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目录
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撤销原市旅游局和服务业办公室,成立了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进入政府行政序列,“旅服委”成为市政府三大综合部门之一。
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拟订全市旅游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负责编制全市旅游促销方案和促销资金使用方案;
负责编制各类旅游宣传资料;
承担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
承担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业发展;
指导全市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景区(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实施;
组织协调全市旅游和服务业招商引资及对外开放工作;
负责制定全市旅游和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负责指导全市各级旅游机构、旅游和服务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服务业总体规划;
负责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
研究提出全市服务业年度计划;
负责编制服务业重点项目;
负责编制会展行业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负责全市会展行业的指导、管理、协调工作;
承担全市节庆活动的综合协调工作;
负责策划组织、指导协调全市节庆活动等旅游和服务业方面的各项工作。
组织协调委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接待、车辆等工作;承担保密、安全保卫、政务公开工作;负责会议组织和议案提案的督办;承担委机关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水乡古城旅游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委机关及直属单位的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学习教育、信访稳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等工作;负责旅游和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引进等工作;承担市假日旅游指挥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挂枣庄二日游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拟订全市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国际、国内及港澳台旅游市场开发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组织开展重点旅游区(点)和旅游线路的推广活动;负责推动国内旅游业务交流合作;承担我市旅游对外合作交流事务,开展对港澳台旅游市场的推广工作,按相关规定承担赴港澳台旅游的有关事务;指导全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业务开展;负责枣庄二日游、枣庄一日游、枣庄人游枣庄活动等旅游主题活动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拟订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承担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及保护工作;指导协调旅游区(点)和线路的规划、开发和保护;指导A级景区、示范点、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建设工作;承担全市旅游经济运行监测及旅游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旅游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指导协调全市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建设;负责指导全市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编制和方案的审查、审批工作。
负责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负责服务质量监督和诚信体系建设;负责旅游投诉电话的设立和维护工作;负责受理旅游投诉;参与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协调工作;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负责发布旅游服务质量报告;负责指导各区(市)和高新区旅游执法工作。
指导全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各类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辆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制定并实施我市有关地方标准;承担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旅行社的审批、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的申报工作;负责星级饭店、星级餐馆、星级农家宾馆的申报、复核和审批工作;负责旅行社、星级饭店、星级餐馆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承办国外及港澳台在我市开设旅游机构的有关事宜;负责旅游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指导旅游应急救援和保险工作;指导全市旅游行业协会业务工作。
(挂节会办公室牌子)
负责对服务业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负责对服务业有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负责承办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调度分析全市服务业有关情况,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意见和建议;牵头负责协调现代物流业、专业市场、农村服务业、服务外包、公共服务业、会展等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统筹指导、协调管理全市重大节庆会展活动;负责制订全市节庆会展和广告业发展规划并抓好组织实施;负责对节庆会展和广告行业协会的管理;负责指导培育节庆会展品牌;负责推动建立“政府引导、民间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节庆会展运营机制;负责指导节庆会展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和建设;负责制定节庆会展业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全市节庆会展和广告业发展水平,推动节庆会展和广告经营企业发展;负责制定节庆会展业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开展节庆会展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服务业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组织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编制服务业专项规划;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研究提出服务业市场准入有关规定;负责搞好与省服务业有关规划的衔接,组织指导各区(市)、高新区服务业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全市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服务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服务业发展载体培育工作;指导协调全市旅游商品的研究、开发等工作,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流会;负责旅游商品市场的引导、规范、管理、开拓,优化旅游商品市场环境,促进行业自律;指导旅游商品的品牌建设、宣传推介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负责指导全市旅游商品销售市场机制建立和规范工作;负责旅游商品开发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工作。
研究提出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和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的政策措施;协调指导服务业政策性贷款有关工作;组织实施服务业重点示范项目;编制服务业重点项目;完善服务业项目推进制度;管理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指导各区(市)、高新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使用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检查评估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调度分析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牵头上级资金扶持的旅游和服务业重点项目的申报和相关资金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旅游和服务业信息工作;负责拟订全市旅游业、服务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研究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旅游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工作;负责信息上报和新闻宣传工作;指导各区(市)、高新区信息宣传工作;负责全市旅游和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全市旅游和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促进全市各级旅游和服务业机构、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旅游和服务业系统电子政务和旅游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推广旅游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培养旅游和服务业系统信息化队伍建设;负责全市旅游和服务业工作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综合性文稿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负责委信息网络、业务管理网络、电子商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建设;协调各旅游和服务业相关新闻媒体驻枣庄记者站工作。
