女人的位置———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公主。叶卡捷琳娜公主是亚历山大的大妹妹,二人年龄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的岁月竟让两人产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在亚历山大的婚姻名存实亡的时候,兄妹二人的感情达到了顶峰。他们经常单独闲坐,彻夜长谈,有时动作过分亲昵。他们都住在皇宫,但却要天天通信。如果亚历山大一世外出巡视或是出国访问,兄妹俩的书信往来就更加频繁。

亚历山大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道:“知道你爱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我像疯子一般爱你!……看到你,我高兴得如痴如狂,我像个着魔的人,四处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怀里甜蜜地松懈下来”。

1808年,威震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突然向叶卡捷琳娜公主求婚,这使亚历山大非常不高兴。他不能忍受将心爱的妹妹嫁给法国的“食人怪物”,婉言谢绝了。后来,他害怕拿破仑又来求婚,于是匆忙将叶卡捷琳娜嫁给相貌平常、地位一般且性格懦弱的德国奥尔登堡公爵。

婚后,叶卡捷琳娜仍常住在圣彼得堡。当她的丈夫病死后,兄妹之间的感情又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了。

与家人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12日(俄历)1777年12月23日(公历)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长孙抱走,自己抚养。亚历山大出生后一年半,他的弟弟,也就是保罗的次子康斯坦丁降生,于是亚历山大兄弟均在祖母的呵护下成长,叶卡捷琳娜为兄弟俩请来了当时最好的学者,负责两位皇孙的教育。叶卡捷林娜二世很疼爱亚历山大,但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每天早晨,祖母都要求亚历山大在低于15摄氏度的房间里开着窗户洗冷水澡,以磨炼他的意志。在他6岁时,祖母将家里的女保姆赶走,找了12名家庭男教师教育他,以造就他威猛、坚定的性格。

与老师

是来自瑞士的学者拉加尔普,拉加尔普同情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主张法国共和,反对君主专制,他的启蒙主义世界观对亚历山大产生了很大影响。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良好的欧式教育和启蒙主义思潮带来的理想主义,和亚历山大在日后面临俄罗斯帝国具体而又复杂的国情形成强烈反差,使得亚历山大变得茫然不知所措,最终反而走向早年信仰的极端。这也是俄罗斯几代君主不断重复的执政失误的一个原因。

家庭成员

父亲: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

母亲:玛丽·费奥多罗芙娜(符腾堡的索非娅·多罗西娅·奥古斯塔·路易莎)

祖母: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妻子: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巴登的路易莎·玛丽娅·奥古斯塔)

子女:无子,有两个女儿。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泰州综合保税区    下一篇 邯郸梦海公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