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李瑞芳

李瑞芳,1935年12月21日出生于甘肃天水,眉户戏艺术家、戏曲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旦角。李瑞芳女士五十年代初就因演出眉、户现代剧《梁秋燕》而享誉全国,群众中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誉。1956年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戏《借水赠钗》李瑞芳在剧中担任主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演出了《红灯记》、《杜鹃山》、《红色娘子军》、《蝶恋花》等剧目;七十年代主演的眉户剧《杏花忖》再获陕西省戏曲调演一等奖。八十年代在新编华剧古典历史剧《杨贵妃》中扮演杨玉环,她创造性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剧熔于一炉,以新颖的表现手法,使该剧体现出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美感,1986年调京演出备受赞誉,并在陕西首届艺术节中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在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获全奖。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首次将华到推向国际舞台,港报赞誉“杨贵纪优美提神,李瑞芳一技独秀”。九十年代她大胆创新,“洋为中用”首次将北欧话剧《真的,真的》搬上地方戏舞台引起轰动,后远赴芬兰演出,并在1992年8月文化部艺术局主办的“金三角”交流会演出中获主演一等奖。从《梁秋燕》到《杨贵纪》、《真为,真约》,李瑞芳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探索追求,为我国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目录

1953年,李瑞芳在长安大舞台首演眉户剧《梁秋燕》,剧中饰演女主角梁秋燕。

1954年,李瑞芳连演现代眉户剧《梁秋燕》108场。李瑞芳版《梁秋燕》被其他省市180多个剧团作为范本。

1955年,李瑞芳演出现代眉户剧《梁秋燕》超过了一千场并获得“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之赞誉。同年,李瑞芳出演了黄俊耀创作的现代眉户剧《粮食》。

1956年,李瑞芳首次在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戏《金琬钗之借水、赠钗》中任主演。

195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瑞芳主演剧组《梁秋燕》和《金琬钗》赴京汇演,获得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李瑞芳在北京获得了梅兰芳、田汉、马少波、郭沫若、尚小云等艺术家、作家的指导。

1959年,李瑞芳主演了眉户传统剧目《十二把镰刀》;同时主演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的眉户传统剧目《曲江歌女》。同年主演两部碗碗腔传统剧目,分别为《白玉佃》饰尚飞琼;《女巡按》饰谢瑶环。

1960年,李瑞芳开始排演秦腔、眉户、华剧现代剧。文革期间开始排演革命题材剧目。

1963年,李瑞芳在陕西省政法学院大剧场出演眉户与秦腔结合剧目《雷锋》,在剧中饰演雷锋的母亲。

1967年,李瑞芳主演了眉户剧《红灯记》,此剧在七十年代被改为秦腔剧目。

1973年,李瑞芳主演了碗碗腔《红色娘子军之常青指路》一折。

1974年,李瑞芳主演了碗碗腔《红色娘子军》。同年主演的眉户剧《杜鹃山》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

1976年,李瑞芳主演的现代眉户剧《杏花村》获得了陕西省戏曲调演一等奖。

1977年,李瑞芳主演了张晓斌改编的碗碗腔《蝶恋花》,在剧中扮演主角杨开慧。

1980年,李瑞芳主演了碗碗腔《爱与恨》剧中扮演山丹丹,再获陕西省省直戏曲调演一等奖。

1982年,李瑞芳主演的眉户剧《杏花村》被拍摄为戏曲电影,并获首届陕西省艺术节大奖。

1986年,李瑞芳主演了新编华剧 《杨贵妃》剧中扮演杨玉环,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获金奖。该剧获陕西戏曲保留演出剧目。

1987年,李瑞芳主演的《杨贵妃》剧组赴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引起反响,首次将地方戏推向国际舞台。

1989年,李瑞芳主演了碗碗腔《法门轶事》剧中扮演武则天,获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银牌奖。

1992年,李瑞芳主演了芬兰话剧移植改编的《真的·真的》剧中饰阿格法。“李瑞芳的首映式”芬兰各大报刊都作了报道。该剧目参加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获得“优剧目秀奖”。同年,同剧组赴芬兰出演。

1993年,李瑞芳主演华剧《真的·真的》剧组,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到北京公演,李瑞芳受到中央领导、文艺界专家及观众的高度评价。同年,与《真的·真的》剧组双赴四川成都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该剧目获得金奖,李瑞芳获主演一等奖。

1997年,李瑞芳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职位退休。李瑞芳在职期出演的戏曲剧目(秦腔、眉户、碗碗腔)共200多部。退休后继续担任多部戏的主演,如秦腔传统剧目《白蛇传》全剧,在剧中扮演白素贞。包括“盗草”、“水斗”两折武戏。

2005年,李瑞芳出席“纪念李瑞芳成功演出《梁秋燕》五十周年”的大型演艺活动,同时进行了“李瑞芳《梁秋燕》纪念邮票”的签售活动。同年出演了京剧移植的碗碗腔剧目《贵妃醉酒》,在剧中扮演杨贵妃。该剧是梅兰芳在1958年亲自指点她的。

2008年,李瑞芳出席了陕西电视台、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联办的《爱是永恒的主题》大型赈灾义演。

2010年,李瑞芳出席了《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名家纪念演唱会。同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主持人白燕升的专访,并录制了《戏苑百家》第32期的电视节目。

2011年,李瑞芳出席了“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评选活动慈善义演。

2012年,李瑞芳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电视台组织的戏曲大赛中担任评委嘉宾。

2017年,李瑞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李瑞芳出生在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

日常生活

李瑞芳性格开朗幽默,在社会各界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闲暇时喜欢旅游观光。酷爱画画和书法,闲暇时经常会闭门画画,且依然坚持练功、打太极拳、参加义演和培养下一代戏曲演员。

感情经历

李瑞芳的先生赵士荷是一名高级建筑师,也是家居杂志《家具与生活》(现《新居室》)的创办人之一,并在该杂志担任总编辑。1989年,赵士荷先生因病去世。李瑞芳与赵士荷两人有一独子。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排污权交易制度    下一篇 王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