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是一座山水之城、转型之城、文化名城。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带动服务业繁荣发展,促进了就业富民,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新路子,枣庄由旅游输出地转变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改变了我省“东热西冷”的旅游发展格局,“运河在这里重现”成为山东旅游六大名片之一。枣庄文化旅游已成为鲁南苏北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成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共同参与下,全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旅游和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主要表现在:
一、各项主要指标稳中有升
2017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58.69亿元,增长7.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5:51.7:40.8调整为7:51.6:41.4。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806.4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4.9%。全市服务业税收达89.4亿元,同比增收23.9%,占全市税收的50.1%,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三产地税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35.5%,占全部地税收入比重达到60.5%,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全市共接待游客总数为2259.24万人次,同比增长10.55%;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99.71亿元,同比增长14.91%。
二、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2017年全市重点调度服务业项目75个,总投资425.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1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5.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6%;已完工项目19个,占25.3%;进展较快的项目55个,占73.3%。42个新建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7.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8%。33个续建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7.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65%。滕州居然之家、枣庄万达广场、银座商城鲁南旗舰店、中坚1878民国风情街、峄城区仙坛养老休闲中心、台儿庄区创客空间、高新区鲁南电商谷、互联网小镇等19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山东滕州128奥特莱斯生态购物小镇、薛城天穹影视基地、山亭柜族部落、鲁南数据中心等55个项目快速推进。落实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战略,包装了大运河生态文化经济带枣庄示范区项目,主要建设沿运物流产业带、“鲁风运河”旅游特色区、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做好了市人大对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视察的各项工作。薛城区成为“十三五”山东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在2017年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认定中,滕州市、薛城区入选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城区;滕州鲁华物流园、山亭区城头豆制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公司、微山湖湿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贵诚集团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滕州嘉誉商贸城被认定为省重点服务业企业。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获评2017年度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单位,入选第五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跻身全国首批10家国家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山亭柜族部落入选“全国旅游优选项目”。
三、全域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枣庄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通知》(枣旅服字﹝2017﹞33号),明确了做好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起全域旅游工作调度机制,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在全域旅游目标指引下,台儿庄古城、翼云石头部落、滕州微山湖湿地、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景区项目持续完善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景观质量;九顶莲花山生态休闲度假区、祥和庄园、石佛山寨等一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异军突起;环城游憩带周边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项目不断集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微山湖红荷湿地、抱犊崮-熊耳山创建5A级景区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力度,持续推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提升和设施完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杨峪风景区获评第四批省级原生态旅游景区。二是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山东文王峪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枣庄市越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创建单位。枣庄翼云湖柜族部落被评为金星级文化主题饭店,成为枣庄首家文化主题饭店。民宿经济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发展民宿107家,其中鲁南乡村民宿达到11家。葫芦套山水云间、石嘴子山舍、仙坛山温泉小镇等7家民宿被省旅发委评定为四星级精品民宿。三是滕州、山亭、台儿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持续推进。滕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滕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对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山亭区召开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领导机构,编制完成了《山亭区全域旅游发展与提升规划》。台儿庄区成立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指导小组,台儿庄全域旅游“五全模式”成为典型,得到旅游业界的广泛认可,在第三届国家全域旅游推进会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
四、宣传营销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创新营销模式。参加省局2017年“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借助央视媒体、海外媒体、山东卫视、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及海外营销平台全力推介枣庄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山亭区、台儿庄区、峄城区在央视《朝闻天下》分别做了“生态枣庄、长寿山亭”、“台儿庄古城,一个寻梦的地方”和“生态枣庄、冠世榴园”形象宣传。以“鲁风运河”品牌营销为中心,充分发挥“鲁风运河”品牌联盟秘书处作用,将“鲁风运河”品牌打造作为大运河生态文化经济带枣庄示范区项目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创新“鲁风运河”品牌建设。二是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强化新媒体宣传,拓展“互联网+旅游”,借助网站、手机、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强枣庄旅游整体宣传。利用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等平面媒体刊发枣庄旅游工作动态和活动信息,进行深度专题宣传。三是放大旅游节会效应。举办了2017年第二届“好客山东·福乐枣庄”贺年会、2017年首届“鲁风运河”美食节、庆祝5.19中国旅游日等节庆活动。承办了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枣庄行有关活动。借助威海与枣庄结对帮扶契机,举办了“威海--枣庄万人游”活动。通过整合资源、联合营销开展的旅游活动,在带动会展交易和社会消费的同时,也有力提升了枣庄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
五、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坚持把抓好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打造了一批多业态融合发展、具有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项目和片区,推动了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心农场、精品采摘园的创建提升。有序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举办了巾帼乡村旅游扶贫公益系列行动。全国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班在我市成功举办。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湖沟旅游合作社入选国家“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湖沟旅游扶贫模式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山亭区兴隆庄乡村旅游示范带被省旅发委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做好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申报创建工作。2017年全市新增省级旅游强乡镇达到3个、特色村24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精品采摘园10个、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12家、开心农场5个。
