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国遗址
- 中文名
- 黑水国遗址
- 地理位置
- 张掖西北12.5公里处
- 长宽
- 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
- 遗址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距今
- 4000多年
- 包含
- 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甘肃省张掖市
- 景观类型
- 人文景观、历史景观
目录
相传
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312国道南北两侧。因傍依黑水,故名黑水国。分南、北两城,两城相距2公里。北城始筑于匈奴占河西之时,汉代沿用并为张掖郡治觻得县城。南城始筑于唐代,宋、元、明沿用。
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8米,面积5.59万平方米。城墙黄土夯筑,基宽3.8米、顶宽3米,残高5.5米,夯层厚0.2—0.25米。南墙辟门,门宽4米。西南角有方形角墩,底边长9米,顶边长7.2米,残高7米。地表散见红、灰两色夹砂陶片及汉砖,并有明代黑釉、豆绿釉、白釉及青花瓷片等。
南城平面呈近方形,东西长258米,南北宽226米,面积5.8万平方米。城墙黄土夯筑,基宽8米,顶宽6米,残高8米,夯层厚0.16—0.2米,部分墙体为土坯砌筑。东墙辟门,门外筑瓮城,瓮城门向东。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墩内穿插有韧木。采集有汉代铜镜、陶器、五铢钱币、铜兵器及明代黑釉瓷片等。地表散见汉砖、残石磨及灰陶片等。
城址周围分布有大量汉-魏、晋时期的墓葬群及小城4座,两城间发现4处村落遗址。遗址范围内还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采集有夹砂陶片,器形有鬲和双耳罐等,石器有双孔石刀和石斧,另有骨锥和泥质陶珠等。
汉墓群南北两侧,有古城堡故址两座,两座城堡造型一致,平面为方形。南城堡东西长248米,南北宽222米,东面正中开门,并加筑瓮城。门宽7米,墙厚4.6米,夯土厚层0.15米。城堡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地表面有大量砖块瓷片,还发现石磨等物。北城堡与南城堡相距约1公里。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门开在南面,宽约4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土台,正方形,每边长7.5米。北城堡已被流沙埋没。
隋朝时,有个叫韩世龙的大将驻扎此城,一天黄昏,一位皓发白须的老人来到古城,两手空空,却沿街叫卖“枣”、“梨”,呼叫过街,便杳然消失。人们大惑不解,报知韩将军,韩世龙觉得奇怪,但很快悟出神仙指点,须要“早离”。于是当机立断,率领军民连夜弃城而去,果然半夜狂风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间,城池便被风沙掩埋。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在黑水国附近放羊,他的一只牧羊犬每天一到黑水国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觉得非常奇怪,想弄个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随牧羊犬到了残破的城垣下,只见牧羊犬钻进了一个水洞,他也随着钻进去,原来洞里像一个宫殿,每一道门里都堆满了金银财宝,一直走到第九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见正中方桌上摆着一个金月亮,牧羊人欣喜若狂,想把金月亮带回家,可是,当他刚一拿起,室内顿时一团漆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他只好放下,室内又恢复了光亮。牧羊人出洞后,做梦都想取回金月亮,但一夜之间,风沙埋没了所有一切,他再也找不到进口。
此后,一位郡王要建一座新城,为保安定,便四处请高人察勘风水。一天有个云游和尚经过,对郡王说:我有一枚铜钱,把它扔出去,它落在哪儿,就在哪儿建城,可保金城永固。郡王心想,一枚铜钱能扔多远,找到还不是轻而易举。结果,和尚扬手一扔,铜钱凌空飞起,兵士拔腿就追,一直追出三、四十里,才见铜钱落在了一片苇溪之畔。溪水荡荡,芦苇密布,哪里找得出一枚铜钱?正当人们没主意的时候,来了一位道士,拿出一根银针随手一扬,插在地上,说:就在这儿了。人们连忙去挖,银针刚好插在铜钱的孔眼里。于是就在此建起钟鼓楼,以此为中心,建了东西南北四大街,才有了今天的张掖城。
黑水国消失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绿洲。元末明初,明朝大将冯胜率军在河西走廊围攻守卫黑水城的元军,将城边的弱水河筑坝截流,导致城内水井干涸,守军被迫弃城突围,官兵或战死或向明军投降。而筑坝导致弱水改道北流,致使古居延海干涸。由于当地降水量仅为3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706毫米,在如此干旱的条件下,绿洲由于缺水而消失,沙漠蔓延,居民被迫外迁。
黑水国,这个以水的名义命名的古城,虽然已经斑驳颓废的如此经典,虽然岁月的黄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颜,虽然历史的尘埃剥夺了她的繁荣,沿着经流不息的记忆,依然能看到季节在里面居住,河流在脚下蠕动,依然能感受到绿树掩映的田园深处的疲惫和幸福,依然能体味到远古的风向远方问候广阔的世界,依然能听到悠远的牧歌和征战的号角从历史深处抵达内心。
一个城池或小国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生灭灭,建里了毁,毁了建。有生就有灭,原本是这样容易。当然,有些生态灾难是人无能为力的,大自然要摧毁一个城市,谁都挡不住,唐山大地震不就是吗?但有些城市的毁坏,是人为的,是人自掘坟墓,比如,破坏了环境,缺水,污染等,都可以摧毁一个城市。因此,每次来这里,都有一番感慨,也不免有些忧伤。
黑水国史前遗址位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马厂晚期至四坝时期的与早期铜冶炼相关的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
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多次对黑水国史前遗址进行调查。目前已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现遗迹单位531处。遗迹有房址、独立墙体、灰坑、灰沟、灶、陶窑、墓葬等,其中房址90座,独立墙体19段,灰坑357处,灶坑12个,灰沟19条,墓葬19座。
持续的考古发掘,直观揭示了黑水河流域史前聚落形态及演变过程。同时,对中国早期冶金起源及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如:镜范和带有羊头的环首铜刀的发现,为探讨文化间的交流及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发现还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大量大小麦、土坯建筑是河西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同类遗存。这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河西走廊地区已与西方地区发生了频繁的接触。这为大小麦及土坯建筑等进入中国的时间及路径等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水涛对此评价说,位置重要,西城驿处在河西走廊中部,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解决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址;年代重要,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变的过程。文化序列完整,土坯建筑、小麦、冶金遗存的发现为中西文化交流问题提出了很多解释模式。
2018年5月初,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张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官方将对“见证”了4000年前中西方早期“接触”的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黑水国史前遗址),建设保护大棚对外展现。届时,游客能看到三四千年前,在黑水国西城的人类居住遗址,以及原始社会时期的生活形态。
张炯表示,官方对黑水国史前遗址的考古从2010年持续至今,期间发掘了史前人类居住遗址,里面发现了相关的冶金遗址,有动植物种子、标本等数千件。这对研究原始社会末期河西一带人类社会生产以及气候变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