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省运河中学1956年建校的运河中学的校址在原二招院内(今江南苑),是邳县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学校着意挖掘“兼容并蓄、奔流不息”的运河文化意涵,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支撑,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努力打造“刚柔相济,人文灵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兼容并蓄,且行且思——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校园文化”、“秉古承今,奔流不息——引领专业发展的教师职业文化”,展示了运河中学“运河文化”的鲜明特色。

目录

江苏省运河中学1956年建校的运河中学的校址在原二招院内(今江南苑),是邳县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江苏省运河中学逐步形成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为学校持续发展增辉”的办学理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五言规定”和徐州市教育局的“十条禁令”,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大力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学楼一景教学楼一景


学校着意挖掘“兼容并蓄、奔流不息”的运河文化意涵,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支撑,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努力打造“刚柔相济,人文灵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兼容并蓄,且行且思——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校园文化”、“秉古承今,奔流不息——引领专业发展的教师职业文化”,展示了运河中学“运河文化”的鲜明特色。

近年来,学校围绕办学水平、素质水平“双提升”目标,秉承“知行合一、超越自我”的校训,形成了“负责任、做真人”的校风、“严谨善导、敬业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多思、博览贯通”的学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积极争创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努力建设精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先后有刘恒、龚倩雯、段瑞洋、许逸文等4位同学夺得徐州市高考文理科状元,杲申申、叶阳阳、武盼、焦子洋等近100名同学被北大、清华、港大录取。

展历史画卷,百年辉煌璀璨;谱教改新曲,一路凯歌激越。江苏省运河中学正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建成全省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高品质示范高中而不懈努力!

历史沿革

江苏省运河中学,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四星级学校。她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办学理念,骄人的办学业绩,令人刮目相看。根据《邳县县志》、《邳州教育志》和运河中学《校志》(1956-1986),以及一些“老运中”的故事,运河中学的发展脉络逐渐明晰,运河中学走过的脚印在闪耀,运河中学的坎坷和曲折让我们沉思…… 

运河中学建校初始 

1956年建校的运河中学的校址在原二招院内(今江南苑),是邳县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占地三十一点五亩,房屋八十间。建筑的格局是“工”字形的,前后是学生的两排教室,中间部分是长廊,长廊中间有3、4间办公室。首任副校长周友文主持工作,副教导主任刘益新,副总务主任刘民选,教职员工30人。四个中学班(高一、初一各两个班),附设两个速成师范班,学生二百九十人。

1959年7月,学校增班,迁到现运河中学初中部校址,原徐州师专院内,经两次扩征土地,占地93.73亩,校舍140间。1959年夏,运河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在新校区毕业。 文革中的运河中学 文革中的运河中学,和全国其他学校一样动荡不安。1966年6月16日,运河中学的第一张大字报在画廊贴出,于是进入了混乱的文革时期。当时大字报的内容主要是批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久,一位俄语教师因受巨大的思想压力,自杀而死。然后批判的矛头又指向一些班主任,共有5个班主任受到批判。这时工作组进校,不久,又贴出批“资本主义走资派”的大字报,王民校长(第四任校长)遭到批判。造反派分为两派,一派叫官办红卫队的,这一派参加者学生会、团支部干部没参加,他们在批王民校长的同时,也有保护县委的倾向。不久又分出一派,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派,这一派的团支部、学生会干部多,因为他们对王民校长批判迟缓,受到压抑,但自从建立司令部后,发展很快。学生们开始大串连,走向社会,一派反县委,一派扔保县委。校园内有的学生荷枪巡逻,气氛紧张,学校仪器被砸,图书室被抢,学校设备受到严重破坏。著名的文革二月风暴后,约1967年2月9日,在邳县开展了向县委夺权革命,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约有半年多无法上课,在夺权中,又形成“支派”、“踢派”。这两个派系到北京谈判有一年多。到1968年底,1969年春,工宣队、军宣队进校。在学校建立革委会。军宣队代表是运河中学革委会陈主任,王民是副主任(王民又被解放出来)。接着进行清理阶级队伍(清队),开始负责查“516”反革命集团,审查对象到占城果园的党校去集中学习。几位教师受到隔离审查,但运河中学并未真的抓到“516”分子。