六、旅游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旅游厕所革命温暖民心。持续深化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市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计划”任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334座,全市厕所开放联盟单位达到398家, 建立完善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小厕所、大民生”不断提升旅游环境。提升完善了旅游道路引导标识。初步建立了市、区及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智慧旅游创新发展。围绕全域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完整组建了以信息发布、咨询投诉、行政审批、指挥调度、团队审核、安全监管、体验互动等七大系统为支撑的全市“智慧旅游云”系统。智慧旅游触摸屏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成,在BRT站内及游客市民密集处布置安装16个旅游触摸屏查询终端,开发了旅游交通、厕所分布APP。旅游视频监控调度平台不断完善,已与山东省旅发委产业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全面对接。
七、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建立完善了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全市旅游工作,形成部门联动、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坚持走依法治旅之路,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检查、受理投诉、案件分办转办等工作机制。山亭区建立了旅服、消防、公安、市场监管、食药、法院“六合一”旅游综合执法治理体系;台儿庄区在“1+4+14”基础上,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域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委员会。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充分发挥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消防等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旅游市场监管合力,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强化旅游安全工作,基本实现了4A级以上景区安全监测的全覆盖。完善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红黑榜”权威性,努力营造了诚信公平的旅游发展环境。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区(市)、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旅游和服务业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旅服委表示衷心感谢!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一是服务业总量不大,比重偏低,产业规模较小。去年全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1.4%,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10.2个、7.6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结构不优,企业偏小。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中介、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占比低、发展慢,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和调整。三是服务业载体建设有待提升,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缺乏实力强、影响大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企业引才力度不够,企业人才体系不健全。四是全域旅游的供给质量不高,旅游产业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相对全省旅游业大发展,旅游总量偏小、大项目少,产业基础薄弱,旅游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化意识不强,旅游市场主体大多“小、散、弱”,产业效益不高等。对于以上问题,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解决。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推进服务业创新提升、发展优质旅游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导向,深化旅游和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服务业结构布局,壮大全域旅游,全力推进旅游和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自觉担负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使命,为繁荣发展旅游和服务业注入强劲动力!力争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02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23亿元,增长12%;接待国内外游客2440万人次,增长8%。
(一)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动从严治党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引领旅游和服务业沿着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健康发展。新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看齐”,切实把党对旅游和服务业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按照立行立改和分期整改的原则,把做好巡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对已经完成整改的各项工作,适时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对正在整改的事项,紧盯不放,抓紧抓实;对需要长期持续落实整改的事项,持续跟踪督办;对整改效果不好的事项,分析原因、改进方法,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和党风廉政监督责任,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解决巡察组反馈意见中提出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持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打造担当实干、作风清廉的旅游和服务业干部队伍。各景区管委会、度假区、旅游协会、涉旅企业要各司其责,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开展好各自工作。
(二)突出统筹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重点要完善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一是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加强对全市服务业发展运行情况的调度分析,推动现代服务业量级提升、比重提升、水平提升。二是调研服务机制。立足我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实际,以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全域旅游、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等为重点内容,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沿运旅游业发展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品牌建设推进机制。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化服务业品牌培育,通过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在全市选出100家知名品牌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服务行业增强品牌意识、弘扬工匠精神、讲好品牌故事,争取制定推出一批服务业标准,培育争创山东服务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推动全市服务业品牌建设加快发展。四是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好考核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好目标任务的层层分解,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对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目标任务的考核。
(三)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一是抓实重点项目,力推新旧动能转换。围绕贯彻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新旧动能转换决策部署,坚持把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抓牢抓实。2018年我市确定服务业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340.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2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4个,总投资187.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23亿元;续建项目29个,总投资153.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03亿元。要重点扶持100家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5家。要加快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园区建设,争创省服务业特色小镇。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传统业态与互联网融合、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医养融合,实现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二是落实责任,强化督导。要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措施,健全调度考核机制,继续按照“五个一”工作法,落实责任、按月分解、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用足用好用活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四是做好包装推介,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策划包装一批招商项目,利用各种展会及推介会,积极内引外联,广泛进行招商,确保完成2018年招商引资任务目标。
