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旧州
目录
旧州位于靖西市城南9公里,清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为抵御外敌侵拢,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市城)兴建州城。
据清《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南宋末年,江西省广信府广丰县(今江西省上饶县地)人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因兵败,张天宗率部众300余人退走广西,因途中迷路,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气候温和,就在此住下,与当地土民—起,辟垦山林,开荒造田,引水灌溉,还把内地先进技术和文化传授给当地土民,使这个偏僻的壮族山区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成为边地的“世外桃源”。
文昌阁位于旧州街以东约1公里,阁建于鹅泉河中的小岛上,是—座四角型三层高的古阁,阁高约15米,阁底面积约16平方米,建于明清时代,兀立水中,犹如绿带上镶着的明珠,独有风采,在河的习脖,有—座小桥可通阁里,以供游人入阁观景,也是古人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清嘉庆年间归顺知州宋庆和挥毫题匾文日:“蔚起南州”、匾文在解放前因古阁年久失修损坏,文昌阁几经风雨剥蚀,到七十年代时已颓坏不堪,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飞檐翘角,阁壁雕花描凤,古阁得以重放异彩,为旧州风景区增添了新的秀色。
张天宗墓位于旧州风景区东南约1.5公里,张天宗是顺安峒—代峒主,几百年来,历代有人出资捐款修整,墓前有一块四方形巨碑,上记载有张天宗开疆辟土的功绩,另有一块高约2米,宽1米的石碑,碑上刻写有:“大宋上大夫总理阁省兵权开辟峒主讳天宗张公墓”。墓园长约30米,宽约35米,依山傍水,幽雅肃穆。清光绪年间归顺州学学正刘启元在《旧州怀古》诗中写到:“怡向颓垣听杜鹃,飘零子姓剧凄然;故家衣锦归春色,荒冢松涛锁春烟。”自清代以来,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群众都主动到张天宗墓扫祭,以寄托对开疆辟土的先人的怀念。张天宗墓是靖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壁樵歌位于旧州风景区南2公里,处平(田东平马)龙(靖西龙邦)公路右侧200米,是一座石灰岩山林,山上悬崖峭壁,呈紫色,山周围浓荫绿盖,半山腰的石壁上刻有“紫壁樵歌”四个大字,为明人所刻,石壁下还刻有一首诗歌,相传古时有一樵夫,善唱山歌,天天来此打柴唱歌,久之,人们都来此聚集对歌,形成歌圩,因山壁色紫,故称“紫壁樵歌”,为靖西有名的八景之一,有“紫壁樵歌赏阴雨”之称。
土司墓群位于旧州风景区约2公里,为明代归顺土州土司岑瑾、岑琅官及其家族等墓冢,冢呈凸项圆堡形,墓堆用石灰,砂土等混合夯成,外镶石板,上有龙、凤、麒麟、鱼、天狗和花草等动植物浮雕图案,工艺精美,墓高一般相同,高2.5米,直径3.2米,墓前设石祭台、石台阶、石华表、三长两石鼓、石麒麟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早在南宋末年,江西人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兵败后,率部300余人于此定居,与当地壮民开发建设边疆,传播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技术,谱写出汉壮民族团结的壮丽篇章。
明清年间(1411—1650年),旧州曾为归顺州的治地,是名扬四海的抗倭民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瓦氏夫人勤苦习文练武的感人事迹,至今尚在民间广泛流传。
人们把旧州称为绣球街,这是因旧州自古以来制作绣球而闻名于世,旧州街有5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 球,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制作绣球。
绣球是旧州的传统工艺晶,用彩绸作球办。每个球用12个球办组合而成,各办均匀对称,分别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上花卉图案,手工精细,美观大方。过去绣球是壮族男女青年相爱传隋的信物。
改革开放以来,旧州街群众把绣球作为旅游工艺晶推向市场,使绣球随着游客飘洋过海,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靖西绣球文化要和旅游紧密结合,推陈出新进行产品改造,培育绣球工艺接班人,赋予绣球更多的实用功能,做强产业,增加市场份额,打造专业品牌,使绣球成为传承靖西文化的名片——绣球之乡。
旧州距离靖西县城8公里,以奇山秀水著称,是靖西风光缩影。旧州一带奇峰秀美,山水如画,田园似锦,历史悠久,壮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素有“壮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
旧州景区的文物胜迹甚丰,有明代建的张天宗墓园、岑氏土司古墓群及美名远扬的古朴典雅的绣球街。
全国闻名的绣球一条街,依河而建,石板地面,两边有众多古建筑,大青砖,厚木门。当地的男女老少,祖孙三代全会做绣球,绣品图案精美,手工细腻,如旧州风景般钟灵毓秀,让人难以释手。诚为绣球之上品,有口皆碑,是靖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每逢农闲日子,满街都是坐在门口缝制绣球的女子。古老的街头,尽是鲜艳的布条、绸带和丝线,流光溢彩,黯淡的老街也因此亮丽起来。女人拿着她们手中的针线,戏法一样变出无数手工细致的绣球和小鞋,颜色搭配得鲜艳,而颜色本身又纯正、干净。
古时候,绣球作为壮族男女青年相爱传情的信物;如今,绣球是旧州的传统工艺品,是靖西特有的旅游纪念品,手工精细,美观大方,已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吉祥物。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