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古镇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文名
古镇
外文名
Ancient town
好评
世界文化遗产
代表镇
南浔古镇、皂河古镇、蔡集镇
所属行业
旅游业
发展模式
重点开发

目录

安徽

四川

河南

河北

广西

截止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镇有:

平遥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997;

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 )1997;

西递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模式

丽江模式

“丽江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其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在核心区鼓励传统文化的开展。主要包括:

1、文化经营: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比如:打造的“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太·阳·火”等文化产业品牌。长期举办国际性学术交流论坛。为避免本土文化消亡,建立了东巴文化原始生态保护区,颁布管理条例,并建立东巴文化传习院,传授象形文字和东巴化。

2、古城风貌打造:投资5000万元,实施古城的给排水和污水管网工程;出资200万元,支付古城房租,请纳西族知名文人、学者、手工业者在古城开 馆授艺,形成26户纳西文化传播点, 将77户带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商家迁出古城,挽留古城土著居民。恢复古城的文化风貌。将一座“死城”变成“活城”。

3、发展模式:创造了“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 ,外国一些遗产地的成功经验已被付诸实施。

4、开发保护: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5、可持续发展:着眼未来,不追求黄金周的短期效应,而志在可持续发展。

平遥模式

——政府主导

一是组建成立全省旅游行业首家股份制企业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门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古城景区门票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遥古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过程;

三是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形成了旅游业政府主导,民营、股份齐头并进的局面。

四是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全县14个乡镇中,将有11个乡镇的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五是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遵循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要素,不断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六是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对外营销平遥古城。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

南浔模式

“一段”系河道本体——頔塘故道,全长约1.6公里。这既是南浔古镇的组成部分,也是南浔古镇联接运河文化的一条重要水道。“一点”指运河附属遗产——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即整个南浔古镇,申报范围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0.92平方公里,缓冲区1.26平方公里。

凤凰模式

——经营权转让

2001年10月14日,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南方长城等八大景点经营权转让50年,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在经营期内向凤凰县支付转让费8.33 亿元。转让后双方对文物保护确立这样一条经营思路:景点文物是企业经营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效经营、开发,取得良好的效益,从而更好地确保文 物保护经费的落实和充分利用。而政府与旅游业强手联合后,双方积极打造新的旅游产品组合,城市建设、景点整修、环境保护、对外宣传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 展。 截止到2004年,凤凰古城的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3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规范古城的商业活动,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将与古镇氛围不协调的商业行为规划在古镇核心区以外;保护古镇居民的居住活动,对古城的重点房屋建档挂牌,并向房主发放补助金;经常开展名镇意识、遗产意识宣传教育活动。

利弊

经济效益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旅游开发并未使得古镇的到有效保护,也并未使得原著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到积极改善。反观古镇现状: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影响了原来传统风貌的延续。有鉴于此,古镇纷纷着手解决此事。而对于居民建筑的整修,需成立专门的修缮队,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以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

古镇损坏

古镇和古村的旅游业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很多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闲适的生活氛围被破坏,这不仅使游客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旅游业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导致了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开发与保护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风险控制

1.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主管部门应严格依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历史城镇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与管理条理及转让合同等,规范政府部门、旅游投资商等的开发经营行为;

2.其次,可考虑建立起由人大、政协和当地居民代表组成的社会监督组织评估机制,形成社会监督组织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有效约束监督链;

3.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充分挖掘旅游地各利益主体的共同点和平衡点,形成良好的利 益互动,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旅游企业的利益与旅游地其他主体的利益统一于旅游地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4.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减少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广泛吸纳当地居民的意见,切实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此,政府和企业要提高其行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对景区经营中的重要项目的审批建设以及影响到居民利益的开发经营行为实行公示制,以发挥社区居民的监督作用,增强旅游项目建设和环保措施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同时,有必要建立目的地居民关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代言机构,从而实现公平对话,保证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决策拥有发言权,从而有效防范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再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发展意识、旅游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全方位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5.开发过程中注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对于历史遗存的保护,并不仅仅是对遗址遗迹的原样保护、修旧如旧,更要注重历史传统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正如丽江、江南水乡古镇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吸引力,不仅仅由于小桥、流水,更在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家,有了生活在那里的人家,文化才是鲜活的,才是有真正魅力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居民保护古镇的积极性,让其能够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并且乐于生活在世代居住的古镇,为自己的古镇与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古镇的意蕴与文脉才能真正延续下去;6.树立主题化开发理念通过主题城镇的建设树立在区域形象中的独特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主题并非仅仅是单一主题,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题的组合。古镇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古镇之间特别是同一区域内古镇之间共性明显,自身特征区别较小。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区域特色明显的古镇,如何在众多的古镇旅游开发热潮中脱颖而出,笔者以为实行主题化开发是一条比较明智的选择,即实行主题城镇的发展。把整个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发,根据主题公园的理念来开发来经营,提升出一个主题,结合古镇的历史文脉与特色等,将城区内的居民、建筑、氛围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给予游客在古镇中的最好体验;7.大力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资源内涵,从理论上分析,古镇旅游的类型是存在梯层结构的,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同时,需要指出,历史城镇的旅游并不是要禁止商业化,而是要控制过度商业化,寻求传统与旅游商品的最佳契合点。旅游商品销售是旅游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销售与古镇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在商品销售中融入古镇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因此,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要求进行准确的规划、协调,要根据每个古镇的特点,大力发展有地方韵味、反映各地风土人情旅游商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游客体验。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参与当地旅游开发,增加旅游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参加旅游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8.古镇要注重实现与周边景区共赢研究发现,像丽江、周庄、凤凰等这些高品位的古镇在旅游开发与市场营销等过程中都不是单个进行的,都是与周边景区在开发、线路整合、市场营销、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联合,从而实现了共赢。这正符合旅游学中的旅游时间比理论,只有旅游地能够提供一定量的旅游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才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到来,因此,旅游开发的项目选择,市场分析,以及产品开发与营销过程中都要注意区域的联合;9.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容量的控制旅游是一项相对高耗量的活动,伴随着水,电等资源的消耗,同时还会产生垃圾、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特别是一些稀缺资源分布地区,如果破坏力长期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将会对旅游地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价值

传统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是自发的,不同于现代城市有着统一的规划。现存历史古镇的建筑风貌并不仅代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建筑,还会有各个时期建筑风貌的并存,如成都的宽窄巷子,不仅有明清时代的中式传统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欧式混搭建筑形态。但由于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不同地方传统古镇的历史遗存也并不均衡。总的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古镇建筑已基本消失,现存的传统古镇主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这些古镇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传统历史古镇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往往会形成适当的发展规模。例如在南方以水路为主的地区,交通以人力的渡船为主,商品贸易以面对面的交易日常用品为主,因此街道的尺度规模较小,从而形成了江南古镇前街后院,下街上宅的建筑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形式逐渐取代了水路交通,这些依水路而建的小镇,失去了交通便利的优势,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传统历史古镇传承千百年,古镇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无不印着历史的痕迹,反映着当地城镇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很多还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这类古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特色。大多数古镇的建筑群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经过漫长岁月,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规划意义

首先,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其次,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现实意义重大。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景观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只要跟人民的利益发生关系,所以古镇的规划非常重要,影响深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唐璜    下一篇 射阳县实验小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