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吴学宝

吴学宝,福建省福州市人,1940年3月出生,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987年2月福州市政府授予特级名艺人称号;1987年4月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8年5月经福建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确认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软木画代表性传承人。

目录

福建省福州市人,19403月出生,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9872月福州市政府授予特级名艺人称号;19874月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85月经福建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确认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软木画创始人吴启棋先生之子。

艺术成就

吴学宝,长期从事软木画创作、生产及开发。其技艺全面,工艺精湛,勇于创新,从艺五十年来,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多次获国家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主创的大型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收藏,受到极高的评价。

软木画

软木画,栓树皮具有质地轻软、纹理细密、色泽典雅等特点,故称“软木”,以此为原材以刀代笔制作出来的画便称为“软木画”。而以世界风光、名胜古迹、亭台楼榭、花鸟虫鱼入画制作的软木画,令人赏心悦目,与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同誉为福州工艺“三宝”。

吴学宝,就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软木画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中国软木画制作第一人之称。一九一四年,其父吴启棋利用产于西班牙等国的进口栓树皮为原料,结合中国传统的雕刻技艺,成功创制了软木画。

说起唯一“全能”的称号,吴学宝还跟我开起了玩笑:“其实我不能算唯一‘全能’,我这‘全能’还是当年跟我老爸学的呢,不过,我老爸已去世50年了!”至于软木画类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真正的前无古人。

子承父业

吴学宝说,其父成功首创出软木画后,大受欢迎,当年西园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子拿起刀具,学习制作软木画。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的吴学宝自然也不例外。7岁,他便操起家伙,由父亲教他学习制作软木画。首次操刀制作,他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将一棵小树“雕”得栩栩如生,让其父心怀大慰,同时也让吴启棋发现了吴学宝的天赋。于是,吴启棋对吴学宝要求格外严格。吴学宝每天须定时定量保质完成父亲布置的“家庭作业”,否则就要被“家法侍候”。“那时是用鞭子使劲抽,不像现在家长拿起鞭子吓唬一下孩子就算了。虽然当时吃了不少皮肉之苦,但我今天能有这些小成绩,还得感谢父亲当年教子之苛。”

1957年吴启棋因病去世。十年寒窗,17岁的吴学宝已能独挑大梁。这年吴学宝所在的西园木画生产合作社接受了大型软木画挂框《福州西湖》的制作任务,其中难度最大的西湖大门口两只狮子的雕刻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大家的目光也都聚焦到他身上。“当时我心里也没底,毕竟以前没雕过狮子啊。不过,我铆足了劲,我告诉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要让大家知道吴启棋后继有人!我一天跑几趟西湖公园,就站在门口观察那两只狮子,那段时间不知去了多少次西湖公园,可公园的门一次也没进过!工夫不负有心人,我运用了浮雕、镂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最后终于将一对活灵活现的狮子呈现在大家面前!”说到这,吴学宝的双眼又笑成了一条缝。

传承现状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软木画是宾馆、店堂和家居中常见的装饰品,遇上婚嫁喜事,许多人喜欢凑份子买幅软木画作为贺礼。许多省市也纷纷派人来福州学习软木画制作,软木画制作盛极一时,福州地区当时软木画从业者有近万人之众。可就在软木画处于一片大好商机之时,由于工艺品行业管理者忽视产品质量的管理,缺乏对软木画工艺品品牌的保护意识,再加上社会上软木画经销商,贪图眼前经济利益,将粗制滥造的次品低价推向市场,造成无序竞争,扰乱了市场,使软木画发源地福州的市场陷入低谷,1993年,吴学宝所在的福州软木画工艺厂解散。

说到这,吴学宝摆了摆手,说:“过去就不提了,现在软木画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福州市政府出台了《福州市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大快人心啊!我有几分力,一定就使几分劲!”眼下吴学宝担心的是人才的断档。由于软木画手工制作的报酬极低,而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甚巨,投入产出之间比例过于悬殊,几乎已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并投身于这门工艺。与此同时,他这一辈的老艺人包括学徒们正一天天老去。说到这里,吴学宝指指创作室里几位正在埋头工作的徒弟说:“你看看,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半百了,软木画这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艺品种,要成为福州永远的骄傲,不能没有人才啊。”

主要作品

《泉州东西塔》

《寒汀宿雁图》

《谦斋老师归日图》

《万里长城》

《鹭岛风光》

《泉州东西塔》

《武夷春色》

《郑和宝船》

《土楼奇观》

文化交流

吴学宝又说起了一件“现场操作征服日本观众”的趣事。日本人对工艺品情有独钟,软木画在日本供不应求。日本人在对软木画赞不绝口之时,也对软木画是否真系人工所雕持有疑问,他们似乎不能相信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软木画艺术品是由人雕刻出来的。于是,1985年日本方面邀请福州软木画工艺师前往日本现场表演。吴学宝作为民间文化交流使者踏上了“樱花之国”。

到了日本,当地观众要求现场看看软木画的制作。吴学宝含笑应允,他不慌不忙地拿出几十件的制作工具,笑问日本观众:“你们想看什么?”“看亭子!”“看中国古代美女!”“看花草鱼虫!”吴学宝连连点头,继而操将起来,全场鸦雀无声。但见刀锋过处,亭子、美女、花草虫鱼一一呈现在他们面前,现场操作结束,吴学宝在全场“西吧拉希”(日语“太棒了”)的欢呼声中起身。

此次日本之行,吴学宝本应只作短暂交流,因日本观众的盛情,吴学宝“滞留”了90天之久,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等十几个城市巡回现场表演。回国前,日本不少部门开出了诱人的条件,请吴学宝留下来,他淡淡一笑:“我是中国人!”目前软木画界唯一“全能”

获得荣誉

1963年软木画《晨曲》获福建省文化局、手管局工艺展优秀作品奖;1984年软木画《友谊之路》、《郑和下西洋》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986年在创作软木画《万里长城》作品中创作新利用有机玻璃衬景法,成功解决了软木画作品表现多层次远山、近景的布局难题,提升了软木画工艺的艺术层次,深得工艺美术界好评,该作品参展荣获得福州市政府颁发工艺如意杯特等奖。同年软木画<踏遍青山寻药草李时珍>获省工艺展二等奖。

1981年、1985年作为国家民间艺术使者到日本、英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进行软木画艺术雕刻演示,引起国外艺术界的惊叹称奇。

1994年创作软木画壁框《土楼奇观》装饰在北京人大会堂福建厅,工作成绩显著,特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给奖金及荣誉证书。19872月,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荣誉称号,同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89年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05年,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为研究员;2006年被福建省文联推荐确认为福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确认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相关评价

软木画制作精细,从图纸设计到装框完成,前后需要大大小小18道工序。由于软木画制作每道工序均由人工完成,传统均采用流水作业,时间一长,承担某工序制作的艺人,精于本道,但对其他工序制作则无力参与。吴学宝是目前软木画制作者中的唯一例外,是软木画制作的“全能”,可以独自一人完成所有工序制作。

幼年起师从父亲吴启棋(福州软木画创始人),深得木画技术真传。毕生从事福州软木画的生产、创作与研究工作。能熟练全面掌握软木画从设计到创作完成作品全部工艺过程、成为福州软木行业中技艺佼佼者。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海鹏    下一篇 航空工业出版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