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营造技艺
目录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穴居和农耕文化,原陕县庙底沟遗址就曾发现相关的挖土、铲土等工具。殷商“中兴名相”傅说是生土建筑的开创者,其家乡山西省平陆县,就属古陕州辖地,距今天的陕州仅一河之隔。但关于地坑院最准确的文字记载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收复陕西后,秘书少监郑刚中去该地进行安抚,他在《西征道里记》中写到,当时河南一带的窑洞:“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建造方法是:“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
据西张村镇窑头村曹氏族谱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洞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县南原窑头村。”窑头村就是因窑院而得名,说明地坑院至少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当地发现的一种专用于地坑院营造的土工尺子,有五种刻度,同时兼具水平校正功能,年代久远,形制独特,是我国发现的较早的一种古代土工尺子。20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较早向世界介绍地坑院,并在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州地坑院村落照片,画面清晰。它是有关地坑院最早的照片。
陕州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属黄土高原的延伸部分,是浅丘地带,西部有三大黄土塬。塬是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台状地貌,四周陡峭,黄土层深厚,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应该说,这种土质均匀、连续延展、地处高敞的地貌,是地坑院形成的地理因素。此外,这里气候干燥少雨,平台三面多沟壑,雨水出路通畅,地下水位又多在30米以下,也为地坑院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黄土塬上土地瘠薄,资源贫乏,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成本低,只需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镢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且冬暖夏凉、防风隔音、防盗防震。于是,这里的人们就世世代代凿穴而居,并在生产生活中依靠智慧和能力,不断对自己的穴居进行改造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这种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的“地下四合院”。直到20世纪80年代,三大塬上,农民居所中的95%以上还是地坑院,有近万座,且有大量明清时期的遗存,其中较早的有200多年历史,蔚为壮观。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现代民居式样的引进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加上地坑院进出不便、夏季潮湿等缘由,人们开始迁出。原来的窑院逐渐废弃,并任由其倒塌,甚或填埋。
“下院子,砌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这是流传在陕塬的民间小调,也曾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可见在当地,建造窑院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和子孙繁衍。据王四虎介绍,地坑院营造主要有以下程序:一是相地,由风水师用罗盘根据地形地貌、场地条件,确定宅向和宅型是东震宅、西兑宅,还是南离宅、北坎宅,地势要“后靠前蹬”“坐空朝满”。二是方院,用罗盘磁针结合磁偏角、风水避煞偏角定向,用线绳放线、土工尺度量、条盘定直角、木桩定位,长宽尺寸含五(土)。三是下院,先由人工粗挖,辘轳等工具取土,再由技术人员精修、刷洗,形成“嵌斗式”天井。四是打窑,窑口要呈“抄手式”抛物线状,确保最大负载。五是饰边,用砖、瓦等裱砌、衬砌券口、窑腿、拦马墙等,挑檐口诀是“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六是碾场,修建拦马墙外侧的散水场坡。七是安装,修建窑隔,安装门窗,要领是“扑门仰窗”“主窑一门三窗,其他一门两窗”。八是粉饰,分层用麦秸混入泥粉刷窑壁和崖面,头遍粉刷窑洞顶部每五尺留一收缩缝。九是排水,靠近厕所打一渗坑,直径80厘米,深度与天井相同。十是砌炕、灶,炕灶相连,土坯层数为“灶三炕四”,形成坡度,利于出烟,炕的长宽含“七”,暗含“炕不离妻”。
就是说,地坑院营造有完整的设计规制、模数和工艺口诀,且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环境负荷极小,民俗性和科学性相统一,足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由地面经窑坡到院里,再到窑洞,整个空间收放有序,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和变化;窑洞的拱形曲线,与拦马墙、瓦檐这些直线因素形成对比,尖拱、半圆形拱、抛物线拱,其中心则是门窗,整个窑洞立面构图的线条素洁生动,颇具艺术美感;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子中间看天,天似穹窿,这是天地之合的缩影,既体现了方圆之美,又暗合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方位要稍偏。为体现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地势“上高下低”,天井“上宽下窄”,主窑为“九五窑”,其他为“八五窑”。为解决通风采光问题,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扑门仰窗”。建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长5尺,和古代男子平均身高相似,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能保证各建筑部位与人体活动需要的空间协调平衡……因此,这种向下挖掘的独特民居的负建筑形式,以及它在建筑美学、排水系统、建筑力学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原创性智慧,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今,在陕州塬上懂得地坑院营造技艺的老人虽日渐凋零,但健在的还有许多,像泥瓦工尚纯儒、霍万仓、王润牛,木工安天明、王怀让、王石头,土工王小庆、王永定等。其代表人物是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坑院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王四虎。王四虎1950年出生,1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艺,从拉线丈量、和泥帮工等做起,16岁开始上架给父亲当帮手,抹泥贴坯。20岁时,他对地坑院的各种营造技艺及相关数据和民俗事项就了如指掌,成为当地有名的全能工匠。他眼力极准,用传统的尺子、线绳和简陋工具,仅凭目测即可将崖面、窑壁刷洗得平直美观。箍窑洞时,他眼手并用,干脆利落,能独立完成方院、刷洗崖面、维修坍塌窑洞以及各种垒砌砖瓦等工艺。那时,维修窑内塌方的活儿既危险,技术要求又高,别人干不了,都叫他去。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开始收徒,先后有6人跟着他学习,都成为当地地坑院营建、维修的民间匠人。至今,他已主持建造地坑院60余座,维修问题窑洞200余孔。由他口述,退休教师关邦群为其整理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和民俗故事等资料,有2万多字。
2009年初,为配合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西张村镇人马寨的匠人王四虎曾主持在该村新建了一座地坑院,文化部门还将其营造技艺全程进行了录制。简单说,建一所窑院就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先向下挖掘6米左右的矩形深坑,当地人称其为“天井”,所以,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然后,在四壁凿出供人居住的8至12孔窑洞,它就是主要的居住空间。最后再进行一番“美化装饰”,一所院子就算大功告成。但“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要建造这种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的生土建筑,还需许多讲究和程序。它不但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还要以五行八卦和主人命相来定方位,从相院、方院,到下院、打窑,最后到绿化……这一切都有严格的方位、尺寸、数量要求和禁忌。
进入新千年,地坑院保护被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陕州区文化部门先是在西张村镇庙上村进行了试点保护,树立标志,划定保护边界,公示保护内容。西张村镇政府投入20多万元,在庙上村修复地坑院5座,开辟为旅游景点。2005年6月,庙上村地坑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省文物局下拨30余万元,对庙上村近百座地坑院进行了维修保护。当时的陕县旅游和文化部门也修复数座地坑院,作为民俗文化展示场所。
2009年初,为提高陕县地坑院的知名度,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时的陕县文化部门展开了地坑院营造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包括成立机构,下拨资金,邀请有关专家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就地坑院申遗工作进行考察论证,制定申报工作方案,组织民间技工新建一座地坑院,对营造技艺工序进行全程录制。2009年3月,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同年9月,地坑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在9月底向国家文化部申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被文化部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真正让这一可与福建土楼相媲美的民居奇观名扬世界的是地坑院景区建设。2011年,当时的陕县人民政府聘请深圳麟德旅游规划公司对张汴乡北营、窑地、西王、刘寺等八个行政村的近千座地坑院进行了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空间结构为“一轴一镇三大板块”。2012年,地坑院景区建设拉开帷幕。2016年“五一”,陕州民俗文化园开始对外试营业。5月23日,地坑院景区正式开园。当天,马嵬驿(陕州)百味巷同时开业,腾讯中国首个智慧乡村游上线,盛况空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