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胡凡

胡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和《央广新闻》栏目主持人、编辑。本科阶段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08年正式进入中央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播音主持工作。参与了《祝福祖国》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小时倒计时直播、玉树地震全国哀悼日直播、全国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难者直播等直播活动,2010年4月5日“王家岭煤矿透水直播”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
姓名
胡凡
职业
主持人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
10年金话筒奖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

目录

胡凡胡凡

2005年到

除了日常节目,他还先后参与了《

2010年4月5日“王家岭煤矿透水直播”获得中国播音主持“

胡凡胡凡

在谈到主持人的工作时,胡凡觉得做主持人就像是打球一样,当你给它的压力越大,球就会弹跳得越高。换句话说,只有面对压力时,自身的潜能才能够被激发出来。胡凡认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是因为有了压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当我重新回头看时,有些事情连自己都没有想过能做到。”

胡凡表示希望有机会做一名记者,能有机会出去跑跑。上学时,学校经常提到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一直影响着他。“有时候,我希望能在一线发现一些新闻线索。我现在做的是编辑的工作,不是第一手新闻,因此对新闻的感受并不深。如果有机会到实践中磨炼一下,对自己主持节目会很有帮助。”

胡凡提的同事魏胜利写过的一篇文章——《坠入无形》,文中说广播人就像风和水,是无形状态,平时不会为城市里的人们所关注,但是他们却总是在那里默默工作。胡凡说:“我很喜欢这种堕入无形的状态。机缘巧合,让我坐在了中央电台的话筒前,未来还有太多挑战,在路上,定当继续努力。”

在胡凡的主持经历中,从夜话节目到新闻评论再到国际新闻,不变的是对话筒的敬畏,不变的是新闻人的坚守。

一位前辈曾说,广播人就像风和水,悄然流动,了无痕迹。但人们的生活缺得了风和水吗?

一个阶段的实践和总结,是新阶段的起点。因为永恒的不满足,胡凡将一直在路上。

人物评价

胡凡胡凡

2008年,胡凡正式进入中央电台,在入台教育培训中,前辈黎江老师说的“在工作中,你要对自己负责”这句话,胡凡至今难忘。他有些感慨地说:“播音这个行当是口耳之学,讲究师傅带徒弟。所以,我觉得这些老播音员的经验特别可贵。我现在每次做完节目,都会反复听,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从节目中听到什么问题,下次可以改正。这也是自我提高的方式。”黎江老师曾经给过胡凡莫大的鼓励——“主持大气、态度积极,无论新闻播报还是记者连线都很好。”9年前的机缘巧合,胡凡有幸坐在了中央台的话筒前。9年间,从夜话节目到新闻评论再到国际新闻,不变的是对话筒的敬畏,不变的是新闻人的坚守。

一位前辈曾说,广播人就像风和水,悄然流动,了无痕迹。但人们的生活缺得了风和水吗? 一个阶段的实践和总结,是新阶段的起点。因为永恒的不满足,胡凡将一直在路上。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初入峡有感    下一篇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