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国家相册

《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依托全国最大的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1000万多张馆藏照片而创办,“历史影像讲述+视觉特效”的创新形式开业界先河,社会反响强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新华社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的第一期“胜利的日子”于2016年9月2日推出,每周一集,目前已播出近百集,涉及国史、民生、文化、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在互联网、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这里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作为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纪录片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国家相册》首次带着镜头走近这些老照片,把影像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打开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故事。

目录

“国家相册”是依托

国家相册国家相册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

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等多个奖项。

分集剧情

第1集:胜利的日子

“胜利的日子”是《国家相册》栏目首集微纪录片。摄影师王小亭拍下日军轰炸后上海车站的场景:炸飞的躯体、孩童的哭泣,它们与日本侵略者其他罪行一同成为不能忘却的记忆。日本投降、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也收入片中,它们与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一起印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成为见证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注脚。

第2集:一个不能少

1949年至1969年,中国先后四次扫盲。那时,到处都是学文化的景象,还有儿子教老子识字的趣事。战士祁建华发明“速成识字法”,让人30天学会3000多汉字;全军运动会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亲自教小八路识字……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使我国文盲率由80%降至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

第3集:奥运与国运

奥运与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衰败沉沦的黑暗年代,不知有多少悲壮的勇士淹没在了历史尘埃之中,比如创造全国纪录、主演过电影、会开战斗机的传奇英雄符保卢,比如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杰出运动员吴传玉。 我们挖掘这些鲜为人知的名字背后的故事。中国的奥运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中国人正以日益成熟的大国胸怀走向未来。

第4集:血染的黎明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我们推出两组鲜为人知的老照片。一组记录了一位烈士从受审判到就义的全过程。另一组,拍的是著名的渣滓洞烈士。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2000多万烈士为国捐躯。而最让人叹惋的,是那些倒在黎明之前的英雄。一个尊崇英烈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那些以鲜血染红旗帜、以生命点亮共和国黎明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5集:翻身的日子

每逢国庆,人们就会回望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沸腾的日子。一组罕见的老照片,让人们通过“曹大胆”,看到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中国——普通农民和国家主席一起站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那时的中国,战乱未休,灾荒不断,远不是太平盛世,但“曹大胆”们却拥有了上千年来中国农民不曾享有的生活。那是怎样的一段日子?请随我们一起回溯“翻身的日子”。

第6集:山就在那里

不久前,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先驱者屈银华离世。新中国牺牲的第一位登山勇士是谁?谁被大雪崩吞没五分钟后又奇迹生还?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时,那三位光辉的登顶英雄背后,还站着神秘的第四人,有谁听说过?……岁月无情,英雄老去,唯有山依然在那里,而英雄们无所畏惧的精神还在那里,人类在危难时刻守望相助的温暖还在那里。

第7集:对根的情意

阎肃、老舍、常香玉……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作品,我们耳濡目染。《龙须沟》,这部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台上演了60多年的经典话剧,老舍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曾义演180多场,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她又经历哪些生与死的考验?这些艺术家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故事仍然有温度,值得我们重温。

第8集:三位“大”医生

什么样的医生才有资格被称为“大医”?没有留下鸿篇巨著的张孝骞,缘何成为首批学部委员之一?终身没有婚育的林巧稚,为何被称为“万婴之母”?当曾宪九身患癌症,他念兹在兹的是什么?这些大医并非只因医术精妙而被人铭记,更因他们即使见多了病痛、生死,仍将每一个生命视若珍宝。他们留给时代的背影依旧清晰,依旧能给我们无尽的启迪……

第9集:修“天路”的人

今天,险峻奇绝的川藏线已成为许多人精神朝圣之路。当你行进在这条跨越数十座雪山大河的“天路”上,经受寒冷、缺氧,面对塌方、雪崩、泥石流时,是否曾想到过60多年前修筑“天路”的人?他们是如何用铁锤钢钎,凿出这条通向世界屋脊的路?连绵相望的3000多座烈士墓,又记载了怎样悲壮的牺牲?迈向远方时,请不要忘了向长眠路旁的筑路者致敬。

第10集:我的“小人书”

今年3月,贺友直离世。在上海美术界,他与画三毛的张乐平齐名。这位美术大师一辈子只画“小人书”。他画的“小人书”曾风靡全国。“小人书”年销量一度超8亿册。连环画为什么淡出人们视线?畅销半个世纪的《三毛流浪记》《鸡毛信》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为何在收藏市场上一书难求?“小人书”,几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第11集:家书抵万金

你多久没有写信了?多久没有收到信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一声“有信来了”,牵动多少惊喜;一句“此致敬礼”,收笔多少爱意。那些年,那些为我们捎来家书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她们为何能几十年从不送错?为何能让“瞎信”复活?为何能克服独在路上的恐惧?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12集:远去的车站

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人生的旅途上,您曾经在多少车站驻留与等待?车站,人间相聚与离别之地。它是远方和希望,也是乡愁与别离。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在一个个车站里上演。今天,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特别的照片~~一些百年老车站照片。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那些承载了百年风云聚散的老车站旧貌,看到那些凝固在照片里的过去时代的悲欢。

