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12日公布2017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二孩占比超过50%。公报统计数据还表明,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目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12日公布2017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二孩占比超过50%。

公报统计数据还表明,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去年新生儿较2016年减少88万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来,政策落地能否达到预期,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公报显示,根据住院分娩活产统计,2017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二孩占比超过50%。对此数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解读称,全面二孩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出生人口规模保持平稳。

但记者对比发现,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新生婴儿数减少了88万。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为1846万,是自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二孩及以上占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超过45%。

值得注意的是,公报并未公布2017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数据。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位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是人口决策重要参考依据。国际上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据《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7。此前,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曾预计,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总和生育率将在1.8左右波动。

全国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持续增加。

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居民平均就诊由2016年的5.8次增加到2017年的5.9次。全国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

医药费用方面,公报显示,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57元,按照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8890.7元,比上年上涨3.3%,涨幅下降0.8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药费2764.9元,占比31.1%,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上述负责人认为,患者医疗费用涨幅下降,受益于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全面跟进,实现新旧机制的系统转换。

截至2017年底,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病人药费的下降带动了医疗费用整体涨幅的下降,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解读

2017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和图表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

一、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增加,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居民平均就诊由2016年的5.8次增加到2017年的5.9次。全国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年住院率由2016年的16.5%增加到2017年的17.6%。

通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截至2017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超过40%的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超过80%的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和同级检查结果互认,居民看病就医感受逐步得到改善。

三、病人医疗费用涨幅下降,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进展

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全面跟进,实现新旧机制的系统转换。截至2017年底,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病人药费的下降带动了医疗费用整体涨幅的下降,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照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上涨3.3%,涨幅下降0.8个百分点。医院次均门诊药费下降1.8%,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下降7.1%,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四、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分级诊疗初显成效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培养全科医生、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等逐步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44.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涨幅(1.4%)较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4450万人(占18.2%),比上年增加285万人,涨幅(6.8%)较去年增加3.6个百分点。

五、卫生资源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呈现新变化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政府持续加大卫生投入,卫生筹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根据全国卫生总费用核算预计,2017年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占30.1%、41.1%和28.8%。与上年相比,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增加0.1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基本持平。

2017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注册护士2.7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72张,分别比去年增加0.13人、0.20人、0.35张。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本科及以上占34.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六、非公医疗机构不断壮大,社会办医取得新发展

政府采取多种举措鼓励社会办医,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2017年新增资源继续向非公医疗机构倾斜,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0.4%(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民营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24.3%(比上年提高2.6百分点),民营医院住院量占比由2016年的15.8%提高到2017年的17.6%。

七、全面两孩政策效果良好,计生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两孩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出生人口规模保持平稳。根据住院分娩活产统计,2017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二孩占比超过50%。通过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覆盖率达87%以上。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三项制度”共投入资金158.5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缓降逃生绳    下一篇 手扳葫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