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越剧十姐妹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中文名
越剧十姐妹
出现时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出现地点
上海
得名时间
1947年
得名作品
《山河恋》
义演原因
反对旧戏班制度
名单
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

目录

上排: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下排: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上排: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下排: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
  

袁雪芬(左)范瑞娟袁雪芬(左)范瑞娟
  三十年代中期,嵊州(县)农村女子科班(绍兴文戏女班)十分普及。 据1935年统计,全境40万人有2万多参加女班演出,女班总数达200多个。

到1938年,日寇侵袭浙江,大批绍兴、宁波一带的人士去上海避乱和谋生,为女班进上海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观众。那时起,“绍兴文戏女班”接踵拥入上海,影响也逐渐扩大,报刊、广告开始称其为“越剧”。

其实,“越剧”两字早在1925年已出现,但不多用,与“绍兴文戏”、“的笃班”、“小歌班”等混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女班在上海落脚后,姚水娟等一批艺人开始实行编剧制,轰动上海,为越剧的蓬勃发展起了打开局面的作用。

“越剧”这一名称也进一步被观众、舆论界和演员所接受,替代了其它名称。

 1942年,在袁雪芬为代表的一批演员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全面的越剧改革,建立了编导制,还把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搬上舞台,成功地上演了《祥林嫂》。这段时间,涌现了大量的新剧目,创造了《尺调》和《弦下调》,“女子越剧”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越剧在党的关怀重视下,组织艺人们进行了“改人、改制、改戏”为中心的“三改”学习,参加了全国、华东地区、浙江省戏曲调演,走上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越剧演出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并走向世界,受到国内和法、德、美、苏、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欧美国家,以及朝鲜、日本、东南亚、港澳地区广大观众的欢迎,为国际文化界所瞩目,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期间,新剧目大量涌现,数以百计的剧目上了银幕和屏幕;越剧新秀人才辈出,活跃在舞台上;越剧唱腔流派纷呈,使越剧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组建过程

《山河恋》《山河恋》
  袁雪芬自述越剧“十姐妹”的来历:

1946年5月,我们雪声剧团将

筱丹桂与徐玉兰筱丹桂与徐玉兰
  越剧姐妹中的大多数都有苦难的童年。她们都是小小年纪就进了科班,跟着穷苦艺人,挑着戏箱,爬山路、宿破庙,过着“年年卖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流浪生活。

演出剧照(左起:吴小楼、筱水招、袁雪芬、徐玉兰)演出剧照(左起:吴小楼、筱水招、袁雪芬、徐玉兰)
  “越剧十姐妹”不仅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戏,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上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她们在四、五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对革新、发展越剧,丰富祖国戏曲艺术做出了贡献。袁雪芬是越剧观众所熟悉的一位优秀演员,也是越剧改革的奠基人之一。她扮相俊秀,表演大方、朴实、细腻,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唱腔从容自如,婉转圆润,韵味很浓。她演过一百多出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例如

1)陈艺(浙江越剧团) 

2)俞文娟(杭州越剧二团)

3)陈晓红(杭州越剧团) 

4)黄美菊(嵊州越剧团) 

5)杨慧月(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6)舒锦霞(浙江越剧团)

7)王杭娟(杭州黄龙洞越剧团) 

8)陈雪萍(杭州越剧团) 

9)朱晓平(平阳越剧团) 

10)赵海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下一篇 龙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