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原
- 中文名
- 王逢原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吉林省长春市
- 出生日期
- 1912年1月
- 性别
- 男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目录
1925年
抗战爆发后,随第二十九军撤退。1937年11月到西安,先后在东北救亡总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随营四分校工作。1938年2月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5月任山西第六行政公署保安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党委书记。同年9月至1940年2月任中共晋西南区委军事部副部长。
1939年4月任中共晋西南区委候补委员。经常奔走于各部队之间,指导部队党的活动。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中参加指挥自卫反击战,1940年初担任山西青年决死队第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党委书记。同年11月至1942年10月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政治委员。
1940年12月至1942年11月任晋西北军区(1942年8月后称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2年秋至1943年夏任中共晋西北区委委员。1942年11月至1943年10月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暨晋绥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43年10月至1944年7月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暨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4年8月任晋绥军区军事工业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绥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绥军区后勤部军工部部长。
1946年1月至4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司令部军工部副部长。
1947年4月至1949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军工部副部长。
1949年6月调到北平,在中央财政委员会工作。
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中央财经计划局物资供应处处长,财经委员会物资分配局副局长,国家物资总局副局长。
1959年8月至1964年9月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66年5月调任
在八地委工作
据搜狐网2004年1月9日报道,八地委在交城山区米家庄,饶斌任地委书记。宣传部长先是刘英,8月调张永清担任。组织部长先是李伯林,7月调范敏担任。武装部长李文林兼任游击支队队长,副队长王金荣,是一二○师来的长征干部,民运部长李伯林,社会部长陈郁发。
八分区专员公署,国民党派的原专员薛文教1940年1月12日率部400余人投降日本。我们当即召开500余人参加的军政民代表大会,推举顾永田为专员。2月11日在交城田家沟,顾永田与日军遭遇,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时年24岁。行署又任命康世恩为专员。
地委建立后,先抓四项动员工作,即动员青壮年参军,扩充部队;动员人民献金,解决财政困难;动员交粮,解决吃饭问题;动员妇女做军鞋,解决脱产人员穿鞋问题。
5月中旬,晋西北区党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总结在反顽固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执行统一战线政策的经验教训。会议肯定成绩,纠正某些“左”的倾向,讨论了中共中央对晋西工作的指示。饶斌汇报八分区在敌占区“对敌斗争”情况,得到广泛好评。晋西党校校长林枫同志,还请饶斌到党校作《对敌斗争》的专题报告。会上,除肯定在反顽固斗争中晋西取得胜利的重大战略意义外,还指出工作中(特别是四项动员中)有过火行为。会议指出:只有纠正这些过火行为,才能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并要求在平川地区建立党组织。6月初日寇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会议立即结束,干部返回,领导反扫荡斗争。
