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干馍

干馍,是山西省沁县的地方风味小吃,是用温水和面,在案板上反复揉团,用轱辘锤将面擀成碗状,中间着香油调料捏成面饼,放于围有大铁圈的焦炭火上烘烤而成。冷热都可以吃,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不变。

目录

面粉5000克,碱面250克,食用油50克,食盐100克,花椒面25克。

制作方法

1 先将4500克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夏凉、秋温、冬春热)1750克,碱面用开水溶化倒入面盆内,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500克干面粉掺入水面团里,撕扎光滑饧之。  

2 把食用油、食盐、花椒面放入一个小盆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品。  

3 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方法是,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个面秋蘸上调味馅,包入面饼里,用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入鏊上(鏊上不抹油)两面烙成淡黄色后,再放到铛里烤热取出即成。

特点

色泽微黄,外脆里香。

饮食文化

沁县小吃三件宝,干馍拨面软米糕”。这三件小吃是当地人喜欢吃的传统食品。早在清朝 顺治年间则闻名沁州、潞州、泽州、并州。干馍即烧饼的一种,是三件宝中的首位。无论馈赠亲友,还是长途跋涉,都是首选的佳品。

这种风味小吃选料精,制作细。取上等白面粉,清水和成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至光滑有劲,搓成园柱形长条,揪成面剂,摁成圆饼, 再揪一小面球蘸上椒盐油汁包入饼内,用走槌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在鏊上烙至定形后,放入炉档内烘烤成中间鼓型、呈黄白色时取出,即可食用。乘热用刀在边处开二分之一的口,装入猪头肉或五香牛肉,味道更佳。干馍清白微黄,外脆里香,热吃脆香,冷吃干香,存放三至五个月香味不变。干馍如此好吃,是本地就有,还是外地流传到沁县,因无文字记载很难说清。但民间相传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要将李渊全家斩尽杀绝。追至沁县时,李渊率领儿子和随从人员同杨林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清康熙35年,一品宰相刑部尚书吴王典的母亲进京看望他时,亲自做了很多干馍。吴阁老见母亲带的家乡特产,如获至宝 ,亲自送“干馍”到后宫让皇后、嫔妃们品尝,食后个个翘指称赞。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欧阳觉文    下一篇 艾依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