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应计利润分离法

应计利润分离法是通过设定回归模型将应计利润分离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即“操控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以其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Healy,1985)。

目录

1
   应计利润分离法是通过设定

Jones模型在十余年时间里经过多位学者的探索发展形成了多种模型形式,其中主要的五种模型如下表所示。

Image:应计利润分离法下主要应用模型.png

最初建立的Jones模型认为营业收入变动额会引起应计利润的变化,并且管理当局不会采取改变折旧和摊销费用的方法来操控盈余,故以营业收入变动额固定资产价值两项来反映非操控性应计利润(Jones,1991)。

0
   随后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对Jones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如果企业利用信用销售进行盈余管理,那么我们就会高估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所以用剔除应收账款差额后的营业收入变动额、固定资产价值两项来反映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无形资产Jones模型的创建者陆建桥(1999)指出,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额是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视这点会高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时加入了此项。

修正Jones-CFO模型由Dechow和Dichev(2002)提出,他们认为企业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与同期经营现金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过去和未来现金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从而在之前模型基础上考虑了连续三年的现金流量,以此来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非线性Jones模型提出者Ball与Shivakumar(2006)研究指出,会计的谨慎性致使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存在不对称性,引起应计利润和企业业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所以引入代表损失的哑变量DVAR来反映这种非线性关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下一篇 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