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杨启

杨启,原名杨永研,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峨石山村,原大连日报副总编,高级记者。写有五部专著和许多有价值的论文,是大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
中文名
杨启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记者

目录

大连日报大连日报
  原大连日报副总编,高级记者,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写有五部专著和许多有价值的论文,是大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

杨启,原名杨永研,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峨石山村一个农民家中。

1937年初,入当地瀛波小学接受启蒙教育。

1940年初,家乡遭日寇侵占,与哥哥弟弟随母亲投奔在旅顺一家饭店当写帐(会计)的父亲。

同年,入旅顺一间名叫“芝兰书室”的私塾读书。

1941年春,挿班进入旅顺公学堂三年级。

1945年春毕业后,在大连满洲化学株式会社技工养成所当学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入旅顺中学学习。

1947年8月,到瓦房店白山艺术学校学习,不久转到关东高级中学(后改名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学习。

1948年5月由学校分配到大连日报做记者、编辑,主要做记者工作。

1969年文革期间全家下放到新金县皮子窝化工厂劳动。

1973年月10月回报社工作。

1985年5月起,先后任大连日报工交部副主任、主任、编委、副总编辑。

1990年8月离休。

主要成就

杨启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他从一名普通记者做起,做到了主任记者、高级记者和副总编辑。他亲眼目睹和记录了北方明珠大连的每一个进步,并为此而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他报道了大连制造的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第一艘万吨巨轮。

亲自采写或组织了大连市被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引碧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路、森林公园等重点工程的报道。他是与大连日报一起成长的资深新闻工作者,是大连日报的元老级人物。

他曾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主要有:1982年任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83年任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85年任大连市标准化协会理事,1986年任大连市质量管理协会理事,1987年任大连市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理事,1996年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等。

著作荣誉

从1948年5月在报社当记者至1990年8月离休,40多年间写作发表的各类体裁的新闻千余篇、著作五部,共约数百万字。其中主要的著作有:

1, 《记者的道德自律》,大连出版社出版,获大连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专著三等奖和大连市科学著作二等奖。是我国新闻伦理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2, 《记者成才之道》,大连出版社出版。

3, 《开发职工智力资源之渠道:合理化建议活动概述》(杨启董文才合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4, 《航程》(大连日报社史),获大连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专著二等奖。

5, 主编出版了《大连市志·报业志》,并为此获得大连市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此外,杨启的多篇重要论文被分别收入以下新闻著作:

《新闻学基础知识十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经济新闻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出版)

《芳草集》(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写作基础》(大连出版社出版)

社会评价

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刘黑枷在《记者成才之道.序言》中说:“杨启从18岁当记者,在新闻岗位上工作了42年。他始终深入第一线,接触群众,接触实际,能熟练地采写新闻,通讯,言论等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达到较高的水平。他勤学苦思,在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研究中,有相当高的造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    下一篇 浪比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