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天佑

天佑{904闰四月—八月)是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号,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四年三月李柷禅位于朱温(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共计4年。之后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

目录

唐昭宗李晔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

朱全忠
天佑元年
昭宗至东都,改元天佑

天复四年(904)四月,全忠奏洛阳宫室已成,请车驾早发。昭宗请待秋天十月东行,全忠疑帝徘徊以待诸道勤王之师,遣将催促,悉杀昭宗左右医官、击球供奉、内园小儿等,自是帝左右职掌使令皆全忠之人。闰四月十日,车驾至洛阳,御正殿,受朝贺。十一日,赦天下,改元天佑,以天复四年为天佑元年。

东都封授官爵

天佑元年(904)闰四月十四日,昭宗在东都封授内外官爵:敕内诸司唯留宣徽院及小马坊、御厨等九使,余皆停废,不以内夫人充使;以蒋玄晖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使、王殷为宣徽北院使兼皇城使、张廷范为金吾将军充街使;以韦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又征武宁留后朱友恭为左龙武统军,保大节度使氏叔琮为右龙武统军,典宿卫。内外诸使诸将皆朱全忠心腹。十九日,诏以张全义为天平节度使;朱全忠为护国、宣武、宣义、忠武四镇节度使。越王钱镠求封吴越王,朝廷先不许,朱全忠为结钱镠牵制杨行密,为之上言,诏改封钱镠为吴王。进天雄节度使罗绍威爵为邺王。

诸镇传檄讨朱全忠

天佑元年(904)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杨崇本)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迎击,并自率大军西讨。七月至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川将劝王建乘虚击凤翔,建以李茂贞可为蜀之藩蔽,与茂贞结亲。时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赵匡凝杨崇和李茂贞等移檄往来,皆以匡复为辞,若讨朱全忠。

朱全忠弑昭宗,立哀帝

朱全忠西讨,恐变生东都,欲立幼君,以谋禅代。乃遣李振洛阳,与蒋玄晖及朱友恭、氏叔琮谋杀昭宗。天佑元年(904)八月二十八日,蒋玄晖派牙将史太夜入宫弑昭宗(年三十八)及妃二人,二十九日,玄晖矫诏称二妃弑逆,立辉王祚为皇太子,更名祝,监军国事,又矫皇后令,太子于柩前即位,是为哀帝,时年仅十三。十月,朱全忠闻讯,假作震惊,哭曰:“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还东都,杀朱友恭、氏叔琮。以张全义为河南尹兼忠武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领宿卫。

朱全忠大掠淮南

天佑元年(904)十月,光州(今河南潢川)叛淮南,降朱全忠。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遣兵围城。十一月,朱全忠自将兵五万渡淮南下,屯军霍丘(今安徽),并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杜洪。杨行密释光州之围回广陵(今江苏扬州),按兵不出战。全忠分命诸将大掠淮南以困杨行密。

杜荀鹤
杜荀鹤卒

天佑元年(904),诗人杜荀鹤朱全忠,被表荐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因得重病,旬日而卒。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四十六岁中大顺二年(891)进士。诗作有《时世行》二首(一题作《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等。有《唐风集》。

天佑二年

朱全忠杀昭宗诸子

天佑二年(905)二月九日,朱全忠使蒋玄晖邀昭宗诸子德王裕等九人,置酒九曲池,酒酣,悉缢杀之,投尸池中。

朱全忠逐杀朝士

宰相柳璨性轻佻,时天子左右皆朱全忠腹心,璨曲意依附,谮宰相裴枢。崔远、独孤损三人于全忠,天佑二年(905)三月,三人皆罢政事。以礼部侍郎张文蔚、吏部侍郎杨涉同平章事。五月,彗星现,占者曰;"君臣俱灾,宜诛杀以应"。柳璨、李振皆谓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怨望腹非,聚徒横议,劝朱全忠尽去朝士以塞灾异。于是凡朝廷宿望,或门第高华,或科第自进,声迹稍著者皆指为浮薄,贬逐无虚日。前宰相裴枢独孤损崔远、陆�、王溥等皆贬逐远州,�绅为之一空。六月一日,所贬宰相敕裴枢独孤损崔远、陆�、王溥赵崇王赞等于所在自尽。朱全忠旋聚裴枢等及朝士被贬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李振因先前屡举进士不中,深恨�绅之士,言于全忠:“引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李振怙朱全忠之势,见朝士皆盛气凌之,动辄窜逐,时人谓之“鸱枭”。士大夫因避乱,多不敢入朝,全忠敕所在州县督遣来朝,无得稽留。

杨行密
杨行密卒,子杨渥嗣

天佑二年(905)九月,杨行密寝疾,急召其长子宣州观察使杨渥,改以王茂章任宣州观察使。十月,杨渥至广陵,行密承制以渥为淮南留后。十一月二十六日,杨行密卒。淮南将佐共请宣谕使李俨承制授杨渥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人。应募为州兵,迁队长,起兵据庐州,中和三年(883)任庐州刺史。昭宗时进淮南节度使,封吴王,以河南江东为基地,景福元年(892)攻杀孙儒,渐占有淮南、江东之大部。天复二年(902)受唐封为吴王。在位时轻徭薄赋招抚流亡。死后不久其子杨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天佑三年