第13集:悲欢母亲河

你知道吗?1949年,开国大典礼炮隆隆时,有40万人正在黄河大堤上抗击一场罕见的大洪水。1952年,毛泽东首次离京巡视,为什么去视察黄河?饱受争议的三门峡水库真的是败笔吗?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制造灾难无数。这个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难题,竟在短短70年间解决了。

第14集:风雪未归人

冬天又来了。风再猛,雪再大,有些事非有人做不可,我们的温暖安全,就是他们顶风冒雪的理由和意义。一个冻馒头如何让人生死两隔?有哪些人以雪为令,风雪来了拔腿就出门?谁是寒冬中最可爱的人?这一期《国家相册》,照片风雪扑面,故事却温暖人心。

第15集:大师的背影

我国第一部电影拍的是什么?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拍的又是什么?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大师。在那个京剧最富生命力的年代,四个男人担起革新重任,把舞台上的女性演绎得风情万种。他们被称为“四大名旦”。如今,大师早已远去,留下的是背影和经典。他们留下哪些罕为人知的影像?有哪些罕为人知的故事?“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16集:云端的传奇

日行千里,究竟是谁带我们行走云端?1949年11月,12架国民党民航飞机一路北飞,投奔新中国。乱世中的暂别,通常都是永别,年轻的机长与妻儿一别三十年。这,就是中国民航事业的起点。新中国的第一批空姐什么样?几十年前乘飞机是什么体验?人们怎样飞进了“空中禁区”青藏高原?本期《国家相册》飞上蓝天,为你讲述万米高空之上的爱与险。

第17集:冰川的奥秘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造成全人类的灾难。你能想象吗?半个世纪前,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走近冰川,恰恰是为了融化冰川。在冰面上铺洒煤粉,调飞机轰炸冰川,这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施雅风、秦大河、康世昌等一代代冰川学者,又经历过哪些生死瞬间,见证了哪些绝世美景?冰川是地球的年轮,里面刻满了时光的奥秘。本期《国家相册》走近冰川,一起来感受久远有多远、壮美有多美……

第18集:迎新的日子

新年第一缕阳光,总会勾起人们心中的感动。这一天,人们与过去辞别,满心期待地迎接未来。本期《国家相册》,为您呈现近一个世纪的新年影像。百年间,我们告别了什么?每个普通的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悲喜?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又曾有怎样的新年表情?新年又来了,2017,你准备好了吗?

第19集:特别节目: 心中的牵挂

辞旧迎新之时,你最牵挂的人是谁?也许是父母、儿女、爱人……然而有这样一位“黄土地的儿子”,牵挂着13亿中国人。牵挂别人的人,自己也被牵挂着。在河北阜平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惦记着捎点土鸡蛋给他;在呼和浩特儿童福利院,孩子们惦记着为他送上亲手制作的新年礼物;在伊尔施的棚改社区,冯秀华老人还记得他掌心的温度;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阿尔山,战士们仍然记得天寒地冻中他送来的鼓舞与关怀……他是谁?“国家相册”2017新年特别奉献,为您讲述。

第20集:千里牧歌行

逐水草丰茂而居,沿牧道千里辗转,是游牧民族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一路放牧,一路歌声,一路冒险与沧桑。他们在暴雪中用身体为羊群开路,他们在暗夜里吼退狼群,他们深谙大自然的信息密码,他们围炉弹唱,唱相聚离别,唱英雄史诗。本期《国家相册》用一曲特别的牧歌,带你领略千里牧道上诗意背后的艰辛,感受高山草原上的旺盛生命力。

第21集:踏上回家路

时值岁末,乡关何处?家,是魂牵梦系的方向。地图上咫尺的距离,隔着一张思而不得的车票,一场风华到迟暮的远行,一首遥望故土的国歌。本期《国家相册》为您讲述一群累不倒、打不垮的回家人。

第22集:最美是家宴

年夜饭,阖家欢聚的飨宴。一盘饺子,一碟年糕,一碗酸菜白肉,一锅全家福……家的味道,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味觉记忆,熨帖肠胃,抚慰心灵。你可见过,一百多年前的团圆饭?你可记得,困难年代里过年吃肉的幸福感?岁月流转,中国老百姓的年夜饭,勾勒出历史的轮廓。时代在变,对家的念想没变。本期国家相册,带你回味最美团圆饭。

第23集:年画又一春

这个春节,你贴年画了吗?你还记得那些年曾经贴过的年画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河南朱仙镇到天津杨柳青,从古朴的门神到可爱的胖娃娃,年画负载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伴随着中国人度过了千百个春节。打开《国家相册》,一起来感受年画中的新年。

