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魏禧论文主张经世致用,积理、练识,他长于策、论等以广大胸怀而谋天下之事的文体,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都有所心得,并且写出了煌煌百万字的作品。 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 卷,《日录》3 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1 卷,《兵迹》12卷。散文作品有《邱维屏传》和《大铁椎传》等。
本名
魏禧
字号
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宁都县
出生时间
1624年3月2日
去世时间
1680年11月17日
主要作品
《大铁椎传》,《三魏全集》等
主要成就
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三家”
称号
“三魏”之一

目录

早年求学

明熹宗天启四年正月十三日(1624年3月2日)魏禧出生在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翦发为头陀,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旋卒。

魏禧魏禧

禧儿时嗜古,论史斩斩见识议。年十一,补县学生。与兄际瑞、弟礼,及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同邑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读书,“三魏”之名遍海内。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其居曰勺庭,学者称勺庭先生。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射人。少善病,参术不去口。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诚,虽见欺,怡如也。然多奇气,论事每纵横排奡,倒注不穷。事会盘错,指画灼有经纬。思患豫防,见几於蚤,悬策而后验者十尝八九。流贼起,承平久,人不知兵,且谓寇远猝难及。禧独忧之,移家山中。山距城四十里,四面削起百馀丈。中径坼,自山根至顶若斧劈然。缘坼凿磴道梯而登,因置闸为守望。士友稍稍依之。后数年,宁都被寇,翠微峰独完。喜读史,尤好《

散文

魏禧四十岁始游历大江南北,所至结交皆明遗民。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固辞。两年后死去。禧早年有志仕进,且富谋略,论事纵横排挤,策划卓有经纬。甲申乙酉后,一变初衷,自以病放废山中三十余年,对清王朝始终持不合作态度,表现了对故国始终不渝的感情。

以归隐和游历为标志,魏禧散文创作,可分三个时期,各有着不同的特点。开始,治四书,则求其意义广博而喜议论。认为文旨惟经义可以无所不尽,致力论策制科,并以余力间为杂体,于经义外,搜览诸子史汉唐宋大家及其他杂艺之文,尤好《左传》和

魏禧著作有《文集(外篇)》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收入易堂原版《

1633年 学为制举文

1634年 补弟子员,冠其曹

1637年 受学于杨一水先生。始得羸疾,后一生参术不离口

1638年 娶谢季孙为妻

1640年 传道人阴事,惊惭欲死

1642年 读书于莲花山

1645年冬 购翠微峰

1646年春 迁翠微峰

1647年 弃举业

1647年6月 始编次文集外篇 始于家姊夫(邱维屏)学古文

1648年 建勺庭

1653年 始授徒水庄

1654年2月 父魏天民卒,葬远祖坟旁

1655年6月 母曾氏卒,葬李村。冬,家失火,天民遗物尽毁

1656年 守制水庄

1657年11月 展父天民墓

1662年 始出游吴越

1664年 兄子世杰编次叔子文集

1674年3月 水庄拥曝轩落成。9月 女静言卒

1675年9月5日 于翠微峰险坠崖

1678年 被荐举应博学鸿辞科试,以疾辞不就,晚年有头风症状,颇为所苦。

1680年11月17日 病逝于仪征船上

1681年1月6日 妻谢季孙绝食卒于内寝

1681年3月29日 柩归宁都,与妻合葬城南下螺坪始祖墓旁。“婢妾人凡四五,卒未有子”,弟礼子世侃过继为魏禧嗣。

作品选摘

名言

于患难见豪杰。

变者,法之至也。

任天下于一身,托一身于天下。

取功名于天下,见风节于朝廷。

交天下非常之士,以为天下非常之寄。

国不幸然后有忠臣,家不幸然后有孝子。

我所不能者,不敢以责人;人所必不能者,不敢以强人。

以天地生民为心,而济以刚明通达沉深之才,方算得第一流人物。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知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文之至者,当如稻粱可以食天下饥,布帛可以衣天下寒,下为来学所秉承,上为兴王所取法,则一立言之间而德与功已具。

魏禧一生无子,自称不忧嗣子不立,而忧后起无人,尝言:“吾有三子:《左传经世》,长子也;《日录》,次子也;《文集》,三子也。”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诗作

【春日即事】

易堂九子易堂九子

棕鞋藤杖笋皮冠,落日春风生暮寒。

竹外桃花花外柳,一池新水浸阑干。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拜杨正文公墓】

两岸蓼花红有泪,一江秋水澹无声。

孤魂最是难听处,盍且枝头彻夜鸣。

家信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雩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荀,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弟且行矣。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间或以为吾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要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动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孟卡拉    下一篇 桑多尔·柯奇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