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平乐郭氏正骨法

平乐郭氏正骨产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也称为“平乐正骨”。

目录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深圳平乐郭氏正骨是这个传统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中南沿海,以平原和台地地形为主。全市总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其中特区内327.5平方公里。1979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常住人口由原来的28万发展到今天的600多万,若加上流动人口则达1300~1500万。据了解,深圳人口中20~35岁的年轻人占80%以上。

特区成立后,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与深圳相邻的香港、东莞、惠州等地,也处于建设高峰期。急剧扩大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有众多骨伤患者亟需治疗,位于深圳罗湖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已成为这一地域约3000万人口的骨伤诊疗中心。

分布区域

清朝嘉庆元年(1796)至建国前,平乐郭氏正骨一直在河南洛阳市孟津县的平乐村及洛阳市接诊病人。1953年,平乐郭氏第五代传人郭春园与其他几名骨伤科医师在郑州成立了联合诊所,这是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前身。创建于1958年的河南平乐正骨学院被誉为“新中国正骨学界的黄埔军校”(由于种种原因,该院于19628月撤销)。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主要中医院校骨伤病学科和中医院骨伤科的业务骨干70%都是“平乐出身”。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平乐郭氏正骨传人及其弟子、学生,还在广东深圳及全国28个大中型城市或创办骨伤专科医院,或加入综合医院骨伤科,传播正骨医术,诊治了无数骨伤病人。“平乐正骨”成为国内医学界公认的中医正骨主流学派。

目前,深圳平乐郭氏正骨的传人及弟子主要在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的骨伤科专科医院、综合医院骨伤科和私人诊所中诊治骨伤患者。

历史渊源

洛阳是中国道教的起源地和中国佛教的“祖庭”与“释源”。中国早期宗教对中医骨伤学的特殊贡献决定了洛阳与中医骨伤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中原地区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中医正骨医术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土壤。洛阳是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平乐郭氏正骨的发源地——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距洛阳市仅30多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成为民间正骨医术交流的中心。经过漫长岁月的积聚酝酿,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诞生了独特的中医正骨流派——“平乐郭氏正骨”。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以其疗法独特、医德清廉的美名盛传后世,距今已有210年。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创始人郭祥泰,清乾隆、嘉庆年间人。据传,他初学正骨医术说法有三。一说,其授业之师是明末清初的洛阳道士祝尧民。据民国三十五年《洛阳县志·人物》记载,祝尧民,字巢夫,因伤感明亡,故“弃举业为医”。二说是受业于河南孟人(今河南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郭祥泰后人行医名号为“益元堂”以示感戴,即是证明。三说是得传于路遇武林高僧。当时有一位擅医骨伤的武林高僧,欲经平乐北上,却因贫病交加,困于平乐,遇郭祥泰好心收留,热情照顾,病愈离别时,传授正骨医术和医书作为报答。郭祥泰潜心学习所得正骨医术,经过长期实践,成为远近闻名的正骨名医。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由此而得名。

郭祥泰之后,经过第二代郭树信、第三代郭贯田、第四代郭聘三和郭健三、第五代郭灿若和郭春园世代相传,朴素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上升为民国时期名震中华的一大学术流派。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洛阳,曾以陈谢兵团司令员陈赓的名义在平乐村口张贴了保护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布告。建国后,在党和政府弘扬传统文化政策的感召下,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春园及郭氏其他传人或捐献祖传秘方,或著书立说,或亲自传授,将郭氏正骨医术传播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此基础上,国家相继成立了郑州市骨科医院、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河南平乐正骨研究所暨附属医院。至此,源远流长的平乐正骨医术,由分散集结为一体,由私传转为公学,由治病救人的朴素医枝上升为造福人类的骨伤科学。

平乐正骨在医术传承方面秉持“传男不传女”或“宁传媳妇不传女”的祖训。新中国成立后,郭氏传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始传授女弟子、女学员,这方面的祖训就此打破。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建筑工地屡屡发生事故,众多骨伤患者正需治疗,1985720日,郑州市骨科医院已退休的业务院长、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春园,率领弟子和一批业务骨干,在深圳市罗湖区开始筹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此后,郭春园及其弟子学生在骨伤科医学上的研究和创建,他们诊治骨伤患者的巨大数量和良好效果,使得深圳平乐正骨医术成为平乐郭氏正骨的重要分支。

基本内容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深圳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这个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郭氏在理论上强调整体辩证、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和功能锻炼,运用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和郭氏祖传的辩证、定槎、压棉、缚理、拔伸、砌砖、托拿、推按八法,用双手准确地诊断、整复各种骨折和脱位,即使对难度较大的陈旧性肩、髋关节脱位的整复也能得心应手。郭氏诊疗骨伤病的手法己经自成体系,疗效显著。其中的“手法整复”,就有“触摸法”等检查手法八种,“拔伸牵拉法”等复位手法“八法十二则”;“骨折固定”有“绑扎固定法”等五种,“理筋按摩”有“揉药法”等四法、“揉磨”、“捏拿”等十二则,“功能锻炼”有“腰背部功能疗法”等七种。

郭氏传人还运用祖传秘方,对骨伤患者施以外敷、内服中药的辅助治疗,使得诊疗过程愈显奇效。深圳平乐正骨用于治疗骨伤及骨病的《红桃消肿合剂》等13种纯中药制剂,是第五代传人郭春园无私捐献的秘方,这是郭春园在祖传正骨秘方的基础上,根据60余年的临床经验不断改进的科学配方。有关深圳平乐郭氏正骨诊疗手法及方剂、药物的运用方法、口诀等,内容极其丰富。第五代传人郭春园所著的骨伤科医学专著《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世医正骨从新》中有详尽的记述。

除了医术精湛,郭氏几代传人都秉承“医者父母心”的祖训,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在封建社会,郭氏为穷人看病不收钱;在建国后,郭氏也一直热心帮助弱势群体。即使在今天,郭氏传人仍追求一种真诚相待的医患关系。深圳平乐郭氏正骨的医德医风,与其医术的精湛、理论的丰富,共同成为这个传统医学流派的鲜明特点。

相关制品及作品

郭氏正骨治疗骨折的器具,常用的传统固定夹板是竹皮(即毛竹第一层)1964年改为木夹板,1972年又改成闭合钢针,内垫物为无过浆的棉布(河南土布),后改为纱布,现一般用纸棉。

竹皮的使用方法是皮在外,瓤在里,内用纸棉(原为棉籽或棉花)铺垫。纸棉也可用石膏打浆。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远端骨折固定采用的夹板,尺侧、背侧长20厘米,宽2厘米,桡侧、掌侧长15厘米,宽4厘米。

肱骨(上臂中的长骨)外科颈骨骨折整骨夹板有4块,三长一短,长的30厘米,短的25厘米,皆宽4厘米。

胫腓骨(小腿内侧的长骨)骨折外固定夹板有三大块,两小块。大的长30厘米,宽4厘米,小的长25厘米,宽2厘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史坦利·布鲁希纳    下一篇 罗夫·辛克纳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