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礼
吴崇礼(155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现称西南巷)人。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 本名
- 吴崇礼
- 别称
- 节庵
- 字号
- 字彬卿
- 出生地
- 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
- 出生时间
- 1552年
- 去世时间
- 1626年
- 职位
- 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 特点
-
其貌不扬,却少小颖悟
目录
万历十四年(1586),吴崇礼首任山西蒲县知县。
万历二十年(1592),吴崇礼因仁政爱民擢升山东御使
万历二十三年(1595),吴崇礼被擢升为两淮按察副使
万历二十八年(1600),皇上封吴崇礼为淮扬
万历十四年(1586),任蒲县知县时,正值山西持续大旱,他走村串巷,问民疾苦,潸然泪下,连夜写成奏章,半夜敲开知府大门,请知府代为上奏,请赈耕牛。谁料知府不但不代奏,还讥笑他官低妄为。他在驿馆再写奏疏,连夜骑快马赶到京城,当堂奏闻皇上,神宗
谥定襄公,赠太子太保。
吴崇礼治家有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吴族人为有崇礼这样的高官而骄傲,商定修建吴家祠堂,动工时巧逢西邻李家(地方士绅名流)扩建宅房,因一墙之地有争议,两家到县衙打起了官司。县官不敢过问两强家之事。吴氏族人写信连忙送到京城,意在让崇礼借官威给县衙和李家施加压力,而崇礼看信后,随手回信一封,说:"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昔日秦始皇。"族人看信后深明其中道理,主动退让一墙地。李家为吴崇礼温良恭让所感动,也暗自退让。两家各让后,胡同较前宽敞多了,来往行人便利,后人命名为"
著有《三边总图》、《抚蓟奏略》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