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舞会

《舞会》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1月的《新潮》杂志上。《舞会》以明治维新时代的鹿鸣馆为舞台描写了一个处于蒙昧状态的小姐,是怎样在欧洲文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贵族名媛明子进入鹿鸣馆,偶遇法国军官儒利安·维奥,维欧对她的美貌大加赞赏。三十年后明子依然对此记忆犹新。 该作主要通过舞会的环境氛围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批判和讽刺了当时欧化之风下的日本社会的浮躁和浅薄,也表现出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状的绝望、悲观和厌世情绪。
作品名称
舞会
作品出处
《新潮》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发表时间
1920年1月
字数
约3000

目录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

该作第一节描述了17岁少女明子参加舞会,与法国海军军官儒利安·维奥交谈并共舞的经历;第二节写32年后,明子偶遇青年小说家,谈起那夜的舞会,却不知儒利安·维奥即皮埃尔·洛蒂。

创作背景

1886年的

明子

小说《舞会》中的女主人公明子是

在小说的结尾处,芥川将舞台定在大正七年秋天的一趟去往镰仓的火车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也是日本历史上“米骚动”之年,与当年鹿鸣馆时代不同的是,日本国内一片混乱。这也是对当年全面欧化的一种潜在对比。芥川假托一位与明子仅有一面之缘的青年小说家。那年的芥川刚好26岁,正值青年。

青年手里的一束菊花,引发了H老夫人(已婚后的名字)对三十年前鹿鸣馆那场舞会的回忆,青年不经意得知那位军官竟是《

小说通过对上层社会舞会的规模之大、鹿鸣馆陈设之豪华、舞会参与者服饰之精美,以及各种人物的心态、举止、言谈、风貌的描写,使读者犹如亲眼目睹了当时上流社会的缩影。这对当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和外国人了解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历史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了解在日本外交史上称其为“鹿鸣馆外交”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芥川龙之介的全部著作中,小说《舞会》虽然说不上占了多么显著而重要的位置,然而却被后人公认为

日本作家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宗仁发    下一篇 甘洛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