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秀丽
- 姓名
- 伊秀丽
- 民族
- 满族
- 出生日期
- 1962年7月
- 毕业学校
- 吉林大学
目录
伊秀丽撰写的作品,曾获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近百个,其中有中国新闻奖,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东北三省晚报好新闻奖,连续获吉林新闻奖等。出版文艺作品一部,主编报纸新闻业务著作三部。
她组织策划并直接参加采写的“农村文化”系列报道和《
1998年,伊秀丽的妇科病非常严重,犯病时经常痛得大汗淋漓,直不起腰,她仍然坚持工作。期间正赶上松花江发大水,她深入到灾情严重的梅河口和辉南两县,一边抓救灾报道,一边抓党报发行,并积极动员省直部门和一些企业为受灾地区捐助报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到病重不得不手术,她才住进医院。通讯《阳光灿烂好行政》《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等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励的稿件,就是这个时期采访撰写的。2005年夏天,正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报道深入展开之际,伊秀丽80多岁的老母亲病重,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夜晚在医院看护母亲,白天组织采写报道。母亲病故,她没有向单位透露过一句。料理完后事,她强忍悲痛,马上带领记者深入到长白山区,重走抗联路。
2005年初,伊秀丽作为文体新闻中心主任,策划、组织并参与采写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系列报道。多次走访专家学者、60多年前日伪时期留下的大量遗址遗迹和仍然活着的见证人,查阅了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确定了既纵览全局又突出地方特色的报道思路。为了再现60多年前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艰苦卓绝的爱国主义精神,伊秀丽带领年轻记者,重走抗联路。盛夏时节,徒步走进长白山区的老岭山脉,沿着杨靖宇将军的足迹,走访了“长岗战斗”遗址、“5月老岭会议”遗址和抗联英雄们的墓地。这里四周都是大山树林,密不透风,人迹罕至。趟过长长的蚂蚁河,不怕蚊虫叮咬,拽着树枝爬上一处陡峭险峻的半山腰,终于找到了东北抗联最珍贵的遗迹——棋盘坨子。
辗转来到长白山脚下的靖宇县、白山市、临江市和抚松县,踏访抗联英雄们生活和战斗的遗迹,行程一千多公里,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该系列报道历时半年多,见报100多篇。由于报道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获“吉林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其中《密林深处的棋盘坨子》获“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三等奖。 办精品栏目,宣传地方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了把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宣传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伊秀丽在社领导的支持下,于2005年开辟了《千秋吉林》等栏目。《千秋吉林》是透过历史文化遗存来介绍吉林省的文明发展史。她以身作则,一边读史料,一边采访专家,一边踏查遗迹。很多遗址都很偏远,不通公路,遇到这种情况,总是千方百计接近遗址,感受古人的生存状态。其中《老河深处的夫余人》《月亮泡的汉书遗址》等20多篇报道就是这样一腿水、一脚泥采写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该栏目陆续见报了90多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吉林省的文明发展脉络。有的读者来电说,这个栏目很有创意,它不但传播了文明和知识,更增强了吉林人的自豪感和振兴经济的自信心。报社领导也非常重视,决定把《千秋吉林》集结成书。该栏目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新闻出版“精品栏目”。
2007年6月,按吉林省委要求,吉林日报社派伊秀丽采访吉林援藏工作。 抵达海拔3850米的西藏日喀则以后,伊秀丽经受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欲裂,严重失眠。血压本来很正常的她,可是到日喀则第二天,血压就猛升到110/160,心慌气短,浑身无力。按医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服用了救心丸和降压药,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及时发回了第一篇报道。 一同赴藏的电视台同行病倒了,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 入藏第4天,伊秀丽不顾日喀则地委领导的劝阻,坚持随第三批援藏干部到路途最遥远、也是最危险的吉隆县采访。她怕由于高原反应记忆力不好,影响采访工作,就在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和笔,手里拿着采访本,在八、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中,走一路,记一路,拍一路,生怕漏掉一个生动的细节。汽车几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
从海拔5380米的马拉山口下山时,盘山路极其险峻,要穿越37个180度的急转弯,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体,一侧是垂直几百米深的悬崖。她不怕危险,咬紧牙关,强忍住阵阵袭来的眩晕和恶心,硬是挺了过来。 吉隆县是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县,全县只有一万多人口,海拔近4300米,环境恶劣,风沙极强,一到傍晚,空气中的氧气就像被抽干了一样,说话、走路都很艰难。 傍晚,伊秀丽硬撑着去观看藏族群众组织的联欢会。高原几乎耗尽了她的体力。她一再告诫自己,要挺住,一定要把汉藏一家亲的故事、把援藏的工作成果报道出去。 夜晚,她服下安定片和救心丸,也只断断续续睡了三、四个小时。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揣着药瓶,背起相机,冒着风雪,采访吉林省的援建项目,到藏民家里看太阳灶工程,与藏族群众攀谈,了解吉林省援建5年来的变化 …… 回到日喀则,她不顾身体虚弱,马上写稿。由于大脑缺氧、思维迟钝、胸闷气短,她不得不靠一遍遍服药来写作,及时把2300字的现场新闻《走过援藏路》发回报社,得到社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在西藏的日子里,午休中、晚饭后、汽车里,都能看到伊秀丽采访的身影。她用翔实的材料,感人的事迹,充满激情撰写了8000多字的长篇报道《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全面报道了吉林援藏5年的工作成就和援藏干部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赴藏任务,受到省领导的表扬。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