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目录
花竹帽,毛南语称为“顶卡花”。是用金竹和墨竹的篾子编织的。帽分上下两层,上层由用15片篾组成,每片主篾的两端均破成25根篾线。一顶帽光是上层就用到750根篾线。上下两层相加需要用1400根篾线交叉编织。它的特点是编织精致,花纹工整,帽形美观、大方耐用。自古以来,花竹帽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是毛南族象征,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在毛南族人心目中“顶卡花”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无文字记载可考。依据民间历代口传的“讲古”故事推测,约可定于明清之际。按下南乡古周村花竹帽工艺老人谭顺美所说,他家第三代祖公爷早在乾隆年间就听说了“花竹帽定情”的民间爱情故事。而早年故去的其他几个花竹帽老篾师则比谭顺美的年龄更大,他们听闻花竹帽“讲古”的时间应推溯得更远一些。
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金竹墨竹作花竹帽编织篾材,以避免早春竹材寒湿太重和经霜后篾皮易脆的弊端。其次是制篾技艺。破竹裁条、破扁篾、破薄篾、再在篾两头拱开梳丝作交叉辐射、细密编织之用。再次是制模技艺。按铜鼓的圆形平模作底,上装圆锥的立型制锥模,组合成底部凹空上呈圆顶锥尖的木质帽形模具。
(1)帽顶圆锥编织与帽面盖编织;(2)帽底圆尖编织与帽底衬幅编织;(3)帽托头箍编织;(4)帽纸敷设(3-5层纱纸)与帽型整合;(5)固紧与缠边;(6)护顶与装饰。
一是花竹帽编织用篾分黑篾与黄篾,以蓝淀墨色染制黑篾,以黄桅子榨汁染制黄篾。二是花竹帽整合定型后以上好桐油炼膏涂刷,油膏须文火熬煮,成膏以拉丝不断为佳。刷油则按“三晾三刷”乃至“九晾九刷”工序实施油膜保护。
而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经历代传承,其工艺特征早已定型。主要表现为:
1、造型特征:是铜鼓与圆锥的巧妙组合。铜鼓为平面,为承载,圆锥为凸面,为立体。借助扣条,帽箍、罗边将两者紧密结合。
2、结构特征:呈阴阳双层结构,阳面为帽盖,阴面为帽底,中间敷设纱纸,帽锥衬黑绸,轻巧结实。
3、篾纹特征:以五角星为中心,周边又按六角形环叠交叉辐射编结。
4、图纹特征:竹帽上下圆心均是变体莲花图对应周边环绕的三层菱形图链。
5、色彩特征:圆锥斜面的金黄主体色;外围环拱黑色三菱(近似毛南锦图案),最后又以金色罗边,中心则是黑色莲花作主导引领,色彩对比简洁而分明。
花竹帽本身主要价值1、技艺研究价值;2、文化发掘价值; 3、传统良俗价值; 4、美学鉴赏价值;5、经济实用价值。
由它衍生出的花竹帽编织手工技艺、花竹帽歌、花竹帽舞、花竹帽故事形成了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花竹帽的文化精髓。集中地反映了毛南族地区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生存发展状况。
谭顺美,男,1931年生,毛南族,小学文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古周村人。少年时即随舅父学艺至19岁时转从父亲学艺。他是家族编织花竹帽的第四代传人。2001年应邀参加广西台《南疆花月夜》文艺栏目现场花竹帽编织展演; 2007年,北京旅游卫视台、广西卫视台先后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专题采访过他的花竹帽编织手工技过程,广西民族大学研究学者吕杰女仕,亲自登门拜访过。2009年授予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谭素娟,女,1967年9月生,毛南族,初中文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村松朗屯人。34岁开始崇拜谭顺美老艺人学艺。是编织花竹帽的第五代传人,技艺均为乡中翘楚,所编“顶卡花”最为抢手。上海卫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台、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台先且登门采访;应邀参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区博物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巧夺天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第十五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成就展。2009年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授予为省级民间工艺大师。2011年5月参加成都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