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闻舆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现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是指导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目录

马克思一生唯一的正式职业是办报纸。他把报刊作为自己从事革命活动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在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创办、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十几家,关心和指导过的工人报刊多达数十家,还先后为欧美国家的近百家报刊撰过稿。报刊成为他宣传革命思想、传播科学理论、组织群众斗争、指导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的先驱在丰富的报刊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对一般新闻规律的认识,这些实践活动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

1849年,在创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的招股启事上,马克思明确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这时,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意识到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而新闻的“喉舌作用”是建立在对新闻阶级性的认识上、建立在对党性原则高度坚持的基础上的。他始终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总要做某个阶层、阶级、党派、集团的喉舌。资产阶级有自己的喉舌,无产阶级也是一样。1849年2月,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中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唿万唤的喉舌。”

翻看这些史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脉络在逐渐清晰的过程中,它所指向的目标也逐渐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正是: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党性原则;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性原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真实性原则。

马克思既有丰富的新闻实践,又有对新闻工作深刻的理论思考。由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阐释了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客观规律,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思想旗帜。

从历史上看,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发扬、充实、完善、创新,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所以它是一个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是党性原则。新闻具有新闻传播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决定着新闻媒体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近年来,一些人极力鼓吹西方所谓“独立媒体”体制。其实,从近年来西方媒体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浅层报道和对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轻描淡写,就可以看清西方媒体本质上不过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喉舌和工具,所谓 “超党派”和“超阶级”根本不存在。我们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是为人民服务原则。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有人将人民性和党性人为割裂开来,甚至出现“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错误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三是正面宣传原则。真实、客观,是世界各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工作准则。但不同的新闻观,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真实必须是事实真实、总体真实、本质真实的统一,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客观,就是要努力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变革和转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党完全有能力、也正在努力通过发展来解决。媒体有责任全面准确传递真实情况,而不是纠缠于个别不和谐音符,放大负面效应,制造负能量。

四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思想文化领域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新闻工作必须切实肩负起点亮信仰灯塔、确立价值坐标、涵养公共文明,提振人们精气神的重任,特别是要在涉及“三个关乎”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和善于发出正确声音。

特征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其他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媒生产及流通规律的观点与学说的理论体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来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所谓联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现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联系又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现象及其过程都是世界整体联系中的一个环节,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世界的整体联系。在事物的普遍联系方面,我们要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以差别为前提的,我们既不能否定差别,也不能把事物之间差别的存在绝对化;事物的普遍联系是要经过中介的。

第二,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新闻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民反映和评论外部世界的产物,离开了外部世界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新闻传播活动就失去了反映客体和报道依据,新闻作品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是说,客观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新闻作品是新闻传播者意识活动的产物,这种意识活动是有能动性的。

第三,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性,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转化。毛泽东曾说过,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指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能握得拢,才能劳动。新闻传受双方所传播与接受的各种信息、观念和舆论,实际上无一不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事物及其每一个矛盾侧面的公开披露,无一不是传受双方对这些矛盾事物及其侧面的数量上的把握和性质上的认定。新闻传播者时时刻刻都在对汪洋大海般涌来的成就与问题、好人好事与坏人丑事、大好形势与缺点不足等事实进行考察选择,权衡其利弊得失,对报道时机的快与慢、报道量的大与小、新闻处理的重与轻等进行决策定夺。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要把握事物运动的发展变化,全面地观察事物,同时要把握事物合理的“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要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这是新闻传播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第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能动作用。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上层建筑,但是并非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机器),而是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于国家来说,意识形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世界上没有一个明智的国家政权会放弃这种政治资源。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没有意识形态。当代社会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两种主要的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事业及其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以什么特色同各种意识形态形式相区别呢?以新闻手段,也就是新闻传播者用事实说话的特殊手法,如消息、通信、评论、图片及编排和各种传播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事业对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有着能动作用,马克思讲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我们要正确把握和认识新闻传播的主导思想、新闻传媒的性质和功能,以及新闻传播者的历史使命。

第五,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新闻传播工作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他们提供适用的新闻作品和其他思想资料。同时,也要求新闻传播者要谦逊,要努力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要同群众打成一片,熟悉群众,懂得群众语言,否则就会无用武之地。