第24集:花灯照元宵

花好月圆的元宵节,您是否有一盏花灯为伴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在没有电的漫长时代,缤纷的华灯,点亮了中国最美的夜色:它照亮了秦淮河畔的人,陪伴了风雪边关的兵,唤起了耄耋老人的童年记忆。本期《国家相册》,我们为您整理出了百年来最美元宵节照片,并祝愿新年的华灯能为您点亮夜空,照亮来时的路,和即将奔赴的前程。

第25集:情满全家福

全家福一个福字道出中国人对家的依恋。拍照时,一家老小整装打扮,在镜头前携手相偎,完成一场最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本期《国家相册》带您看一百年来的全家福,其中有不同时代的千百种人生。为什么母亲把儿子从全家福中撕去?一家人分离前最后的合影,是怎样的表情?全家福里有家庭聚散,更有家国面貌。环境装扮变了,不变的是亲情浓浓。

第26集:最难是离别

春节过后,又到了离别的时候。有些人,有不一样的离别。一次离别,她用了76年去怀念。七次送别,她没有等来哪怕一个重逢……“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这曲离歌穿越战火硝烟,穿越和平时代,穿越百年人生,带你走进那些爱恨交加的时刻。

第27集:两会特别节目:共商国是

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华社推出“国家相册”两会特别节目《共商国是》。 又到阳春三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在人民大会堂济济一堂,共商国是。 四年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有哪些动人故事、难忘金句?敬请收看《共商国是》。

第28集:朝气蓬勃时

从第一套到第九套广播体操,你做的是第几套?熟悉的音乐口令响起,唤醒的不仅是身体,更是青春的记忆。本期“国家相册”带你迎着朝阳,扩胸展臂,重温那些朝气蓬勃的时光。

第29集:儿时的游戏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哪些游戏吗?有种游戏现在居然有了职业联赛,猜猜是哪个。55年前有个跳绳女孩能跳32种花样,我们居然找到了她。本期“国家相册”带你重温儿时的游戏,愿这些游戏还能滋养下一代的童年。

第30集:天下有情人

爱情,到婚姻,究竟有多远? 从父母之命的封建包办,到志同道合的自由邂逅,几十年里,中国人婚恋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小家的悲欢离合,社会的风云变迁,本期《国家相册》带你走进婚姻故事里的大时代。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31集:追思在清明

清明节,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中国的清明节源自何时?世界上持续最久的祭祀在哪里?一张古老的照片,带您穿越时光,回到百年前的祭祀现场。一组罕见祭扫的故事,为您讲述中国人“慎终追远”传统背后的深远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天,我们低头追思永逝的亲人。这一天,我们抬头迈向生机绽放的春天。

第32集:中国寻油记

您还记得那个用“洋油”的年代吗? 60年前,因为国家缺油,北京街上曾一度出现了烧煤汽和烧煤汽车。面对国际禁运和“中国贫油论”,中国科学家和石油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 我们幸运地从中国照片档案馆找到了这些珍贵的照片,以及照片上的人。《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33集:车铃响叮当

你还记得第一次骑自行车的情景吗?记忆里,那些与自行车相关的故事,是否关乎爱情、友情、亲情?共享单车是今天城市的新来客,当我们热烈接受它时,勾起了中国人对自行车的共同记忆。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女性是谁?第一个骑自行车环球旅行的中国人又是谁?车铃响叮当,让我们跟随那些珍贵的照片,寻找记忆里的痕迹。

第34集:恋恋图书馆

你最近一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假如世界毁灭了,图书馆还在,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 图书馆的记忆,有书香为伴。图书馆的魅力,与心灵相关。“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请跟随本集《国家相册》,走进中国人的“阅读百态”。

第35集:身边劳动者

当我们沉睡时,有些人还在紧张工作。从时传祥到“90后”高铁掏粪男孩,从邮递员到快递小哥,时代在变化,但总有人为了生活、为了社会,默默负重前行。劳动的美,永不消逝。身边的情,温暖常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请跟随《国家相册》,走近身边劳动者。 欢迎您留言,拍下自己或身边人的“最美劳动瞬间”发给我们。

第36集:国宝的沉浮

文物瑰宝,凝聚民族文化的高度,也是国家命运的晴雨表。 震惊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为何出土几年后就离奇失踪? 国之重器后母戊鼎,最早是几个农民发现的,挖鼎人背井离乡近十年,有何隐情? 精美庄严的皿方罍,身首异处80多年后,终在故乡团圆。 让我们跟随文物的沉浮,走近一个世纪来悲欣交集的民族发展历程。

第37集:国宝“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大道之行

是谁,见过古城在驼背上蓬勃生长?是谁,曾触摸郑和船队的点点白帆?穿越千年时光之河,你会遭遇怎样的世界?远古的辉煌褪了色彩,昔日的繁华归于沉寂。不少曾经的富饶之地,却成为困顿、冲突和危机的代名词。当今全球,人们翘首期待,又满怀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答案也许就在东方智慧之中。《大道之行》将以一种全新方式打开世界,你也许会进入一个超乎想象的时空。

