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平
目录
韩子平(1949--)我国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老师,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享有“二人转王皇帝”的赞誉。 1970年考入吉林省洮安县文工团。
1979年调入吉林省吉剧团。
1980年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现为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民间艺术团演员,艺术指导。从艺以来,先后演出技场戏《回杯记》、《马前泼水》、《离婚夫妻》等30多个剧目。1986年主演的二人转《哑女出嫁》获全国新曲(书)目比赛表演一等奖。1992年主演的拉场戏《村长醉酒》。在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中获表演一等奖,获文化部第7届“文华节目奖”。嗓音宽厚洪亮,音质纯正,演唱吐字真,韵味甜,板头准,寓情于声,达意传神。念白与说回堪称一绝,铺得平、垫得稳、守得住、甩的响,具有风趣而又不俗的特点。以清新、明快、豪放的演唱和自然、细腻、幽默的表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1970年加入洮安县文工团
1976年全国曲艺调研时与董玮演出[情深如海]
1978年调到吉剧团演出了[老两口争灯]
1980年调到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团长多次获得演出大奖他演唱的[回杯记]的唱腔几乎在某种意义上代替了二人转他的代表剧目还有[十八扯][马前泼水][离婚夫妻][哑女出嫁][偷瓜招亲][西厢听琴]。。等现在他已经退休丹麦还活跃在各种演出舞台上是二人转人的杰出代表。
2002年,韩子平离开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职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基本离开了舞台。可是他对当今二人转的发展却至为关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他带来的二人转的复苏,到十几年后专业演出团体的不景气,再到现今民间二人转演出的蓬勃兴起,韩子平都在心里默默地品着呢。
在东北,在中国,韩子平享有“二人转王皇帝”的美誉。很多当红“转星”坦言“是听着韩子平的《回杯记》长大的”。
1970年春天,韩子平报考洮南县剧团,一曲《乌苏里船歌》直唱得考官们啧啧称奇,当场录取。1975年的一次吉林省二人转汇演以及其后的全国文艺调演,韩子平一炮打响。
1976年,著名剧作家王肯、作曲家那炳晨充当“伯乐”,韩子平走上事业的成功之路。当时韩子平已经搬入洮南县,妻子儿女,一家四口,全靠韩子平一人工资维持。全部家当乃一对木箱、一炕桌、一书桌、四副碗筷、四床被褥。是年8月,韩子平参加全国文艺调演获奖,从北京归来时,手心里还留有首长们接见时的余温。一进家门,看到炉中无火,再看时,箱中无米,已然断了顿。只得借钱买米,再借毛驴车捡粪拾柴。
1978年,韩子平借调入长春,被文化厅指定参加吉林省吉剧团的演出。原单位要求其偿清多年来借去买米的欠款,每月从工资中扣除20元钱,留给韩子平一家人的生活费,不足10元。腊月二十三,小年儿,韩子平饿了两天,用仅存的五块七毛钱买了火车票,饥肠辘辘回到家中。妻子正和两个孩子围在炭火盆前烤火,炭中放了两个小土豆,儿子韩玉纯年纪尚小,不时翻弄火炭和土豆,女儿则在一旁静观。炕后的山墙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韩子平犹如置身冰窖,呆在当地,流下泪来。
1979年,韩子平正式调入吉剧团,在长春安家落户。仅一年,以吉剧团第二演出队为班底,成立了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年底,韩子平名篇《回杯记》出炉,形成自己的风格,迈开了走向一代宗师的坚实步伐。
1、1986年全国曲艺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2、1987年参加中央电、中国煤炭部演出二人转《夫妻情》获一等奖。
3、1986年被文化部授予"拔尖人才"。
4、1986年东北三省文艺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荣获一等奖。
5、1988年参加长春市电视台"大拜年"录制,获中央电视台"文艺星光三等奖。
6、1989年全国曲艺调演,拉场戏《梁祝下山》获个人表演二等奖。
7、1990年全国现代戏调演,拉场戏《写情书》饰演老教授,一等奖、文华奖。
8、1992年全国小戏小品汇演,拉场戏《村长醉酒》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9、1993年全国二人转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10、1995年全国小品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个人表演一等奖,文华奖。