1969年学制有很大的变动,初中、高中改为二年制,学校的每个年级叫连、班级叫排。1970年干脆取消高考考试制度,实行推荐大学生制度。这就有了我们所说的工农兵大学生。

1971年林彪集团被粉碎,1972-1973年邓小平负责中央工作,全国形势有所好转,运中实行整顿、复课。学生这才按照教材大纲上了约1年多的课程。1975年学校又开始反击右倾反案风,校园内已经无法放下一张安静的课桌。1976-1977年,教学秩序仍很混乱,学生实行开卷考试,有时竟几个人用一份试卷,签上名字,分数都是一样的。

文革十年,整个社会重视风风雨雨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活动,轻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使邳州教育事业受到重创。

恢复高考制度

运河中学开始走向的辉煌。 1977年秋,恢复高考制度,县委领导高度重视。1977年冬报名参加应试的学生太多,其中有不少是老三届(1966-1968年)学生,学校分运中、运河师范两片对学生进行辅导,那时在大礼堂上课,门外还挤满了学生,为了迎接高考,为了抢回十年的时间,师生日夜奋战,有的老师一天上了6堂课,教师们讲得很认真细致。那些饥渴的学生第一次对待知识是这么虔诚,运中教学呈现出一片复苏景象。

1978年运河中学应届生首次参加高考,当时是叶蓬校长主持运河中学工作。运河中学分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初一、初二各4个班;高一、高二各5个班。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绩,在高中10个班中,临时拼成了1个尖子班高二(5),在教育局负责的耿德科同志,又给这个班从全县中学挑来了10余个尖子学生,共50余人。任课教师是:王桂君(化学)、罗得安(数学)、常永山(物理)、张崇言(外语)、孙映魁(语文),孙老师后来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正教授。后来这个班考取38名学生。

1978年应届毕业生共考取本科18人,大专22人,中专6人。1978年应届毕业生高考首战告捷。录取率徐州第一。同年,运河中学被邳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邳县中学”。这个校名用了4年,其间1980年,邳县中学被江苏省教育厅确立为首批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95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1年邳县教育局决定“邳县中学”恢复校名为“邳县运河中学”。这是因为在首批重点中学中仍然使用校名“邳县运河中学”。

1978年全国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所以1978年前后运中的行政工作也显的很乱,先后有杨华老师任革委会副主任、还有一些军队干部来领导管理学校。1979周友文同志重新主持学校工作,79年底校长改为叶蓬同志。79年运中高考本科考取14人,专科19人。1980年本科33人,大专41人,1981本科37人,大专32人。 1982年运河中学没有初中、高中毕业生,高二学生参加高考,剩下的继续读高三。这是因为国家把中学的“二二学制”又改为“三三学制”。到1983年,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多,学校建造了第一幢教学楼――初中部南教学楼。1983年运中考上本科37人,专科21人,大中专59人。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到1983年前,高考本科上线在40人以下。这在当时徐州地区,运河中学处于落后行列。但是,这一时期我校的体育工作成级显著。邢爱兰获江苏省田径运动会铁饼第一名,后来获亚运会冠军;周广科获得省冬季长跑比赛5000米的第一名;李志东在江苏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夺得跳远第一名,110米栏第一名;运中田径队在徐州地区中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不久,邢爱兰、周广科分别获得国家田径队、国家自行车队“运动健将”称号。 我校运动会的冠军记录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直到今天这些记录都没有被刷新。