第38集:我爱你,中国

黄大年归国,某国航母编队后撤100海里; 李四光归国,不得不辗转多个国家,秘密登船; 钱学森归国,历经5年监视和软禁。美国官员放话,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新中国成立初到上世纪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学者和留学生回归祖国。这些科学家,许多都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 本期《国家相册》,带你走近爱国科学家。

第39集:江上往来人

滚滚长江水,见证国运兴衰与时代足迹。 您听过川江号子吗?它们飘荡在长江; 您听说过三峡纤夫吗?他们行走在长江; 您听说过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吗?它发生在长江; 您到过重庆吗?它成长于长江…… 请跟随本期《国家相册》,走进历史深处的长江故事。

第40集:悟空现身记

谁是中国真正的“霸屏”英雄? 是他,是他,就是他……但,他不是“少年英雄小哪吒”,而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阿童木,哆啦A梦,葫芦娃,黑猫警长,忍者神龟……一个个荧屏形象各领风骚,但只有这只美猴王,是一代代中国孩子心目中共同的英雄。 《大闹天宫》这部传奇动画是如何诞生的?美猴王的的形象是如何定形的? 《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41集:高考四十年

今年是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1次高考。 高考为何曾一度中断11年之久?又是谁决策恢复高考?从公布消息到高考,短短2个月内,那些考生们是如何备考和应考的? 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启动了国家发展的人才引擎。《国家相册》带您走近40年前恢复高考的建言者和高考的亲历者,揭秘恢复高考的台前幕后。

第42集:百年话剧魂

中国话剧从哪里开始?演出场次最多的中国话剧作品是哪一部?《茶馆》为何能成为话剧经典?百尺剧场,百年家国。今年是中国话剧诞辰110年、人艺成立65年,请跟随国家相册,走进话剧舞台的流光岁月。

第43集:麦田守望者

南风布谷鸣,田间麦陇黄。 五六月,麦收开始了。千百年来小麦是老百姓赖以为生的粮食,更承载了中国人对土地最深沉的感情。 麦客、机手、育种人……这些麦田守望者用汗水记录了中国人历经苦难而不弃,凭借双手奔向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请跟随本期国家相册,走进希望的田野

第44集:香江大时代

会展中心,跑马地,伊利沙伯体育馆……这些香港人耳熟能详的地标,见证了回归祖国20年来香港的发展与变化。这20年,香港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风雨中最可依靠的那个肩膀,怎样让香港人感受到国家的关怀?香港人对国家又有着怎样的情怀?请跟随本期国家相册,听亲历者讲述20年前政权交接仪式背后的故事。

第45集:人民的抗战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 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这些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战术,真的有电视上演绎的那么神奇吗? 历史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的? 科学家参加的地雷战,美军军官亲历地道战……深藏在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这些照片,也许能带您跨越时光,回到当年的抗日战争现场。 “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46集:恰同学少年

毕业照,表现的是团聚,象征的却是别离。 她的毕业照,是中国新女性的亮相; 他和她的毕业照,是执子之手相携报国; 他们的毕业照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70多位两院院士; 她们的毕业照,记录了蓝天上最美的身影…… 同学者,更是人生同道人。 凤凰花开,又到毕业季。翻开本期《国家相册》,请随我们一起走进毕业的故事。

第47集:白洋淀纪事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让一个古老的湖泊重回国人视野。 白洋淀,华北第一大湖,雄县、安新、容城三县皆环淀而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落脚于此,与这片浩荡水面密不可分。 哪位作家在这里写下绝美篇章?哪支抗日队伍被称作“水上飞将军”?哪个小英雄成为几代孩子的心灵教科书?回望上一个千年,淀畔上演过多少兴衰沉浮、离合悲欢,堪称一部微缩版的中国发展史。

第48集:建军90周年特别节目:大国强军梦

一个国家,少不了一把利剑。一个强国,离不开一支强大军队。峥嵘岁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90年光辉历程。过去五年,这支军队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迈出历史性步伐。“八一建军节”前夕,新华社“国家相册”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强军梦》,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第49集:队伍向太阳

钢枪如林,战车隆隆。阅兵,以其特有的激昂气势、整齐节奏,形成一种雄浑阳刚之美。 阅兵,也是军队建设成就的检阅。从衣衫褴褛、枪弹不全的第一次阅兵,到征尘未洗、带着缴获的武器受阅,再到世界一流的大国雄师全面亮相,请随我们打开《国家相册》,重回阅兵现场,重温人民军队的次次征程。 向你们致敬,人民子弟兵!