饶斌开会期间,经林枫介绍,认识了党校教育干事张矛,她是原山西省同蒲铁路局局长张豫和的女儿,1936年参加民先队任友仁中学女生分队长。当时赵林与她有工作关系,对她的工作与思想进行指导。由于林枫、赵林两位领导的撮合,两人也一见倾心,便确定了恋爱关系。本来张矛是区党委拟进行培养的理论干部,准备送延安马列学院深造。由于照顾两人的关系,党校高级班毕业后,8月初,张矛即被派往八地委在宣传部任教育科长。两人于8月26日在交城东坡底结婚。
1940年晋西北大旱,严重缺粮。军队和机关普遍以黑豆、苦菜充饥,每天每人只供应八两黑豆。八分区有山区,又有平川,军队来八分区筹粮的较多,除八分区的驻军二纵队、工卫旅、地方游击队外,还有决死四纵队、一二○师供应部的特务团。当时的县、区政府主要设在山里,没法解决这么多的给养问题,部队就各行其是,各自派人到平川搞粮食、布匹、医药等。这种无政府状态必须改变。地委根据晋西区党委指示,召集各部队领导人开会,商定部队的供应问题。但会后还是各干各的,群众很不满意。
地委机关和地方游击支队同在一地,支队有一个警卫连,支队领导着以县为单位建立的四个游击大队,即汾阳第一游击大队、文水第二游击大队、交城第三游击大队、清太徐第四游击大队。各区还建立区干队,以利于配合党政民进行活动,保护人民,机动地打击敌人。
晋西事变后,重建了地方抗日政权,实行民族统一战线的“三三制”,共产党员、进步分子、抗日民主人士各占1/3。任命坚定有能力的人为各县县长,组成抗日民主政权。区村政权也进行改组,划小管理范围。特别在行政村里,进行民主选举和村政建设。村公所也注意吸收农、青、妇、工各救国会主要负责人参加讨论村政大事。有些地方还选出女副村长。敌占区和部分游击区建立“两面”政权,一面应付敌人,一面保证抗日工作的需要。革命政权对汉奸采取镇压和争取的两手政策。
地区的群众组织机构,在晋西事变后由牺盟中心区改为抗日中心区,摒弃阎锡山建立的牺盟会的名称。八分区的抗联主任是朱建书,下设工、农、青、妇四个救国会。工救会1940年已发展会员5000余人。工救会秘书是张旭初(现名赵尚朴,是东北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哥哥);农救会秘书宋丕显;青救会秘书曾茄,不久由冯直担任;妇救会秘书先是杨华甫后是王恒芳。各会都有几名骨干,都是能力强、能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干部,几乎都是共产党员。
当时八分区领导干部少,靠党政群干部互相协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特别是中心工作,大家通力合作,真是“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如搞减租减息即结合征收救国公粮,既减轻农民受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剥削,又合理地征了公粮,使发动群众与贯彻政策法令同时完成。在搞村政建设时,挑选群众中有觉悟、有能力、有文化、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村干部,还破除封建的男尊女卑思想,发动妇女参政议政。在西葫芦川的中庄村选举中,村妇救会秘书倪玉兰被群众选为副村长。
1940年4月初,第八军分区在交城县东坡底村成立,分区设在决死二纵队,司令员为韩钧、副司令员侯俊岩,王逢原任政委。韩钧、王逢原均为地委委员。8月,晋西军区派罗贵波任总指挥,参与指挥百团大战。韩钧、侯俊岩参加指挥。地委组织地方干部积极参加支前活动。为打破敌人进攻西安的企图,争取华北形势更有利地发展,趁青纱帐起和雨季,进行百团大战。我八路军、新军及地方游击队,以105个团的兵力,对正太、同蒲、平汉三条铁路干线大举破袭。晋西北22个团担任破袭同蒲铁路北段和汾离公路、阻敌增援和运输给养的任务。文交地区军民扒铁路,破坏敌人交通,缴获敌人枪支弹药,打死打伤敌伪军。工卫旅攻入文水敌据点开栅镇,缴获大炮一门,击毙文水司令官石墨,缴获一批布匹,解决了部队冬装被服。其间,捷报频传,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日寇威风。据全晋西北的统计,作战300余次,毙伤日伪军6800人,俘虏日军47人,俘虏伪军350人,缴获长短枪885支、大炮6门。10月初,百团大战结束。