1984年考上本科88人,大专42人,其中一个清华,两个北大。1985年开设6个高中班,孙凯惠老师班上考取3个清华,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轰动的事。1985年这是运中重要的一年,高考成绩跃居徐州地区的先进行列,位居第三。1985年本科上线125人,大专48人,大中专71人,升学率74%,本科上线首先突破100人。到1986年运中高考升学率居徐州第一,运河中学历史上辉煌的“七联冠”就此拉开序幕。运河中学辉煌的开始,彻底改变了徐州地区教育质量向来“西高东低”的状况。运中随之声望大振,在全省基础教育行列中令人瞩目。1998年,运河中学部分教师在启东中学参观学习,负责接待的启东中学王校长说:我们不知道邳州中学,但我们知道运河中学在徐州地区是一所名校。

飞跃发展原因

1990年后 1992年邳县撤县建市改称邳州市,运河中学经市委市政府下达文件,改称为邳州中学。虽如此,但人们更多的还是习惯叫做运河中学。一直到2004年,学校将要通过四星级普通中学验收,邳州中学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备案,又正式改为“江苏省运河中学”,2004年3月运河中学顺利晋级为四星级重点中学。

运河中学作为县级中学先后接待了一些外国友好团体。1992年法国圣太田市中法友好协会会长封塔尼尔夫人率团访问运河中学;1993年美国学者汉斯偕夫人应邀到运河中学讲学。1995年日本中学生友好访问团访问运河中学。于此同时,运河中学校长常永山去日本考察中学教育情况。他在回国后的第一次教职工会议上说,当今中国人必需学会三样东西,那就是电脑、英语、和汽车,十几年过去了,这话在今天听起来仍不为过时。不过想起当时外国人首次来到校园时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整个校园里静悄悄的,已是第三节课间活动时间,却见不到人影。映入眼帘的只是路两边那粗大茂盛的法国梧桐树。直到客人们走后才解禁,教师学生允许走动。

1990年后期,随着全国教育形式的产业化发展,还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一些运河中学的名特优教师到南方学校应聘,这是运河中学十几年的辛苦培养和文化积淀的结果,然而他们陆续走出运中流向能给高薪的学校应聘,给学校带来一些损失,这也是徐州地区存在的现象。对于优秀的教师流失,学校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2007年,运河中学也打出了在全国招收优秀的教师招聘启示。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教师人才流动的一出一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1997年谷玉端主持运中工作,校园建设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1999年劳动局商业技校拆迁规划到运中,高初中分离,在商业技校校址筹建运河中学高中部,2002年运中高中部新校区独立并投入使用,这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运河中学,现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6个班,每班学额不足50人。

一景校园一景


四星级验收

2004年4月,我校高标准迎接江苏省评估院的四星级普通高中的验收,同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四星级高级中学,从此,运河中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不仅在硬件上添置了多媒体教室、演播厅、音乐欣赏室、体育馆等,还在质量上树立质量意识,在确保升学率的前提下,力争提高优分率,为全国名牌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 新课改以后,为了让全体教师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正确地开展新课程的工作,学校审时度势,要求广大教师不断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知识,理解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对于有特色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还在全校的教师会议上进行演讲推广。此外学校每学期都结合新课改进行一些教育论坛,每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要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得与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06年,石启红同志主持运中工作,在教学设施上加大投入,给一线老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各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在教学现代化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7年,户振球同志主持运中工作,在学校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资金开源节流,对新教师的使用和培训上,加大工作力度,注重教育绩效,更加务实沉稳,使这个四星级学校发出更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邳州教育将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2014年8月27日上午,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苏伟来校宣读了中共徐州市委关于我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徐州市委决定:陈青同志任江苏省运河中学校长。

2016年9月2日下午,邳州市委召开运河中学主要负责同志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徐州市委相关决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永扬宣读了徐州市委关于运河中学主要负责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运河中学新任校长张传喜作了表态发言。

校区设置

江苏省运河中学共设置四个校区,初中部两个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其中初中部北校区原名为邳州市第六中学,2008年正式并入江苏省运河中学,现学校全称为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北校区,高中部北校区为方圆学校,与初中部北校区仅有一墙之隔。校本部在高中部东校区,地址:江苏省邳州市青年东路108号。

雕塑一景雕塑一景


高中部东校区

江苏省运河中学创办于1956年,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学校现有10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多人。投资数亿元,兴建的新的高中部,占地160多亩。