第50集:生命的颜色

你知道清朝皇家猎场在哪里吗?它现在是什么模样?百年间,这里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蜕变与重生。    一棵树怎么会“变出”百万亩森林?是什么让一对夫妻每年瞭望3万次?在那片荒芜之地,有一群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三代人的努力让绿水青山重回眼前。

第51集:草原爱无疆

最困难的时期,草原接纳了三千多名嗷嗷待哺的内地孤儿。 她是“草原母亲”,他是“国家的孩子”。原本相隔千里,自此生死相依。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放牧,收养的孩子却更精心地培养? 为什么,28个孩子“共用”一个妈妈?为什么,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妈妈动手打了他们?…… 请随我们打开本期《国家相册》,走进这个超越地域、血缘的传奇。

第52集:历史的叹号

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支人马数量接近8000的强大军阵,到底蕴含着多少秘密? 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兵马俑,恍如初见,栩栩如生;多兵种装备齐全,按实战阵式排列;大红大紫,色彩艳丽……这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人们展示着秦帝国当年的强盛,又仿佛一个无言的惊叹号,传递着沉重的历史启迪。 《国家相册》,带您走近兵马俑。

第53集:啊,可可西里!

今年,一个神秘的地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被称作“人类最后的净土”。在那里,你踩下的每个脚印,都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在那里,时光仿佛都冻结了,世界还保留着最初的样子。在那亘古的宁静中,深藏着怎样的生命密码?为什么一代又一代人甘愿为那片荒野付出鲜血和生命,默默坚守、执着探索?请随我们打开本期《国家相册》,走进可可西里。

第54集:运动进行时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召开。这项全国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历经半个多世纪,从最初带着鲜明的国防体育烙印,逐渐发展到全面与奥运接轨,见证着中国体育的勃兴,校准着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天平。前后13届全运会,走出多少体育明星?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国家相册》带您走进全运会的历史。

第55集:我的第一课

秋蝉鸣,开学时。还记得鸿蒙初开时,学校的第一课里你学的是什么吗?又是哪一位可亲的老师,为你系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每个年代的课本,都会散发着属于那个年代独特的墨香;每个年代出生的人,都会有一段时代专属的启蒙记忆。《国家相册》和你一起重温那些年里《我的第一课》。

第56集:侵略者下场

86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抗日战争拉开序幕。你可知道,这场绵延14年的战争,起初竟是源于少数人的疯狂?你可知道,数十位日军高级将领毙命于中国,甚至有“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潘家峪惨案后的悲壮反击,南京审判中的“跨国追凶”……老照片记录下战争的苦难,更昭示着正义不朽。请随我们打开本期《国家相册》,重温一段真实的历史。

第57集:熊猫回家路

大熊猫,中国独有物种,世界级萌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箭竹开花,生态恶化,熊猫濒危。 存亡关头,人类伸出援手。 几十年来,人类小心翼翼,宠护着它一步步恢复种群数量。 如今,熊猫又开始走出人类怀抱,回归它真正的家园——大自然。 从第一次被介绍到世界,到第一只成功回归野外的大熊猫“淘淘”,请打开《国家相册》,翻看大熊猫的传奇过往。

第58集:前进!前进!进!

国歌,永驻人们心底的奋进之声。你可能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竟是“李鸿章”出访的即兴之作,而百年前清王朝首定的“国乐”,沦为帝国葬歌。《义勇军进行曲》历经烽火年月,传唱大江南北,不为人知的是词曲作者多舛的人生。国歌法即将施行,本期《国家相册》与你共唱国歌,拾遗战地黄花,筑就新的长城。

第59集:沧桑百年路

《国家相册》首次走出国门,寻找散落在海外的中国传奇。 一段中国清朝的铁轨零件,为何藏在一座比利时古堡里?我们在一本神秘相册中找到了答案。 一截铁轨,引出一件深刻影响中国的大事;一段铁路,浓缩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一座铁桥,见证中国国运沉浮……请随我们一起,翻开这本沉睡近百年的相册。 (本期有彩蛋,敬请关注。)

第60集:千年莫高窟

千年莫高窟,记录人类文明交融荟萃。 百年敦煌,见证历史沧桑国运兴衰。 孤灯草菇伴长夜,夜夜风铃入梦来。 一群年轻人,为何留在大漠深处,坚守几十年? 大漠深处有怎样的悲欢离合?又有怎样的人间冷暖? 请随《国家相册》走近敦煌,走近一群守望人类遗产的人。

第61集:长江第一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知道,毛泽东这首词写得是哪座大桥吗? 今天, 长江上的大桥已超过百座。但你可知道,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哪一座? 今天,我国各类桥梁已超过百万座。各种大桥排行榜上,中国桥都超过了半数。 本期《国家相册》,我们找出了第一座长江大桥建设的历史图片,与您共同回忆60多年前那些难忘的瞬间。

第62集:沙漠的颜色

在您眼中,沙漠是什么颜色? 您有没有想过,沙漠中的沙子来自何方? 作为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靠什么创造了治沙奇迹? 一个简简单单的草方格,又为何被国外称为“中国魔方”? 从研究沙漠的科学家到治沙的农民英雄,国家相册,为您讲述。

第63集:花开天下暖

天气冷了,冬衣上身,你还记得那些年穿过的“国民棉裤”吗? 日子越朴素,棉花越暖人。新娘嫁妆里的棉被,游子行囊里的棉鞋,孩子身上的棉衣裤,都是最深沉绵长的祝福。 花絮翩飞时,寒冬暖万家。亘古荒原如何成为中国最大棉产区?周总理和花甲棉农有怎样的二十年约定?本期《国家相册》,为你讲述花开的秘密。