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2001年由中宣部在一项文件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位和意义、职责和使命等问题,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里继承和发展了一系列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现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指导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明确了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坚持党性原则到媒体姓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确保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真正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舆论事业的鲜明特色,也是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壮大、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明确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无产阶级政党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高理想,所代表的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人民性原则,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舆论事业的基本宗旨,也是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从党的执政理念和新闻事业根本性质的角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原则,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也为正确认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宗旨任务,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关系确立了科学基点。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新闻舆论工作者就必须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作风文风,既吃透中央精神又密切联系群众,既宣传党的主张又通达群众心声,真正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满意,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明确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不仅仅体现在报道中,更反映在认识和看待世界的立场和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我们既在微观上追求细节的真实,更要从宏观上真实地把握和反映事物的全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闻报道应该真实、客观、公正,这是各国媒体公认的新闻工作准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总体的真实、本质的真实,客观是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公正是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定义,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辨析了新闻真实的核心要义,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也为正确开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为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人民的立场、观点和主张,凝聚起全国人民改革创新、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才能够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强调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准确把握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在规律,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成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现代媒体传播格局指明了方向。

要求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中国记协理事会代表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取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此次讲话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思想内容深刻、观点表述新颖的重要讲话。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讲话,特别是结合他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四向四做”新闻人才标准,并将标准落实到新闻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坚持“政治家办报”,培养政治坚定的新闻人才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关于报刊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同吴冷西的谈话时对此做过集中阐释: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书生办报的最大缺点是“多谋寡断”,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报”的几点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即办报为了谁的问题;领导干部要亲自抓报纸,即报纸是什么的问题;练就高超的办报艺术,把报纸办得既严肃又活泼,即具体怎么办报的问题。

对“政治家办报”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是“2·19”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新格局中,在当今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国际新形势下,守好舆论这个阵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成为其首要内容。讲话提出了“五个事关”,深刻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舆论环境空前复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显得尤其重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还要管好用好互联网,增强阵地意识,巩固新闻舆论阵地。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为“四个牢牢坚持”,其中党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在“11·7”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放在首位,将政治坚定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个标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树立非一日之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纷繁芜杂的国内舆情环境中,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坚定的信仰,才能确保政治立场正确。与之相适应的是,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坚持正确舆论观,培养引领时代的新闻人才

舆论导向问题历来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将舆论导向作为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提出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他还特别强调了都市类报刊、新媒体、非新闻类节目都要讲导向。在“11·7”讲话中,舆论导向的内涵则被明确阐释为以正面宣传为主,引领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引领时代潮流,服务国家大局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衡量新闻人才的又一重要标准。

(三)创新观念和方法,培养业务精湛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创新观念和方法,是对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强调要抓好理念创新,以创新思维打开工作新局面,并把重心放在基层。理念、手段、基层工作“三个创新”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三条基本路径。“2·19”讲话则把人才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加以强调,将其作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首次被明确为新闻人才业务能力的新标准。“11·7”讲话则凸显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鼓励新闻工作者勇于突破自我,为新闻工作者的全面成长和成才指明了方向。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养具有人民情怀的新闻人才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渊源已久。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全面阐释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问题。毛泽东在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同时,强调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是宣传成功的基石: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唿吸相通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一直是我国新闻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则。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在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中得以重申: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为本一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观点。在“2·19”讲话中,他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了解民情。把“党和人民放心”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者的标尺。在“11·7”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人民性的问题,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党和人民信赖”的更高要求。

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谈到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应该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灵魂”和“定盘星”,作为“必修课”和“看家本领”,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并且要真正学会、学懂、学明白,进而要达至“真信”的境界,这就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一是把好正确导向。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二是胸怀人民群众。坚持人民性,关键是要解决“讲什么、怎么讲、讲给谁”的问题。首先是“讲什么”。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有“话说到心坎上”的感觉。进一步贴近群众接地气,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改革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要主动设置议题,及时解疑释惑。其次是“怎么讲”。要善于创新形式载体,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注重报道的鲜活生动,让人们乐于接纳,既记忆深刻,产生思考,又身心愉快,受到感染。再次是“讲给谁”。要将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多到群众中去获取第一手材料,更多地从群众实践中提炼思想、汲取智慧、寻找思路,推出更多更好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品味的新闻作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是掌握服务本领。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要切实增强纪律意识,严格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流程,严禁错误报道和盲目炒作。要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锐性。特别要紧跟国内外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带有方向性的大事要事,科学研判、把握态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熟练掌握多种媒体语言和采编技术。特别要增强信息过滤能力,既客观公正地提供信息,当好“瞭望哨”,又加强对信息的解读,强化对真相的挖掘,做好信息的“管理者”和“裁判员”。

四是坚守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加强主旋律宣传,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用正面声音、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挤压负面声音和糟粕文化等灰色信息的生存空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亢    下一篇 王国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