11月,晋西区党委召开第一次地委书记会议,讨论关于纠正统一战线中“左”的错误和政权工作财政经济建设问题,并布置了干部训练、除奸和加强对敌伪军的工作。还特别指出,一些同志执行统一战线政策有动摇现象,要求坚持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群众;把发展生产,加强根据地建设放到重要地位。饶斌回到交城,召集全地委的领导干部讨论贯彻上述精神的意见,深入各县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百团大战引起敌人对敌后的注意,调集25000兵力于1940年12月开始冬季大扫荡。我决死四纵队和一二○师714团被敌人包围在南安、南北白家庄、谢家寨一带,我军虽然猛烈反击得以转移,但伤亡较大。工卫旅和决死二纵队转移至平川,没有大的伤亡。
1941年初,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继1939年发生的“平江惨案”,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阎锡山派赵承绶与日方进行第二次谈判,达成“友好合作”、“共同防共”的协议,并议定汾离公路以北地区由日方进剿。阎锡山和日方均了解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加强为摧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活动。1941年4月开始“强化治安”,对游击区和根据地加强扫荡,在游击区增加据点,对根据地实行“三光”和蚕食政策,企图缩小以至消灭根据地。中共中央指示:在敌占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的方针,近敌区实行秘密工作为主,公开工作和军队与群众武装相结合的方针。在根据地,敌人扫荡时,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把粮食埋藏起来,人和牲畜隐蔽到山里。扫荡中日寇残杀无辜群众4000余人。冬季大扫荡后,日寇对平川实行“篦梳”扫荡,强化治安,对山区实行经济封锁,对平川人民实行肃正思想,训练青年,整顿保甲制度,建立伪自卫队。敌人对游击区实行蚕食,强迫建立维持会。八分区半年内遭敌人捕杀的干部达378人。敌占区工作环境异常艰难,干部一夜要换两三个地方,地委决定把不易隐蔽的干部调回山区。
为进行知识分子工作,地区特别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工作,通过他们对群众进行民族解放、抗日救亡思想等形势任务和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有的县组织短期培训,使教员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干部的源泉。
为吸收平川的知识分子,地区办了永田中学(以壮烈牺牲的专员顾永田的名字命名),由康世恩兼校长,季涛任教务主任。根据行署的决定,1941年6月改名为第二中学,还附设一年制的简易师范,并设有三月班、短训班,为根据地培训干部。1942年4月,由于八分区环境恶化,不利教学工作的进行,二中就撤到行署所在地──兴县。
1941年3月,八分区文化界联合会成立,通过《开展敌占区文化工作议案》,选出理事会,地委宣传科长李琪和专署教育科长孙达可等当选为文联理事。晋西文联的刊物《晋西文艺》征稿,中心区妇救会宣传部长鲍枫写的中篇小说《无刺的花》,被选为获奖作品;地委宣传部张矛写的短篇小说《区长的客人》被刊载于《晋西文艺》创刊号上。这两篇小说都是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素材,描写敌占区妇女被污辱被损害的情况,以激发民族抗争的情感。
5月,武装部长李文林带领基干连在汾阳头道川活动时被敌人俘虏。李文林表现恶劣,向敌人供出许多情况,并接受敌人的派遣任务,伪称是脱逃回来的。当时八地委有规定,被俘逃回的干部,一时搞不清的,要送回兴县(区党委所在地,系巩固的根据地)审查。李文林在审查清楚问题后,1943年被枪毙。
由于根据地被敌人蚕食而缩小,很多干部集中到交城山区。为加强交城的工作和根据地建设,交城一分为二,成立交东和交西两县。交东县委书记是刘光,县长是郝振乙,抗联主任是华国锋,下辖六个行政区。交西县委书记是赵琦,县长是张英,抗联主任由赵琦兼,下辖四个行政区。