第64集:与时代共舞

股市是经济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也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旧中国的股市,经历过怎样的疯狂与动荡?一张看似普通的股票,如何拉开红色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从老八股一路走来,中国如何成就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的辉煌?本期《国家相册》,请您伴随我们的讲述,从镜头中感受中国股市、中国股民与时代共舞的脚步。

第65集:爱在启蒙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我们都唱过的《丢手绢》始于何时?延安怎么建起了“洛杉矶托儿所”?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里的爱和快乐,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第66集:耕耘下去吧

你知道,东北那片黑土地为什么叫做北大荒吗? 你知道,我国曾有一段上百万人开垦北大荒的历史吗? 一代代北大荒人用青春和汗水,把冰雪荒原变成了守护中国人饭碗的“中华大粮仓”。 今天,他们耕种的4000多万亩肥沃农田,每年为国人提供400多亿斤粮食。 时间远去,传奇永存。请跟随本期国家相册,走进当年北大荒。

第67集:方寸大时代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方寸之中,包容大千世界。 孙中山亲自参与设计的邮票背后有何故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由谁设计?新中国的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家是谁?我国首枚生肖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一枚邮票背后,有说不尽的温情故事和家国情怀。本期《国家相册》带你走近方寸之上定格的大时代。

第68集:第一件好事

文化靠什么传承?靠书。写书的人传,读书的人承。 中华文明几千年,有多少书?又有多少能流传至今? 有个人,刊刻古籍,人生几经起落,为保存文化火种贡献了一辈子; 有本书,几十年修订十几版,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书之一,而定价标准竟是参照一斤猪肉的价钱…… 请跟我们走进这一期《国家相册》,向古往今来为我们印书的人致敬。

第69集:特别节目:苦难与重生

这是一期特别节目。 我们请来人像摄影大师、《国家相册》艺术指导郝远征先生,为80年前一场浩劫的幸存者拍摄了30组特殊的照片。 因为,在那场浩劫中,我们失去的同胞超过30万。 80年前,山河破碎,侵略者铁蹄践踏了我们的家园; 80年后,我们通过这组照片回望历程—— 从苦难中幸存,在尊严中重生。

第70集:泥与火之歌

CHINA是中国,也是陶瓷。 你可知道,西方和日本的陶瓷曾一度占领中国市场?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几乎熄灭? 你可知道,中国陶瓷的真正秘密是什么? 请随本期国家相册,走进瓷都景德镇,看千年泥与火的传奇。

第71集:为生活起舞

芭蕾有多美?一出《天鹅湖》如梦如幻。 可他们第一次看到《天鹅湖》,表情却为何如此复杂? 她把芭蕾舞带回国内,为何却收起踮着的脚尖,醉心于边疆?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舞蹈。学校的集体舞,大众化的交谊舞,动作多元的街舞,成群结队的广场舞……你跳过哪一种? 本期国家相册,带你走近飘逸优美的芭蕾,走近演绎生活真谛的舞者。

第72集:白菜的味道

白菜,被称为“百菜之王”,曾经被当作国礼,更是北方冬天的“当家菜”。 你经历过吗?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家家户户入冬都要存上几百斤的大白菜,主妇们各展绝艺把白菜做出花样来。 日子好了,冬储变成了日鲜。但平实温润的大白菜,就像老百姓的日子,咂摸着,总是甘甜的味道。

第73集:惊雷第一声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 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1978年冬天, 18户农民秘密进行了一次危险行动。 他们自己当时都没有意识到, 他们开启了一个逻辑起点, 沿着这个逻辑, 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将发生转折。 他们所在的, 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40年过去了, 曾经的小伙变成了老汉, 曾经的小苗变成了大树, 唯有那段传奇仍代代传颂。

第74集:走,咱赶集去

起个大早,梳妆打扮,扶老携幼,赶驴拉车……你赶过集吗? 赶集,是买卖,也是社交,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狂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日落归来,你收获了“两分钱 四块糖”的穷人之乐,还是“三转一响 四十八条腿”的小康愿景? 今天,谁还在赶集? 本期《国家相册》,带你重温市井街巷的烟火气。

第75集:太空有多远

你知道吗,早在杨利伟上太空前30多年,中国就曾选拔过航天员。 你知道吗,与杨利伟一同入选的一代航天员中,有些人一直到退役,都未能有机会登上太空。而有的人,20来年一次次与太空失之交臂,年过50仍在坚持训练。 他们是谁?在战友们一次次辉煌飞天的背后,他们又经历了什么? 本期《国家相册》,带您走近这些未曾“上过天”的中国航天员,为您讲述这些默默无闻的飞天故事。

第76集:冰雪不了情

从新疆阿勒泰毛皮滑雪打猎,到明清宫廷冰嬉;从天山、长白山滑野外雪,到北海、什刹海溜自然冰,从首次亮相冬奥会,到不断取得奖牌突破,中国人与冰雪运动有不解之缘。 冬去春来斗苦寒,踏冰游雪不畏难。冬练三九,既是舒展筋骨,亦是磨砺情操。冬奥会脚步临近,竞技盛宴如约而至。严寒未退,冰雪正好,你心痒了吗?

