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高老站

高老站,位于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邮编:152463。始建于1938年5月,1941年11月正式通车。为哈佳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上的中间停靠站,现为哈尔滨铁路局绥化车务段管理,四等站。

目录

  • 中 文 名 高老站 
  • 位    于

位于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距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主要以稻谷等粮食发运为主,不办理危险物品发到。

列车时刻表

高老站列车时刻表(数据库版本:2013.08.02)
车次
列车等级
始发站-终到站
到时
开时
沿途停靠
6229
普客
哈尔滨东-

黑龙江庆安:稻田铺“纸”让秸秆难题“生态解决”

高老站高老站

凤凰网2017年10月7日报道,种了20多年水稻的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民族村农民杨光下定决心不再焚烧秸秆了,因为他发现一个利用秸秆生态致富的好门路。

秋收时节,黑土地上不少农民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稻田里的秸秆犯难。而在庆安县,水稻秸秆经过加工变为“地膜纸”,待春耕时铺在稻田里,不仅起到了保温除草的作用,而且经过自然降解后悄然融于土地中,实现了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在杨光家的稻田里,金色的稻子长势喜人。“你瞅这稻子好像没啥特殊的,实际上里面奥妙不少。”杨光说,这是一块有机生态稻田,“秸秆地膜纸”的铺用,让稻子“与众不同”。

“秸秆地膜纸”是一种生物地膜材料,主要用水稻秸秆制成,稻插秧时利用插秧机与秧苗一同铺在稻田地里,如同一层“被子”给水稻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温度,保护了秧苗。

“除了保温,地膜纸还能除草呢!”杨光说,有机水稻一点儿化肥和除草剂也不能用,地膜纸代替除草剂起到了抑制杂草的作用。此外,插秧70天左右之后,地膜纸就可以自然降解,还原于田地里,可以软化土壤,并提供一部分肥力。

“种水稻也可以用塑料地膜,但相比生物地膜可差不少。”杨光算了一笔账,虽然传统塑料地膜相比“秸秆地膜纸”每亩原料成本便宜80元左右,但塑料地膜需要人工铺装,且不能降解,还需要人工拆除,多出来的人工成本使得总造价与后者相当。

“人工拆也拆不干净,拆完之后塑料片被风刮得哪儿都是,污染环境!”杨光认为,相比于白色垃圾产生的生态成本,人工成本都“不算啥”了。

包括“秸秆地膜纸”在内的绿色生态生产方式,助力杨光经营的水稻通过了有机认证,生产的大米市场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10倍以上。而地膜纸产业本身,也使当地生态、经济双受益。

庆安县是水稻大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55万亩。“秸秆产量与水稻产量相当,产多少水稻就有多少秸秆。”庆安县农业局副局长齐明君说,焚烧对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地膜纸的应用让秸秆处理找到了一条生态解决的好路。

平安镇“三轮驱动”激活镇域经济

高老站高老站

凤凰网2014年3月26日报道,3月初,庆安县平安镇源升河杂交水稻园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不考察水稻种植而是研究棚室木耳、香菇。利用食用菌种植来实现水稻大棚综合利用,可以在不破坏苗床的情况下多路增收,去年这个镇引试种1.5万公斤香菇成功,今年年初,引进丹东客商签订了15万公斤的棚室香菇订单,棚室木耳种植也将扩大到104栋。

这是庆安县平安镇放大镇域经济的镜头之一。庆安县平安镇结合实际,依托资源上项目,放大优势建财源,产业项目、财政税收和富民产业“三轮驱动”,硬化推进措施,实现了乡镇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1896万元,村集体积累实现6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92元。

依托资源,举全镇之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充分利用绿色水稻、青石资源富集的优势,2013年以来,平安镇先后引进投资1亿元的青清高端营养米加工、德稻天禾米业加工、宏伟石材加工和恒达水泥制品等项目,全部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效。这个镇落实党政班子成员包抓、镇村干部联动等多项激励约束制度,激发镇村干部和普通群众招商引项的积极性。搭建载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镇将镇政府沿哈伊路两侧,划定为小微企业工业园区,累计投资150万元,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建设,以园区为载体招商引项。

放大优势,强势推进镇村财源建设。这个镇多方拓展和培植财源,不断壮大乡镇村实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财源型企业投资,通过积极洽谈对接,与黑龙江省涵渠公司、大连华良公司、大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庆安成立分公司4家,实现新增税收1350万元。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全程监控,把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8户企业纳入重点管理,不断完善了财源体系建设。同时,这个镇继续加大村级“三资”监管力度,和平村共清理不合理合同28份,回收土地207亩,村级创收33万元。民族村与鑫利达集团合作,实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村集体实现积累20余万元。

延长链条,做强富民产业。这个镇采取“龙头企业带动、米业+合作社联动、家庭农场推动”的经营模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13年,全镇规模经营面积11.5万亩,占耕地的93%。规模经营主体达365户,实现了土地流入流出“双增收”。同时,这个镇以水稻育秧大棚园区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建立香瓜种植、食用菌种植基地3个,棚室香瓜种植面积90亩,棚室食用菌种植4万袋,并实行产业化订单经营模式,拉动就业岗位30个,促农增收30多万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    下一篇 克吕泰涅斯特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