为粉碎敌人的蚕食,应付日益险峻的形势,必须加强人民群众的武装斗争,开展反蚕食、缩小敌占区的活动。为此,整顿了抗战初期建立的抗日自卫队,挑选有能力有本领的人担任武装自卫队队长,武装自卫队改称民兵,发给枪支(以前只有红缨枪),进行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打击进犯敌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东葫芦村的段兴玉就是自告奋勇当队长的。他干得很好,后来成为晋绥民兵英雄的头名状元。西葫芦川中庄的韩风珠是猎人中的神枪手,在对敌斗争中立功、入党,也成为边区级的民兵英雄。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中不少民兵英雄的原型(如崔三娃等),就出在与敌人尖锐斗争的前哨地区──八分区。
1941年8月,为加强平川敌占区的工作,将地委分为七、八两个地委。八地委辖文水、汾阳、交东、交西四个县,七地委辖祁北、榆(次)太(谷)、清(源)徐(沟)、太原四县。调八地委宣传部长张永清任七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刘英任组织部长,萧靖任武装部长,朱绍田(一二○师派来的手枪队长)任敌工部长。行政上七分区不设专署,只设八专署平原办事处,李晓村任办事处主任。其他人员没大变化。
7月下旬,敌人开始对八分区进行大规模的夏季扫荡。饶斌、康世恩等党政干部本来随决死二纵队进行活动,由于目标太大,被敌人冲散,他俩仍一起活动。忽然,敌人漫山遍野地压过来。他们在树林、草丛的掩护下,找到一个为灌木丛遮掩的山洞躲起来。洞离山顶不远,能听到伪军喊话和日本人叽里咕噜的说话声。两人将手枪顶上子弹,商定,如敌人冲进山洞就杀死敌人然后自杀。漫长的一天一夜中,饶斌还写了四句述志诗,决心以身报国。然而敌人竟没发现他们。他们没吃没喝,不得已把尿也喝了。这次扫荡,搞得饶斌很狼狈,马也丢了,有一封晋西区党委给北方局写的报告也遗失了。他深知保守秘密的重要性,生怕这会给党造成严重危害。他对妻子张矛说:“丢失文件是对革命的犯罪啊!”说话时他眼里满含着泪水。
8月26日至9月3日,中共晋西北党委召开高干会议,讨论坚持长期战争,建立根据地和开展自力更生大生产运动等问题。饶斌汇报八地委工作情况和丢失文件的事,区党委按保密条例规定,给予地委组织以警告处分。
七、八地委分开后,曾有清源伪警备队200余人携全副武装投诚。11月24日,我八分区军队袭击徐沟机场击毁敌机一架,但更引起敌人警惕,敌人也更加疯狂地进行报复。他们在交城山区的会立、岔口等地建立据点八处。在平川及公路两侧增设许多据点。为集中力量对付八路军,日寇与阎锡山勾结。赵承绶代表阎锡山到汾阳日军若松旅团司令部与日方会晤,双方签署《晋绥军与日军基本协定》和《停战协定书》。日军频繁袭击我党政军群机关。8月,在三道川十三寺后山,包围残杀我后勤人员和伤病员五六十人。9月,七地委与专署办事处在交西县小晏峰被敌人包围,由清太徐四大队掩护撤退。在战斗中,办事处主任李晓村、武装部长萧靖、四大队政委马真受伤,七地委书记张永清将死人压在身上,才死里逃生。四大队伤亡很大。10月,日军与阎锡山的代表赵承绶,又制定履行汾阳协定的细则。日寇在平川分期实行“强化治安”活动,开展围捕诱捕我区、村干部。11月在汾阳仁岩,敌人以召开会议为名,诱捕汾阳五区村干部、教员142人,押解至县城严刑逼供,有53人被折磨致死和杀害,其余的人各交罚款伪币100元,讨保释放。交城南沟村被敌人用机枪扫射,48人遇难。12月敌人袭击我八地委机关(一部),地委秘书钱斋、组织干事刘锋、教育科长邢坚被捕后牺牲。平川不少干部被捕被杀。如榆太县委组织部长王子录被捕后被杀,原地委科长李文在游击活动中中弹身亡,地委科长李琪被捕后,说服了看押伪军,携枪逃跑,藏身于墓穴才保住性命。地委书记张永清的妻子李岚被捕后,村干部用银洋买通伪军才被解救回来。在严峻的形势下,部队的伤亡也大。决死二纵队四团长王何全不幸牺牲,工卫旅21团团长彭凯叛变投敌,八分区刘德明副司令员在日军袭击我第八军分区司令部时,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敌人对我根据地和游击区实行“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使根据地缩小16%,人口由150万减少到100万。我在平川能活动的村庄由79个减少到37个。七地委的同志认为:党政群的活动,没有游击支队的掩护不成,游击队没有可靠的后方不成,他们提出建立七地委是否适宜值得怀疑。后经晋绥分局批准,七地委1942年10月撤销,所辖地区仍归八地委领导。
1942年,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开辟从晋西北到晋东南的地下交通线。任务是护送全国和延安的来往干部,转送中央文件,经常保持党中央和晋东南八路军总部以及华北、华中等敌后根据地的联系。平介县委和文水、汾阳县委组建县委武装交通队(对外称武工队),同时设立政治交通员,在许多村庄建立地下交通站。经过艰苦工作,建立从文水边山到平遥边山,从汾阳边山到介休边山两条地下交通线。平介县委属晋西南工委领导,晋西南工委和其游击支队主要驻地在八分区的文、汾、交边山。这个交通线先后护送过两三千名人员过境,其中有刘少奇、薄一波、罗瑞卿、陈赓、蔡畅、安子文、何长工等领导同志。刘少奇同志经八地委时会见交西的负责同志,他说:“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群众工作搞不好,‘挤’敌人就‘挤’不好。”