第77集:不变的温暖

这个冬天,你过得暖和吗? 你一定认识蜂窝煤吧。它居然与北斗导航卫星、南京长江大桥等国家工程一起,获得经典设计奖项。那蜂窝煤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暖气、火炕、炭盆、暖炉……寒冬里,你用过哪种? 不管取暖方式怎么变化,不变的是家的温暖。 春节将至,寒潮未退,跟《国家相册》一起重温那些暖身暖心的时刻。

第78集:最盼是初一

中国人有两个新年,过了农历年,新一年才算真正开始。 过去,新衣新帽好饭菜,都留在大年初一郑重享用,这是春节专属的仪式感,盼望新一年要比过去一年更好。 那个小姑娘,为什么穿上第一件新衣却哭了? 那户人家,过年为何要不停地烧开水? 又到大年初一,本期《国家相册》讲述咱们的新年故事。 又是新开端,你在盼望什么?

第79集:回首那时路

过年你回家了吗? 离家,回家,再出发。路已经成为春节的一部分。 这条路,一头是故乡,一头是远方,一头是温暖,一头是希望。 一度辛苦窘迫,也曾温暖相照。  无论如何,都要出发。无数人的希望和追求,汇聚成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 请随我们打开本期《国家相册》,重温那些年路上的故事。

第80集:希望的种子

那双眼睛,也许是40年来中国最有名的眼睛。与之相连的一件事,关系着成千上万孩子的命运。 “希望工程”,凝聚初心,因爱前行,更激发了中国人的公益之心。   希望工程捐助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在哪里?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名义发出捐款的人竟然是他……    今天,当失学不再是问题,又是什么牵动着你我的心?   又到开学时,请翻开本期《国家相册》,细细体味上学路上的那些爱与希望。

第81集:今晚放电影

一块白色幕布,映着你的笑语;一段黑白胶片,放出你的欢乐。露天电影场的回忆,载着你的芳华。 “今晚放电影”,曾是让多少人欢呼雀跃、翻山越岭的话语。 谁是新中国第一批电影放映员?你还记得上个世纪哪些“电影热词”?露天电影场里,那些为之倾注的情怀、萦绕脑海的回忆,他们是否还留在你心间? 打开本期《国家相册》,咱们看电影去!

第82集:那年流行色

你赶过时髦吗? 在曾经“蓝、灰、黑”的天下,穿件花布衣裳就是时尚了。 苏式“布拉吉”,上海“假领子”……想美又不敢太美,想与众不同又不愿太不同,想“体面”又囊中羞涩。 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把街头吹得五彩斑斓。 衣衫是个人的回忆,更是时代的风貌。 请随我们一起打开《国家相册》,重温“那年流行色”。

第83集:我是个体户

个体户,一个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词汇。 您能想像吗,40年前出现的第一批个体户,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歧视与为难? 从个体户到私营企业,竟然要到北京去讨政策? …… 今天,个体和私营企业已经占到中国市场主体总数的94.8%,创造了全国60%的GDP。 个体户,一个属于改革开放的传奇。 请随我们打开本期《国家相册》,走进个体户的故事。

第84集:负笈求学路

远渡重洋求学,为了什么?为了取别人的经,解自己的题。 谁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生?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他为什么只吃鸡? 又是为什么,他的申请信全都石沉大海? 看世界的热望,让人们如饥似渴地学英语。英语角人山人海,“托福”考试报名表一“表”难求…… 四十年间,从出国热,到归国潮,强大的国和温暖的家就是学子负笈远行的底气。

第85集:天地英雄气

一部推出已经两年前的片子,为何在网上越来越火? 灿烂的笑,柔软的情……一张张名留青史的面孔穿越时空,在眼前消逝,至今仍令人泪眼难禁。 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重新端详这些尘封的容颜,你一定会对他们有新的理解。 一代代英烈,付出了他们全部的爱,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铺出了一条和平繁荣的路。花开草长,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愿你在追思的忧伤中,能够开怀拥抱这个新的春天。

第86集:小处不随便

30多年前,人们是怎样上厕所的?   在“你好厕所”蹲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听说过“公厕设计大赛”吗?   从田野到草席,从旱厕到水冲,百姓的如厕方式经历了种种巨变。   “屎尿屁”如今听起来不雅,在当年却关系到了一代人的“中国梦”。   “小”厕所,体现了最“大”的文明与尊严。   请翻开本期《国家相册》,跟我们“上厕所”去!

