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傣族能歌善舞,歌舞不仅是节日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特色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 蹈,每当农闲、节日或赛鼓盛会,身背象脚鼓的小伙子会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浑厚、灵活的象脚鼓舞。而在孔雀舞等各种傣族民间舞蹈里也离不开象脚鼓的鼓点,每当夕阳的余晖把傣家村寨染成金色,寨子里便会响起绵密悠长的的鼓声,傣家竹楼里的姑娘小伙便会三五成群地来到宽阔的场地,踏着节奏鲜明的鼓点,男女老幼都欢快地跳起舞。哪里有象脚鼓声, 哪里就有欢乐的人群。傣家人的生活里不能没有歌舞,而象脚鼓声是傣族歌舞中最主要的律动,因此,象脚鼓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就像盐巴一样重要。

目录

傣家人将大象和孔雀看做是吉祥的象征,象脚鼓造型颇似大象的足,因此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象脚鼓制作的历史悠久,明朝人钱古训写的《百夷传》中提到,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这里说的“三、五长鼓”指的正是象脚鼓,其长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见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有象脚鼓制作了。

流行区域

如今,传统的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流传于傣族聚居区。其实,象脚鼓也深受临近的各兄弟民族人民的喜爱,不但傣族会做,景颇族、德昂族也有会制作的。

制作工具

临沧市临翔区的傣族乡镇是传统象脚鼓的主产地之一, 这里制作象脚鼓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实行师承制,传男不传女。来到临翔区青华村象脚鼓制作工匠俸传诗的家中, 院子里堆放着几段原木和尚未完工的鼓身,空气中弥漫着木头刨花的清香。俸传诗老人一边凿着原木,一边将象脚鼓的制作工艺向我们娓娓道来。制作传统的象脚鼓需要用到锯、锤、斧、刀、铲、凿、锥等工具。

主要程序

制作程序有选料、启动仪式、制作(下料、镂空、鼓面蒙制和装饰鼓体)和竣工仪式等。传统的象脚鼓,用一整段木材制作,选料在每年农历八月间,村中的佛教管理小组和安章开会研究,由制作艺人提出选用树种。椿树、杨柳、云槐、刺通树、攀枝花树等都能用来制作象脚鼓。待木料阴干后,由佛教管理小组安章、头确定开工时间,并由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仪式,仪式完成之后,艺人们才可下料制作。

制作要求

象脚鼓的制作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要求,而是根据树材、季节、鼓皮厚薄以及艺人经验来确定。其中,制作的关键在于镂空鼓身,先镂空鼓脚,再镂空鼓面,后镂空鼓腰,最后的音响效果往往取决于鼓腰部分。一般情况下,象脚鼓鼓长和鼓面直径比例掌握在52之间,鼓面的直径少于鼓脚26厘米,鼓面边厚不能超过鼓脚的三分之一,鼓体外部的关键是鼓的上中下三部分的尺度比例保持在424。以前,鼓面上蒙的皮有用蟒蛇皮的,现在制作的象脚鼓,鼓面一般采用上好的牛皮或羊皮。鼓皮四周用细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雕刻花卉、大象、马鹿、蝴蝶、龙、凤、蝙蝠等纹样并彩绘。精心打磨后用红、黄、绿、黑、白等色给象脚鼓上漆,最后上一道清光漆。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用来挂在击鼓人的左肩。最后还会在象脚鼓上插几根孔雀羽毛,起装饰的作用,也为了在跳舞时加大鼓尾摆动的幅度增强观赏性。象脚鼓制作完成后要举行竣工仪式,感谢天与地赐予村寨象脚鼓,并祈求佛祖护佑人们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传承现状

如今,青华村会制作象脚鼓的艺人大多都上了年纪,而制作象脚鼓是个耗时间又费体力的活儿,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习, 加之古树资源逐年减少导致制作成本逐渐增高,传统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的处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爱丽丝·洛瓦赫    下一篇 武鸣灵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