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协调
目录
会计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发展,是在会计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协凋的发展。可以说,会计协调发展的内容是对其全面发展内容的
(1)按时间划分协凋方式:
①适时协调,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地进行协调;
②同步协调,与相关物发展变化的同时进行协调;
③定期协调,按照固定的时间,与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协调。
④期间协渊,与相天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协调。
(2)按内容划分协调方式:
①平衡协调,与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规模、内容、质量、速度和效果等方面保持大体相当的协调;
② 差异协调,与相关事物发展变化所形成的较大差距,以其为要求或标准进仃的协调;
③交叉协调,与相关事物的发展成果相交叉融合而进行的协调。
(3)按范围划分协调方式:
①整体协调,与相关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体,综合地从各个方面与之进行的协调;
②单项协调,与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按照一定需要或相关标准,选择其中某个方面与之进行的协调。
(4)按关联划分协调方式:
①系统协调,在一个系统组织内各要素之间,按一定规则和程序的集合性、序列性、相互性进行的协调:
②统筹协调,从系统的全局出发,对系统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要求(规划或决策)进行的协凋:
③相互协调,对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通过信息沟通,相关方面进行的相应协调。
(5)按主体划分协调方式:
①双方协调,发生需要协调事项的双方,通过相互协商,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的协调:
②中介协调,发生需要的事项,委托中介组织或中间人,通过相互协商,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进仃的协调;
③自我协调,发生需要协调的事项,个体主动地按有关规则、程序和规律运作,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协调。
(6)按手段划分协调方式:
①行政协调,对发生需要协调的事项,采用相应的行政手段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协调:
②政策协调,对发生需要协调的事项,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协调:
③法规协调,对发生需要协调的事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协调;
④改革协调,对发生需要协调的事项,依据国家有关改革的规定通过改革实践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协调。
会计协调是一个过程,按照一定程序逐步实施最终达到协调的目标。会计协调发展的一般程序是:
会计协调发展在一定环境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需要协调发展的内容很多且协调任务繁杂,需要根据有关规定从中选择协调的对象并制定协调计划。如会计学科建设创建某种精品课程,需要按课程的标准与之协凋发展,相应制定创建某种会计精品课程的计划。
对确定的协调对象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揭示其构成要素、创新程度、达到的先进水平:对需要协调的对象进行同样的分析,并与协调的对象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差距,分析可能对其影响的涸素,以便确定需要协调的内容。
根据需要协凋的内容制定协调的标准,已有标准的可以选择采用,没有标准的可以制定标准。制定协调标准或协调要求,要依据
我国的会计协调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渐进性是其主要特征。对于这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全部进程的不同特点,有步骤、有目标、分阶段地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协调活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基本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协调的进程,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做法。
(一)了解借鉴阶段
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协调,是指各个国家间的协调,但具体到我国,则增加了一层学习与借鉴的含义。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我国已有的会计实践,证明了了解借鉴能够使我们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规划会计协调和会计改革,对于正在抓紧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来说,其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当然,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借鉴决非盲目引进,更非完全照搬某一国家的模式。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会计时,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对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视需要和优劣选择借鉴对象。比如,企业会计美英日等国比较先进,政府会计加拿大水平高,而社会责任会计法国和北欧更成熟,通货膨胀会计南美较为完整。因此在我国会计与国际协调时,必须视国际上的主流和趋势而协调,切不可只面对某一个国家。
在了解借鉴阶段,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1)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学习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
(2)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和紧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3)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重要会计国家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
(4)加强会计协调理论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5)深化改革会计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二)协调阶段
由于会计特有的对经济利益的分割和体现作用,世界各国都利用会计去维护本国的利益,又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不同,使得各国会计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有在相互了解借鉴的基础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通过引导,协商才能得以消除或减少,达到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间的可比性的目的。因此引导性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协商、调整与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之间的差异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在调阶段,我国应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1)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
(2)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3)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果。
(4)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
从199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七个具体准则和一个实务公告,基本形成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基本符合国际惯例;
二是反映了中国的国情;
三是体现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
四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
可以说,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对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进程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规范统一阶段
在协调阶段的基础上,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已日益减少或消除,这就为全球会计的规范和统一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各国会计都在自觉地缩小差异,趋于统一,因此自觉性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和统一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对于我国会计来说,在规范统一阶段,也将最终与国际会计融为一体,实现会计信息在全球间的标准化和通用化,会计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当然,这个目标是十分遥远的,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范统一阶段,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1)以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实务处理的标准和依据,遵循国际统一的会计概念基本框架。
(2)协调与各国会计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各国会计之间的合作,以共同遵守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使各国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国际可比性。
(3)站在发展提高的高度,不断对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加以修订与完善。
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各国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会计准则不断地加以修订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会计准则也只有在不断地修订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与完善。当然,在对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在相对稳定中不断求得发展与完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标致508 SW 下一篇 2019款宝马X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