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菲斯学派
目录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元前530~前470)是爱菲斯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是一个性格孤傲的人,蔑视民众,厌恶政治,既反对暴君的专制,也反对民主制。传说他放弃了家族世袭的主祭祭司的职位,长期隐居山林,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后得水肿病去世。他曾写过一本《论自然》的书,并且保留下一百多条残篇。因其思想深邃,文字含蓄,故有“晦涩哲人”之称。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传统,也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万物的本原。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水,也不是气,而是火,是“永恒的活火”。他指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之所以是万物的本原,是因为它比其他元素更活跃,更富于变化。他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火,又复归于火,火与万物之间的转化生成关系是:“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
那么,世界是怎样生成于火,又复归于火的呢?赫拉克利特把火与万物之间的转化生成看成是火的燃烧和熄灭,并描述了这一运动过程。他认为,火熄灭变成气,气浓缩变成水,水凝固变成土,这是火的熄灭过程,他称之为“下降的路”;反过来,土消融变成水,水蒸发变成气,气燃烧又变成火,这是火的燃烧过程,他称之为“上升的路”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正是以火为基质的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的相互转化生成了世界万物。他还认为:“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因此,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以火为起点和终点的周而复始、以至无穷的运动变化过程。他甚至断言,每隔一个“大年”(即10800年),世界就将在一场大火中焚毁,然后又从火中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就像神话中的凤凰涅槃。这就是赫拉克利特描述的以火的燃烧和熄灭为模式的,带有循环论特色的宇宙变化过程。
从表面上看,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米利都学派一样,也是把某种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万物的基质,但是,与米利都学派不同的是,他同时还赋予火以秩序或规律的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火不仅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而且是“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的。所谓“分寸”当指秩序或规律,它体现了火的本性,是活火中的永恒不变的原则。这说明,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作为万物的本原,不仅是指一种运动着的物质性的基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是指变化着的东西中的不变的同一原则,即火与世界万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固定不变的秩序或规律。显然,赫拉克利特的本原观较之米利都学派的思想更为复杂、更为深刻,因为它同时揭示了本原的基质和原则这两层含义,并且是从一与多、永恒与变化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本原的。
赫拉克利特把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不变的秩序或规律称之为“逻各斯”。逻各斯是希腊文的音译,原义是“话”,后转义为说出的“道理”、理性、规律。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这个词第一次被赋予本原的含义,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或内在原则。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作为本原的火的本性,他说:“这个火是赋有思想的,并且是整个世界的原因。”火凭借逻各斯而主宰一切,因此,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一切都遵循逻各斯。在他看来,逻各斯就是神、命运或必然性。据艾修斯记载:“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命运就是那循着相反的途程创生万物的逻各斯。”艾修斯还指出:“赫拉克利特断言一切都遵照命运而来,命运就是必然性。——他宣称命运的本质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逻各斯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也是确定了的周期的尺度。”所以,逻各斯和火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是同一本原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就此而言,逻各斯指的是火及万物运动变化的秩序或规律,它是客观的、永恒的,是多中之一、变中的不变。另一方面,赫拉克利特又强调:“逻各斯是驾驭一切的思想”,是“灵魂所固有的”。他说:“思想是人人所共有的”,“人人都秉赋着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就此而论,逻各斯又可被理解为理性、思想,它既是驾驭一切的客观理性,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支配人的思维的主观理性。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既然逻各斯就是万物的本原、本性,因此,智慧就在于认识逻各斯。他认为:“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不过,认识逻各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拉克利特指出,逻各斯“虽然是大家共有的,多数人却自以为是的活着,好像有自己的见解似的”。“他们即便听到了它,也不理解它,就像聋子似的。常言道,在场如不在,正是他们的写照”。逻各斯之所以不容易认识,主要是因为“自然喜欢躲藏起来”。这里的“自然”即“本性”、“逻各斯”,它是隐藏在可感事物背后支配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按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具体事物是可感的,而事物的内在本性却是不可感的,只能靠思想、理性去认识。因为“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虽然只有理性才能把握逻各斯,但赫拉克利特并不否认感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说:“凡是能够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我喜爱的”。“爱智慧的人必须熟悉很多东西”。这也说明,认识逻各斯的过程是艰难的,就像寻找金子的人一样,只有在挖掘了许多土之后,才能找到一点金子。上述观点表明,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已经初步涉及到了认识论问题。
“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自从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逻各斯概念,并赋予它必然性和理性的含义后,这一概念或思想一直为西方众多哲学派别所沿用,尽管各派哲学对其理解不尽一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逻各斯”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它为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作为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第一次明确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赫拉克利特否认宇宙是静止和常住不变的,因为这种状态只包含着死亡。他认为万物都在运动:永恒的事物永恒的运动着,暂时的事物暂时地运动着。所以,“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以川流不息的河流为喻,指出“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所以,“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他还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肯定事物运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断言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这种观点正是赫拉克利特辩证思维方式的体现。
赫拉克利特对辩证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逻各斯学说所包含的对立统一思想中。如前所述,逻各斯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而这一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正如列宁所说:“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的基本规律(逻各斯,有时是必然性)是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赫拉克利特以格言的形式阐述了这一规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对立面的统一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一与多、冷与热、日与夜、善与恶、生与死、主与奴等。对立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偷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如果没有不义,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对立面又是相互统一的,即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所组成。他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例如,自然将雄与雌相配,绘画是不同色彩的混合,语词是元音和辅音的结合。
2.对立面的转化。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的双方不仅是相反相成、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例如:“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前者转化,就成为后者;后者转化,就成为前者。”再如:“冷的变热,热的变冷,湿的变干,干的变湿。”在他看来,对立的双方不是僵死的、凝固的,而是在不断地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对立面的转化正是以对立面的统一为前提的。
3.对立面的斗争。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之所以会发生转化,原因就在于对立面的斗争。他说:“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赫拉克利特认为,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如果斗争从大地上消失,宇宙将不复存在。
此外,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认识的相对性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是相对的,事物性质的差异取决于认识主体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例如:“海水最干净,又最脏:鱼能喝,有营养;人不能喝,有毒。”“驴爱草料,不要黄金。”“最美的猴子同人类相比也是丑的。”“在神看来人是幼稚的,正如在成人看来儿童是幼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丰富的,但毕竟还是原始的、朴素的。这不仅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而且还在于,这种用格言和比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本身就包含着模糊性和猜测性。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