敌人在山区设据点,经常突袭我党政机关。1941年末,专署贸易局被敌人包围,除局长孙新人因到兴县开会未回外,人员几乎全部被俘,其中有两名刚从延安分配来的女同志。1942年初交西县政府驻地薛东沟被偷袭,我军民20余人被杀,县长被俘。山区白墙灰瓦的房屋几乎被烧光,人们搬入深山挖个小窑居住。吃饭三顿改为两顿,干饭改成稀饭,有时连一顿饭也吃不上。为解决吃饭问题,鼓励群众多种高产作物──山药蛋,甚至还种一些其他经济作物用以到敌占区换取物资。
面临严峻的局面,区党委指示撤退部分老弱干部和大部分女同志到巩固根据地──兴县。在韩钧司令员、政治部主任郝德清的护送下,100余名干部和第二中学全体日夜行军140里,通过方山封锁线到兴县。
1942年四五月,八地委召开整风会议,检查工作中的主观主义。会议认为:在平川的工作方针有问题,没从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只顾解决眼前需要而脱离群众。如部队各自为政,不经政府即向人民征粮筹款,损害群众的利益等。会议决定在敌占区实行“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的方针,以待时局好转。会后在交城山区举办五期训练班,培训做秘密工作干部并派回平川工作,把刚分配到文水任宣传部长的张钊(现名洛风)派到清太徐任秘密县委书记。
晋西区党委决定,以反蚕食斗争为中心任务。从部队调武装干部和枪械,与地方一些党政群干部,组成精干的武工队,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瓦解伪军,保护、团结人民群众。
1941年7月至1942年6月底,日军采取“扫荡”与“蚕食”相结合的方法,向晋西北根据地进攻。在原根据地内设据点250个,使游击区变为敌占区,部分根据地变为游击区,根据地面积比百团大战时缩小1/3,人口减少2/3。八分区原辖六个县共60万人口,只剩32个村子6万人左右。晋西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受到威胁。一二○师必须着眼于保卫边区又兼顾晋西北。1942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华北军分会发出《关于反对敌人蚕食政策的指示》,指出蚕食是目前敌人进攻根据地的主要手段,由于我方给敌人有效打击不够,造成严重退缩局势。因此,必须立即展开坚决的系统的全民的反蚕食斗争,将政治攻势和武装斗争相结合。晋西北区党委和一二○师政治部也指出:要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的对敌斗争,统一党政军民力量,实行一元化领导。过去我们在敌人进攻面前,缺乏具体的实际对策,造成工作被动,干部遭受牺牲。
1942年8月,中共晋绥分局成立,分局书记是一二○师政委关向应,林枫任副书记。关1941年秋去延安疗养,由林枫代理书记,组织部长王达成、宣传部长张稼夫(于年底被任为副书记)兼城工部长,龚建春任社会部长,肖扬任秘书长。对各地县委干部也有所调整。为加强八地委工作,决定调罗贵波任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和政委,调回饶斌、韩钧至兴县,另行分配工作。罗贵波同志任晋西区党委委员、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他有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调到这个对敌斗争的前哨阵地必然对工作的开展有益。
饶斌在八地委工作两年八个月,他谦虚谨慎,能团结同志,竭尽全力想把工作搞好。他曾兼管过交城县委工作和东西葫芦川的区委工作,想多接触实际,丰富工作经验,提高领导水平。但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经验,加上在敌人蚕食面前,上级也无明确政策,所以,他离开八地委时形势很困难,他觉得辜负了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心情有些沉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2018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 下一篇 珠宝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