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邓印海

邓印海,1953年出生,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陕西省蓝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会音乐传承人。1976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就职于蓝田县文化馆。2018年5月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中文名
邓印海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蓝田县

目录

水会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水会音乐。现在仅蓝田县水会音乐第二乐团就有100多名相对固定的演出人员。

千余年来流传在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水会音乐”已告别濒危状况,不仅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有了更多年轻的传承者。

“水会”是一种古老的取水形式,即在天旱时人们祈雨的活动,“水会”中的吹打伴乐就叫“水会音乐”。带有浓厚唐代风格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人物简介

1976年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邓印海被分配到蓝田县文化馆。作为地地道道的蓝田人,热爱曲艺的他,从小就对家乡的各种民间音乐钟爱有加。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后,邓印海更是如鱼得水,只要有时间,就会到乡下采风。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印海来到普化镇揪树庙村,从一位老艺人不经意间哼出的曲调里,听出了“唐风古韵”。

当邓印海向这位老艺人说明来意后,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邓印海把这位老艺人好好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黑黑瘦瘦,留着一条清朝时期的大辫子,满脸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老人的拒绝,没有让邓印海放弃,为了打动老人,邓印海干脆住到了村里。从村民口中,邓印海才知道,老人自小就学习水会音乐,表演水会音乐。但在文革“破四旧”中,却身心备受摧残。文革后,不仅村里的水会音乐乐队解散了,像他这样熟悉水会音乐的老艺人也随之岁月的流逝,越来越少了。

为打破老艺人的戒备心理,邓印海隔三差五地就会来到老艺人家里,与老人聊家常,做家务。慢慢地,老艺人看到了邓印海的诚信,终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水会音乐乐谱。

拿着从这位老艺人那里翻抄的乐谱,邓印海马不停蹄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向自己的导师陆日荣教授请教,并经过西安音乐学院和唐代音乐研究室相关专家的仔细甄别研究,确认邓印海从这位老艺人那里翻抄的乐谱,确系唐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对乐谱价值的确认,使得邓印海发扬水会音乐的决心更甚。后经人介绍,他又在全家岭村和史家寨乡田家村进行走访。“当初史家寨取水时的水会音乐活动十分壮观,规模最大的时候,参与人数达到了两三万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不仅乐谱所剩无几,老艺人们也几乎都谢世了。”邓印海不无遗憾地说。

在搜集整理水会音乐乐谱的同时,邓印海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将水会音乐“复活”,由“乐谱”变为实实在在的演出活动。然而,邓印海的整个梦想直到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才有了转机。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江苏省致远中学    下一篇 杭州市人民政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