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罗江站

罗江站,建于1958年,是宝成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麓峰北路北首,邮政编码:618500。隶属于成都铁路局绵阳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不办理客运业务。
中文名
罗江站
外文名
Luojiang Station
建于
1958年
站址
四川省罗江县万安镇麓峰北路北首
隶属管辖
成都铁路局绵阳车务段
等级
四等站

目录

罗江站在宝成线上行距离

1958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罗江站同期建成启用,时属

客运:不办理客运业务。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

列车时刻表

罗江站列车时刻表查询2014年12月15日(共3个列车车次)    显示罗江火车站详细列车时刻表
车次
列车等级
始发站→终到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T8901
新空特快

今天起广汉罗江火车站搭不到火车了

罗江站罗江站

倒湾八卦谷古战场

四川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古时剑南五关之一的白马关。白马关地处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三国时称绵竹关,隋唐时称鹿头关,五代时始称白马关,沿用至今。作为古时蜀都的最后一道军事屏障,自三国起到清代止,白马关曾发生大的战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公元263年,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率蜀军血战魏将邓艾壮魂于此,导致关破绵竹失,刘禅降蜀汉亡。而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发生这场战争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倒湾八卦谷古战场。倒湾八卦谷最大的特点是:石奇、林幽,整个景区内古木郁郁苍苍,巨石形态各异。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原始森林,兴奋而又惊奇的心情油然而生。

醒园

李调元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藏书家,字羹堂,号雨村。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出生于安县宝林乡李家湾,也就是现在的罗江县,病逝于嘉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九。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调元进士及第,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后还担任过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乾隆五十年(1785)遭诬罢职回到四川,归隐于醒园。李调元一生著述宏伟,内容涉及广泛,代表作有《李调元诗集》、《雨村诗话》、《雨村词话》,编辑刊印《函海》、《续函海》、《蠢翁词》等异于前人佳作,别具一格。当年调元与其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同入翰林院,连同其父李化楠为罗江留下了“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誉。这一时期,罗江人文蔚起,竞美祠垣,其成就盛誉清代四川文坛。李调元故里原名文星镇,现更名为调元镇,素有“山不高而独秀,水不深且独清”的美誉。

罗江站罗江站

范家大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这句话,《岳阳楼记》成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至今为世人所传诵,为后世无数立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和效仿,同时他的后人也以此为人生信条立志、立业。清朝中叶,范仲淹长子范纯佑在福建的后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人群来到了四川,其中一部分辗转来到了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修房造屋,繁衍子孙,演绎范家故事。他们世代传承祖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并带动周围的人迎难而上,建设和谐家园。

贵妃园

贵妃园是在罗江复县后,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以发展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突破口,借历史名人杨贵妃与宝峰山、杨贵妃与贵妃枣的传奇故事,以集中种植2000亩贵妃枣和新建六处与杨贵妃有关的景点为特色,打造的观光农业新景区。景区内上千亩枣林和上千亩的松柏林郁郁葱葱,形成一座天然氧吧。景区内景点有贵妃纪念碑、妃望台、贵妃池、贵妃祠墓、天诺阁、妃憩亭等景观。整个景区内纵横交错的石板铺成的小径,同农家小院和交通要道相贯通,形成了一处感悟历史文化、感悟农耕文化、缅怀历史名人和感悟人生、体验休闲、浪漫的最佳去处。【贵妃祠墓】盛传杨贵妃在宝峰寺隐居七年之久。其间,贵妃利物济人,扶危济困,广行善举,她的高贵和善良,在当地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到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时,她最喜欢到宝峰寺背后的长梁子(贵妃墓所在的老地名)观景、戏耍,并同当地乡民拉家常、交朋友。

罗江宝峰寺
宝峰寺位于罗江大霍山东麓,原为一姓余的四川按察使出资修建,但中途因病逝世,其夫人与女儿继承他的遗志,四方募捐修建而成,于是大家称之为“余家庵”。相传宝峰寺始创于晋唐时代,自修建落成许多神奇迷离的故事便与之紧紧相随。据说明代汉州人明本自小就是孤儿,有天在山中砍柴,让驴载柴回家,因驴不走,明本生气便砍驴的耳朵,当即血流遍地,明本幡然醒悟,入宝峰寺削发为僧,功行极苦。坐化这天,有人在莹华山看见明本大师足穿一只草鞋上山,明本说他那只鞋掉在禅塌下面了,请捎个信让他徒弟给送去。这人到了宝峰寺,寺内众僧告知说大师已故了,择日就要火化,开棺一看,灵柩空无一人,大家方知明本大师早已羽化归去。寺的西南北三面环山,五百亩苍松翠柏云蒸霞蔚。寺前有一座水池,被称为“贵妃池”。

太平廊桥

罗江,源于龙门山脉的泞灅二水相蹙汇聚于城北云盖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罗纹,因而取名罗纹江,罗江也因此而得名。“横游太平廊桥,竖观潺亭水城;西达庞统祠墓,东道玉京文山。”罗江风景秀丽,有游不尽的旅游景点,看不完的调元文化,公元1742年,罗江县令沈潜见东西两岸行旅来往仅靠小船在江面通过,且随时有船倾人丧的危险,便用自己的俸禄在东西两岸各建一个木码头,并买一只大船以渡众生。公元1753年,邑人谢子忠李作美等人力请县令叶鉴在东门集资建桥,很可惜桥墩初成便被洪水冲毁,耗资千两白银而无一功。公元1754年,民众以建桥一事围于罗江县衙,县令谢自泌怕激起民怒,答应建桥,桥址就选在今天的太平桥处。

罗江站罗江站

罗江奎星阁 

奎星阁,被誉为“川西名阁”,现在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奎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文人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奎主文章”,人们就建“奎星阁”来崇祀它,希望文运亨通,高中魁甲。因此,古代各县都要建奎星阁或文昌宫,供读书人瞻仰、祭祀。【“魁”字石】魁星阁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魁”字,被称为“魁”字石。边款上有“乾隆甲辰”字样,乾隆甲辰即公元1784年,正是李调元堂弟李骥元中进士、并被乾隆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大概是李氏的榜样激励了家乡人民,于是他们自发的刻了这个“魁”字,希望子孙饱读诗书,独占魁首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    下一篇 特里库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