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朱文茜

朱文茜,女,汉族,1949年4月20日出生,大专学历,专业美术工作者,工艺美术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泥塑(苏州泥塑)传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目录

受苏州吴门画派和苏式彩绘的影响,苏州的泥塑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

它“图案丰富、色彩高雅、雕工细腻、衣饰灵动、相貌端庄传神”。传统的泥塑写实性很强,在写实的基础上,再提炼和概括,以使作品图案化,以神传情,充满一定的内涵和寓意。

苏州泥塑的戏耍儿童,小巧玲珑、憨态可掬、表情丰富,生动传神。宋代的《岁时广记》评价“泥孩儿,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

泥塑小品中还有一种叫手捏戏文,受苏州昆曲的影响,手捏戏文的手法灵活、生动。戏文人物高约三五寸,色彩素雅,体态优美,一招一式十分讲究,舒袍展袖,生动异常,且注重人物的面部神情,生旦净丑,一颦一笑,无一雷同。使作品达到短里看长,小中寓大的艺术效果。

苏州泥塑中的“捏相”绝技又被称为“塑真”,因技艺要求高超曾失传百年,它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特点,并当场捏出,作品人物特点鲜明,惟妙惟肖,捏出的人物神形兼备。经过多年努力,我恢复了这项技艺。

个人成就

1992年,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载入中国百业艺术家的辉煌殿堂。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节称号。

2002年,传略等被《人民画报-走向世界的中国》大型人物画册收录并永久珍藏。

代表作品

11981年,为木渎灵岩山寺塑造了一尊天冠弥勒像,佛像高 1.8,佛相庄严、慈祥,得到了灵岩山寺住持明学法师和宗教部门的肯定和赞扬。现仍供奉于灵岩山寺进门口。

21993年,受上海圆明讲堂明旸法师之嘱,塑造了一堂西方极乐世界群像,共108尊,每尊高约15公分左右。

31994年,苏州寒山寺开创“弘法堂”,为该堂塑造的“玄奘法师译经像”和“鉴真法师”坐像供奉至今。

41995年,寒山寺新建普明宝塔,塔内塑有铜佛像,五层顶盘是采用传统方法绘制而成的仿唐彩绘,所用颜料为传统矿物质颜料。作品水平被评为全国一流。

51995年—1997年间,分别为苏州环保学院、镇江医学院、扬州医学院塑造了蒯祥、白求恩、华佗的胸像。为苏州第十中学塑造了王季玉校长纪念像,为苏州第一中学塑造了叶圣陶坐像。

61999年—2000年,为定慧寺塑建佛像,十六尊者,作品全部是彩绘,传承了苏帮泥塑的特点。

72002年,为北桥觉林寺塑建观音、地藏菩萨彩绘像。

82004年,为石壁永慧禅寺塑造憨山祖师和圆满法师像。

92006年,为佛教安养院塑造西方三圣像,完全采用传统手法,用生漆脱胎,天然矿植物质颜料彩绘。并用真金、真玉石镶嵌,既遵循造像经论,又令人生欢喜心。

10200710月,为佛教安养院塑造了近30平米的题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的壁塑。

展览

1、为苏州佛教博物馆复制了二尊仿唐罗汉及部分仿古佛像,今在馆内展览。

2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塑造的邓小平胸像参加了“九七迎回归展览会”。

3、《十五贯》、《唐寅仕女图》参加苏州民间艺术节展览。

41982年,《仿铜观音》参加工艺美术系统民间艺术展。

52002年,作品《彩塑观音》在苏州市首届民间艺术节上展出。

62006年,彩绘泥塑作品《十五贯》在苏州市第五届民间艺术节展出。

720085-6月,在苏州嘉应会馆举办个人泥塑作品专题展览。

收藏

11985年前后,制作了一批佛教团体出访礼品,赠送给各国佛教团体。现在这批礼品成了国家间友好往来的见证。有紫砂观音、弥勒、济公、寒山拾得等。

2、作品“戏耍玩童”,被日本高仓健的中国大饭店收藏。

3、另外,为高僧、名人、国际友人等塑像,有印光法师、太虚大师、净空法师、叶圣陶、费新我等。部分由名人收藏。

获奖情况

11982年,《仿铜观音》获工艺美术系统民间艺术展二等奖。

2、《十五贯》、《唐寅仕女图》获得苏州民间艺术节金、银奖。

32002年,在苏州市首届民间艺术节上,作品《彩塑观音》荣获金奖。

42006年,彩绘泥塑作品《十五贯》获苏州市第五届民间艺术节金奖。

获得荣誉

201712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媒体报道

11992229日,题为《神奇的朱文茜捏相绝技》在苏州电视台“漫步天堂——姑苏风采录”栏目播出。

21997年,苏州电视台“看苏州”节目播出了专题片《纪念》,该片以我创作邓小平像的过程为主要内容。

31999年,苏州电视台“姑苏文化”节目播出了我在定慧寺创作佛像的过程,名为《巧手慧心朱文茜》。

42000年,江苏电视台“锦绣江苏”节目播出专题片《佛像的背后》,讲述的是我在定慧寺创作佛像的事情。

5、另外《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国妇女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姑苏晚报》、《人才》杂志、《苏州杂志》、《北京周报》等进行过报道。

人物评价

朱文茜,在该行业从艺经历已近50年。传承脉络清晰真实,多年来勤于实践、转益多师,积极服务于社会各界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她为苏州市各大庙宇及园林景区所创作的大量传统泥塑作品,能感动众人;作品的中国民族传统特色鲜明突出,小件泥塑很好地继承了古代小型泥塑“摩喝罗”的柔和秀丽气质,富有情趣,大型圣像妆彩泥塑多能参悟慈心,形神韵引人入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在当地同行中拥有很高的声望。历年授徒已出师者多名,现仍在积极传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伟    下一篇 程序法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