第87集:从头美起来

当春风吹动发梢,它是否牵起了你爱美的心? 改变,从“头”开始。从“不敢美”到“想要美”,从“没钱美”到“不会美”,小小发型蕴涵着浩荡时代潮流。 是谁,承担着“把中国女性打扮美丽”的任务? 是谁,敢用高压锅烫头发? 又是谁,凭借一款发型让理发店扭亏为盈? 请随我们跟随飞扬的发丝,打开本期《国家相册》。

第88集:外面的世界

打工,一个你再熟悉不过的词语。 但你可能不知道,最早的打工妹,挣得不是钱,而是工分。 有人宁可少赚钱,也要进工厂打工。 因为在那时,打工是高收入和时髦的标志。 打工,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 外面的世界,奋斗的人生,请跟我打开本期《国家相册》,致敬打工的人。

第89集:消逝的行当

你见过街边补锅修碗的匠人吗?听过接生婆的故事吗?家里还有BP机、随身听等“老古董”吗?……这些曾经不可或缺或风靡一时的老行当旧物件,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渐渐消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请跟我们一起打开《国家相册》,重温时代记忆,期待崭新的明天。

第90集:“钱”世与今生

60年前,什么花布居然卖每尺三千块钱? 他,为什么把钱放在内裤里? 他们的母亲,留下了什么令人泪目的遗产? 从没钱到有钱,从带钱到不带钱,钱包里装着老百姓的日子,更有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请随本期《国家相册》,一起看看口袋里的“钱”世和今生。

第91集:我想对你讲

过去,书信车马慢,电报字如金,你想对他(她)讲的话,他(她)听到了吗? 是哪一部电话,救了61条命? 又是因为什么事,北京发生电报大拥堵? BP机、“大哥大”、磁卡电话,你用过吗? 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通讯工具日新月异。 请打开本期《国家相册》,愿你在信息的洪流中,珍惜、享受每一次交流。

第92集:广交天下客

你是否知道,鸡蛋这种常见食品,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 你是否能够想象,几亿人的中国农村,在长达几十年里,买和卖只靠一个商家? 你是否听过,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国农民就体验过居家购物,商家用扁担、背篓将货送到村口炕头? 请跟我们走进本期《国家相册》,了解农村的买卖。

第93集:农村的买卖

你是否知道,鸡蛋这种常见食品,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 你是否能够想象,几亿人的中国农村,在长达几十年里,买和卖只靠一个商家? 你是否听过,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国农民就体验过居家购物,商家用扁担、背篓将货送到村口炕头? 请跟我们走进本期《国家相册》,了解农村的买卖。

第94集:少年大学生

这群孩子,有的12岁就能背诵圆周率到一万多位,有的13岁下棋就能胜过中科院副院长……改革开放之初,一群被称为“神童”的少年被送入大学,这些“少年大学生”的身上既有“大科学家梦”,也背负着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热望与压力……40年过去了,这群孩子和这个国家的人才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跟我们走进本期《国家相册》,了解少年大学生。

第95集:我为广告狂

你经历过没有广告的年代吗?你知道曾经人们看电视广告就如同今天你看世界杯吗? 你知道万里长城也曾被广告吗? 广告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面貌、行业沉浮和百姓悲欢。 无孔不入的广告,有生意也有温情,有机会也有陷阱,我们爱它、厌它、逃避它、依赖它……我们改变了广告,而广告改变了世界。 打开这期《国家相册》,不看别的,就看广告!

第96集:杀出血路来!

4分钱惊动中央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一次拍卖竟然促成了一次宪法修改,又是为什么? 新中国最早签订劳动合同的,是些什么人? 曾经引发全国争议,最后竟然要邓小平来认可的,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标语? 请跟我们一起打开本期《国家相册》,为您解开谜题。

第97集:信仰的力量

一栋楼房, 为何能够牵动两国领导人的目光? 一场大会, 为何要冒死前往? 这是党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也是最为惊险曲折的一次党代会。 时隔90年, 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国家相册》, 为您解密这场传奇的盛会。

第98集: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段旋律响起,你是否热血涌动? 这首20世纪中国乐坛伟大的词曲组合,背后有着怎样五天成稿、六天成曲的传奇故事?乐队中,又为何有汽油铁桶、搪瓷缸子的一席之地? “七·七”之际,国家相册带你感受黄河怒涛山岳般的壮烈,见证大浪淘沙,乐流奔涌,激荡脉搏。

第99集:鲁艺的钟声

它僻处西北,为何却成为文艺青年的热门选择? 它一无所有,如何却能创造全新的艺术风格? 俯身大地,却登上高峰。 付出牺牲,终成就传奇。 请跟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国家相册》,解开谜题。

第100集:历史的致敬

从2016年9月开播至今,“国家相册”中绝大多数照片,都来自这个被称作“历史影像秘境”的地方,却鲜有人到过这里。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从2016年9月开播至今,“国家相册”中绝大多数照片,都来自这个被称作“历史影像秘境”的地方,却鲜有人到过这里。第100期,我们带大家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在尘封的相册中,感受最鲜活的历史现场。几十年来,新华社记者的镜头,没有一天停止记录。这些影像连在一起,就是家国历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弗雷德·罗德里格斯    下一篇 大汶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