11、1976年全省调演、二人转《春燕归来》获优秀奖。
12、1978年全省调演、进京演出、二人转《老两口争灯》,拉场戏《春分头一天》获省文化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奖状。
13、1981年全省中青年调演,获省"优秀青年演员"奖。
14、1982年全省汇演、二人转《水漫兰桥》获表演一等奖。
15、1982年全省汇演、拉场戏《马前泼水》饰朱买臣,获表演一等奖。
16、1983年全省汇演、二人转《西厢听琴》获表演一等奖。
17、1983年全省广播演唱比赛、二人转《俩科长》获演唱一等奖。
18、1984年全省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获表演一等奖。
19、1985年全省调演、拉场戏《梁祝下山》获表演一等奖。
20、1986年全省中青年汇演荣获戏曲表演一等奖。
21、1986年全省汇演、小品《李三儿》获表演一等奖。
22、1986年参加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拉场戏《梁祝下山》获优秀表演奖。
23、1992年全省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表演一等奖。
24、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25、1993年获省委省政府《吉林英才》奖章。
26、1998年获省文联“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27、1999年获省艺术金奖评委会颁发的“世纪艺术金奖”奖牌。
28、2007年获省文化厅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奖。
于1980年录制成磁带,发行量超过百万。1982年又搬上电视荧屏,此后韩子平收到了一万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其后,由韩子平和董玮合作表演的二人转和拉场戏《马前泼水》、《水漫蓝桥》、《西厢观画》、《哑女出嫁》等剧目,响彻白山黑水间。那时常会听到一些民间二人转演员的一段“说口”:“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今天我给大家学唱一段韩子平老师的《回杯记》,大家闭上眼睛听,如果您听出点他那意思,觉着有点像,您就给我呱唧呱唧。”
韩子平是家中大哥,下面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从小就担起了家中劳作的重担,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也具有了极其沉重的责任感。1984年,韩子平的生活开始好转。至少一家四口人已经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九平方米小屋。韩子平开始惦念远在白城平安镇的年迈双亲。于是在小屋里搭起了吊铺,开始了三代同堂的生活。从此,逢年过节,定要兄弟姐妹全家聚齐,一应开销全由韩子平一人承担。不仅如此,六个弟弟妹妹们的经济状况一直堪忧,韩子平慷慨解囊已成了家常便饭。
2002年的一天,韩子平下班回家,看见妻子正拿着几张彩票,一问情由,妻子说:“老兄弟来电话说秋天盖房子,缺一万五千块钱。我寻思咱家也拿不出来了,就买了几张彩票,一旦中奖呢。”韩子平红了眼圈:“啥也别说了,咱家有多少拿多少吧。”
1994年起,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1999年,老父亲被医院诊断为小脑萎缩,每月的医药费开支约1000元。恰逢此时,民间艺术团只能得到财政60%的工资拨款,韩子平的月收入锐减到1100多元钱,扣除每月给父亲看病的1000元钱,家里只剩100多元生活费,而这100元是政府津贴,每半年才发放一次。从1984年三代同堂到2000年两位老人先后驾鹤西去,几近22年,其中父亲的病七年未能治愈。
此后,单以经济状况而论,韩子平的生活开始好转。虽然东拼西凑,总算帮助儿子韩玉纯实现了出国留学的心愿。可是老天弄人,韩玉纯在日本留学期间患上了尿毒症,几乎双目失明。2005年1月17日,韩玉纯回国治病,每个月的医疗费竟要6000多元钱。医院放出话来:要想治愈,只能换肾,18万。
韩子平的老搭档董玮说:“韩子平虽然名气很大,但他从不‘走穴’,‘不跑场子’,放弃了很多挣大钱的机会,所以韩子平没有积蓄。”此事轰动极大,从老百姓到政府官员,从戏曲界到媒体,解囊的解囊,呼吁的呼吁,“不能让老艺术家流血流汗再流泪。”韩玉纯手术成功,但至今仍需要惊人的医药费用维持治疗。
想当年,韩子平在重新演绎《回杯记》并一炮走红的时候,也是非常大胆的。本来《回杯记》是纯粹的“文戏”,既不热闹,也不火爆。“唱丑唱丑,必得说口。”韩子平大胆启用说口,一改《回杯记》原始剧本太长、太粘的缺点,这才有了日后二十多年里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