(四)以引领新旧动能转换为突破口,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我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战略部署,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更是重大挑战。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机遇,就要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新趋势,扩大旅游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山水呼应、人文交融、全域覆盖、悠游枣城”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编制精品旅游产业专项规划。继续落实《枣庄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围绕“鲁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推进台儿庄古城、微山湖红荷湿地、冠世榴园、翼云石头部落等重点景区的管理提升、做精做细。加快推动石佛山寨乡村旅游、九顶莲花山度假区、乡村爱情主题公园、徐庄休闲漫游小镇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台儿庄古城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古城旅游集团上市步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响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品牌,推进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力争2018年打造一批精品A级景区。抓好全域旅游创建。继续推动滕州市、山亭区、台儿庄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微山湖红荷湿地旅游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新业态发展,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生态、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产业融合渗透,加快旅游服务和产品创新,延伸提升旅游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提质扩容。
(五)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动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了贯彻落实好 《关于印发枣庄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枣政办字〔2017〕76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分解2018年度全市乡村旅游提档工作任务的通知》(枣旅服组字〔2018〕4号),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和标准引领。系统提升市区现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做好与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规划的融合。推动环城市游憩带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提档升级。完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完善鲁南民宿等级评定标准,引导乡村旅游突出特色、做精做细。二是推动规模化发展。围绕“乡村旅游+”,推进一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打造14个拥有核心吸引物与综合竞争力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打造1-2家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地质科普类旅游园区、3-5个齐鲁美丽田园、3-5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1个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按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或4A级以上景区标准,推动省、市级特色小镇建成旅游小镇8-10个。引导农民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共享农庄”“民宿经济”,至少打造1处创意农业、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新业态园区。三是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培育并推出一批省市级传统村落、古民居精品民宿,一批体现枣庄特色的文化生态博物馆、慢生活村落、乡村慢城,打造一批山会、庙会、乡村大集等精品乡村文化活动3个,一批美食村、艺术村、健身休闲村等3家。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巩固提升“改厨改厕”成果,推进“明厨亮灶”,开展“清洁厨房”行动,到2018年底成方连片地区乡村旅游厕所要达到国家三星级标准。改善乡村旅游道路交通条件,推动开通通往具备通行条件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直通车”或公交车。推动乡村旅游咨询、集散体系和停车场建设。五是继续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支持推动农林牧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鼓励开发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地方特点的乡村旅游商品。每个区(市)都要推出3件以上旅游特色商品,5A级旅游景区要推出3件以上景区特色商品,4A级旅游景区要推出2件以上景区特色商品。加快乡村旅游购物网点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乡村旅游淘宝村。重点培育3-5家大型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1-3家有实力的本土旅游电商企业,打造“枣庄乡村礼物”旅游商品品牌。六是推进精准扶贫。做好旅游扶贫示范基地评选认定工作。推进山亭区徐庄镇石嘴子村、峄城区峨山镇后马寨村、石门东村、台儿庄区泥沟镇西兰城村、柿树园村等旅游扶贫村项目建设。
(六)以提升品牌形象为导向,创新开拓客源市场
以“枣庄八景”征集评选为抓手,做好文化旅游宣传策划。继续参加2018年省旅发委“联合营销·捆绑营销”活动。加大“枣庄联合营销”力度:按照“政府树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采取“政企联手、上下联动、部门联合、跨界联姻、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盟、市场共享、政策互利、合作共赢”等形式,打造市、区(市)、企业和区域联盟同城化发展的营销一盘棋格局。重点围绕“鲁风运河”品牌、“好客山东·福乐枣庄”贺年会开展旅游主题营销活动;举办好“鲁风运河”美食节、红荷节等重大旅游节事活动。加强“鲁风运河”旅游品牌营销,发挥好“鲁风运河”品牌联盟成员单位和秘书处协调作用,加强与周边相关省、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围绕联合营销,进一步深化临沂与台儿庄古城的合作。立足“鲁风运河”、“亲情沂蒙”、“运河明珠、生态枣庄”等品牌定位,主动融入全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培育大格局,与济宁、聊城、临沂、徐州等区域旅游深度对接,策划推出一批运河文化、度假休闲等精品二日游、三日游串线产品,实现宣传互动、市场互换、客源互送、共同发展。大力开拓港澳台、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境外市场。
(七)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提升优质旅游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厕所革命、道路畅通、标识提升“三大行动”。制定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着力提升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档次,构建景区30分钟“如厕圈”。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今年增设一批布局合理、标识规范、指向清晰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按照全省饭店业高质量发展动员会的部署要求,瞄准诚信建设这一根本,紧盯卫生和饮食安全两个重点,完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联合执法三大机制,形成企业、协会、主管部门三方联手、共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建设, 搭建旅游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智慧旅游云”建设,推进枣庄“智慧旅游”发展水平。全面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实施“鹰眼计划”,精准锁定市场秩序中的重点问题和目标。开展“利剑行动”,重点开展“不合理低价游”、在线旅游企业违法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倡导文明旅游,深入推进旅游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从严处理严重失信行为。全力保障旅游安全。强化“平安旅游”责任意识,继续加强综治工作,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脚踏实地,尽心竭力,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旅游和服务业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明鹏
2018年3月8日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解放北路292-13号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