朱全忠不受三司使

天佑三年(906)三月二十五日,诏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全忠辞不受。

钱镠取衢州

天佑三年(906)八月,钱镠遣方永珍进围衢州(今浙江衢县),刺史陈璋告急于淮南,杨渥遣将周本以兵迎璋。本至衢州救出陈璋之众,浙兵遂取衙州。淮南与两浙争婺(今浙江金华)、睦(今浙江建德)、衢三州,至此三州悉归于钱镠。方永珍引兵追淮南军,周本中道设伏,大破浙追兵。

朱全忠败杨崇本

天佑三年(906)九月,静难节度使杨崇本攻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同州匡国节度使刘知俊邀击其一部,斩首三千余级。十月,夏州告急于朱全忠,全忠遣刘知俊及其将康怀贞往救,大破杨崇本军,崇本归于邠州(今陕西彬县)。十一月,刘知俊、康怀贞乘胜攻拔鄜(今陕西富县)、延(今陕西延安)等五州。全忠加刘知俊使相,以康怀贞为保义节度使。邠、岐两军自是不振。

耶律阿保机
蜀王建立行台

天佑三年(906)十月六日,蜀王王建始立行台于成都,称自昭宗迁洛,制命不通,权立行台,承制封拜。乃以榜帖告谕所属藩镇州县。

耶律阿保机为契丹主

契丹迭刺部酋领耶律阿保机连年征讨,降附其四周室韦、奚、霄、女真诸部落,其族帐渐盛。又连续攻掠唐卢龙(今北京)、东(今山西太原)等北部边镇,虏掠大量汉族人民及财产,势力逐渐强大,唐藩帅朱全忠李克用等亦遣使请盟。天佑三年(906)十二月,契丹主痕德堇可汗卒,阿保机遂被推为契丹主。契丹族分有八部,每部酋长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三每一轮换。及阿保机为主,乃佶强恃勇,不受诸部之代,自称国王。阿保机从所领汉人之教,署中国官号,建城郭宫室于潢水之滨,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城中有佛寺三,僧尼千人。翌年,阿保机称帝。契丹人号阿保机为天皇王。

天佑四年

后梁太祖朱全忠
朱温篡唐

朱温既封梁王,已先后兼并淮北、汉水中下游,东迄山东,西接关中,北与燕南、晋南接壤,古称中原之地均在其辖境之内。较之境外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镠、刘仁恭等颇具优势。其时唐哀帝困居洛阳,全在朱梁卵翼之下。唐天佑四年(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慰问。薛贻矩见朱全忠,自请用臣礼见,并献禅代之谋。薛返洛阳复命,又向哀帝表明朱温有受禅之意。哀帝即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二月,唐哀帝令文武百官往朱温元帅府劝进,湖南、岭南藩镇亦上笺功进。三月十三日,再令薛贻矩赴大梁传禅位之意。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降御札禅位于梁。命正副册礼使张文蔚、苏循,正副押传国宝使杨涉、张策,押金宝使薛贻矩、赵光逢,帅百官备法驾诣大梁。唐朝至此彻底灭亡。这六个致送册文、礼品和献上传国玺的唐朝大臣,欧阳修撰《五代史》,还专门为他们立《六臣传》以为臣鉴。

淮南政归张颢、徐温

天佑四年(907)正月九日,淮南左、右牙指挥使张颢、徐温以"兵谏"名义,帅牙兵入使府庭院,挝杀淮南节度使、弘农王杨渥的亲信数十人,控制淮南政权。杨渥于天佑二年袭父位为淮南节度使,居丧无礼,又纵亲信"东院马军"凌蔑勋旧,引起部下不满。张颢、徐温泣谏,杨渥非但不听,还欲加害二人。张、徐二人不得已而发难,并翦除杨渥的羽翼。自此以后,杨渥成为傀儡,淮南军政大权归张、徐二人掌握。

后梁立国

唐天佑四年(907)四月初四,梁王朱温大梁金祥殿,开始受百官称臣,梁王所下文书称教、令,自称寡人。初五,笺、表等各类文书均去李唐年号,只称月、日。十六日,朱温(本名温,唐赐名全忠)更名朱晃。十八日,梁王服衮冕,即皇帝位,是为后梁太祖。二十二日大赦,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历史家为与南朝萧梁区别,亦称“后梁”“朱梁”。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代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以唐哀帝为济阴王,迁之于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使甲士守之。明年二月鸩杀之,年十七,谥曰“唐哀皇帝”。梁立国后,太原李克用、淮南杨渥、凤翔李茂贞仍称天佑,西川王建则称天复,均不用梁年号,其余各镇皆奉梁正朔,称臣受封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天复    下一篇 常夏石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