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草沟烧饼

草沟烧饼又名草沟油酥烧饼,是安徽省泗县草沟镇特色名吃,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因其香、酥、脆而闻名。特色草沟油酥烧饼面呈金黄色且布满芝麻葱花,背面布满了酥孔。草沟烧饼形状多为椭圆形,常人手掌大小而内外多层。所以吃起来外脆内酥,油而不腻,香润可口。草沟油酥烧饼以制作材料不同,总的来说共为三种,用糖的是甜的,用盐的为咸的,而用五香粉的则是五香烧饼。每一种都是不同的口味,所以很适合不同口味的的人食用。

目录

来历

有关草沟烧饼的来历,据当地老人介绍,大约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一位名叫陈成宇的山东烧饼师傅,由于家乡遭受饥荒流落到泗县草沟。他看到这里集市繁华,民风淳朴,便定居下来,以烧制烧饼为生。陈成宇制作的烧饼风味独特、品种繁多,不久名声就传遍四方。

种类

草沟油酥烧饼以制作材料不同,所以,种类也不同,总的来说共为三种,用糖的是甜的,用盐的为咸的,而用五香粉的则是五香烧饼。每一种都是不同的口味,所以很适合不同口味的的人食用。

特色

草沟油酥烧饼面呈金黄色且布满芝麻葱花,背面布满了酥孔。草沟烧饼形状多为椭圆形,常人手掌大小而内外多层。所以吃起来外脆内酥,油而不腻,香润可口。

制作工艺

食材准备

做烧饼先是备料阶段,面粉是最基本的原料,首选面粉一定要有“劲”,也就是可塑性强,这直接影响着香酥饼的质量。

第二原料是芝麻,先把芝麻洗净,去了皮炒熟。芝麻连皮吃,不容易消化;去了皮的芝麻不仅香气浓郁,还有助于人体吸收其营养成分,而且去了皮才能酥。搁芝麻不能小气,芝麻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它的香味。

草沟烧饼若做甜的就备糖,咸的就是备盐,五香的备五香粉。

制作步骤

1.料准备好了,就开始和面了,就是把干面料加水和成水面,水面用“引子”发面。

接下来把发好的水面切成一定量的大的面坯,大面坯要经过秤量。再将每个面坯凭经验切成等量的面剂子,熟手的师傅都有数,切出来的几乎无误差。

面剂子切好了就要对其进行“揉”的加工。把剂子搁在面板上,一个一个反复揉炼,揉到韧性、弹性都刚刚好,小小的面团看上去光洁滑润,这样它就更容易加工,成品后更酥脆。

我们看到香酥饼薄得像一片树叶,这是在加工过程中对揉好的剂子延展而成的。师傅把剂子放在面板上,右手为主,左手为辅,边延展边沾水润滑,反反复复,直至把剂子延成纸一般薄的圆片。

这道程序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通常都是技术最高的师傅来做。

2.撒芝麻。

3.生饼送进炉,是谓贴饼。左手轻挟生饼,迅疾移于右手背上,右臂顺势伸入炉内,五指伸展,将生饼撑开,靠右手腕力将生饼贴于炉缸内壁上。

4.三分案子七分火,烘烤,是最不容易掌握的一关,火急了就焦了,火慢了就皮了。炉内温度大约在200度左右,掌握温度,一是控制炉火,还有几块铁片,哪部位的火急,用铁片遮挡、吸收,降低温度。一个生饼入炉,四分钟就可烤好。香喷喷的味道越来越浓,飘到了街上。

历史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较有眼光的人凭着一张鏊子、一把油刷闯天下,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待人诚实守信的态度,还有那酥脆,香甜的烧饼,靠打烧饼养活老婆孩子。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小烧饼赚大钱。草沟农民打烧饼的历史已有百年,其技艺与时俱进,“入门”的人越来越多。如今许多这样的草沟人自己当起了老板。草沟镇18个村,村村都有在外地打烧饼的。据统计,该镇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深圳等大城市从事烧饼业者至少有1500余人。

草沟的烧饼应该说是继承了前代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当然品种与前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充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炊具如电烤炉、电饼铛、微波炉的出现,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改革。然而,和别的地方相比,草沟烧饼还只是停留在家族式经营上,目前草沟烧饼还没有自己的商标,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但愿不远的将来,草沟的有识之士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野马T70S    下一篇 了不起的匠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