校园建筑雄伟壮观,环境优美雅致。学校内部设施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理化生实验设备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劳技实验基地14个,多媒体技术进驻教室、办公室,校园网“千兆到主干、百兆到桌面”,演播大厅、学术报告厅功能强大,2001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称号。

自1998年以来,学校平均每学年拿出近10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生、进步生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高中部北校区

高中部北校区称为方圆中学,是运河中学最大的校区。运河中学北校区拥有体育馆,省级篮球友谊赛、拳击赛等多次在这里举行。

校规校纪严明,校风学风优良。以“寓德育于学生日常行为之中、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养成教育模式,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校”、“徐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运河中学凭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不仅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而且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为“有知识、有眼界、有胸怀”的一代新人。 

初中部北校区原为邳州市第六中学,后合并为运河中学初中部北校区。 初中部北校区与高中部北校区相邻。

办学成果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本科上线人数(借读生除外)610人,在徐州市名列前茅。其中,4人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王梦春为徐州市外语类考生第一名。1997年以来,学校共有16位同学在江苏省学科奥林匹克中获一、二等奖,并为高等体育、艺术院校输送了41名优秀毕业生。以此为依托,学校从1999年秋开始,招收了三个以艺体教学为特色的艺体班。

运动会现场一景运动会现场一景


2011年,龚倩雯同学以400分摘得徐州市文科状元,江苏省第12名。张莉萍同学以399分成为徐州市文科第二名。理科有四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2年,学校理科高考包揽徐州市前三名,分别为段瑞洋同学(422分)、胡宇彤同学(410分)、夏尧智同学(409分)。

2014年,高考达二本录取线共965人,其中达一本录取线共397人,3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顾欣宇同学跻身江苏省理科前60名。顾欣宇、邹逸宁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田超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其中文化类达二本线941人。397人达到一本录取线。

2016年,我校再创辉煌,实现历史新突破。400分以上9人,其中许逸文同学426分,位居全省第10名,为徐州市理科状元;吕天乐同学416分,位居全省第98名,为徐州市理科探花;焦子洋同学406分,清华“领军计划”自主招生笔试成绩位居全省第一,获加30分录取;武盼同学408分,北大“筑梦计划”自主招生成绩位居全国第二,获加60分录取,再加20分选报专业。一本上线374人,二本上线1018人,本科上线率73.3%。

2017年,1354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515人,二本上线1335人,本科上线率达98.6%。其中王志诚同学407分,为县区理科第一名;翟灿灿同学395分,为县区文科第一名。翟灿灿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赵雅平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此年我校一本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高分段占有率均遥遥领先于县区其他四星级高中。

校园文化

校训

知行合一、超越自我

校风

求知第一、教育至上

教风

严谨、善导、敬业、创新

学风

勤奋、多思、博览、贯通

办学方向

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打造运中品牌、创建江苏名校

教育模式

寓德育于学生日常行为之中、增强德育实效性

现任领导

张传喜,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校长、党委书记。邳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协副主席。历任邳州市经贸委技术科科长、议堂镇党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副部长、宿羊山镇党委书记、陈楼镇党委书记、邳州中专校长。

陆秀光,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历任年级主任、总务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徐州市优秀班主任、市师德报告团成员。

赵建华, 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务处副主任、年级主任、校长办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

耿德伦,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研组长、年级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年级主任、教科室主任等职。

冯仰聪,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科室副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年级副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

刘 淼,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研组长、教科室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等职。徐州市青年名教师、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吴 磊,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政教处副主任、校长办副主任、德育处副主任等职。

陈 阳,现任江苏省运河中学纪委副书记、党委委员。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年级副主任、体卫处副主任、教科室副主任等职。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学校地址

江苏省运河中学(本部):邳州市青年东路39号;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中部东校区):邳州市青年东路108号;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中部北校区):华山北路与黄河路交汇处;

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北校区):恒山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唐永军    下一篇 路花温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