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
目录
纪年
长庆元年(八二一)正月四日,穆宗于
穆宗厚爱户部侍郎牛僧孺。长庆三年(八二三)三月,前宣武节度使韩弘父子给朝廷内外大臣行贿事发,穆宗取弘财产账簿亲自审阅,见账簿上有用红墨小字记载:“某年月日,送户部牛侍郎钱千万,不纳。”穆宗大喜,以为自己知人,本月廿七日,遂以僧孺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时僧孺与李德裕皆有拜相之望。德裕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八年未迁,疑宰相李逢吉排己,故引僧孺为相。由此牛、李之怨愈深。
长庆三年(八二三),《唐蕃会盟碑》于吐蕃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刻成。碑文称:“唐朝皇帝与吐蕃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该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成,现仍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唐穆宗崩,敬宗立
长庆四年(八二四)正月廿二日夜,穆宗因服用方士金丹,病发而卒,年三十岁。太子湛立,年十六,是为敬宗。穆宗原名宥,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七九五)生。元和元年(八0六),封遂王。七年,册为皇太子,改名恒。十五年正月继位,次年正月改元长庆。穆宗即位时,唐王朝由于宪宗大刀阔斧削藩伐叛,国内初步统一,但藩镇之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尚未根除,穆宗采纳宰相崔植等“销兵”之议,遂导致河朔三镇再度叛乱。穆宗发兵讨伐,历年无功,以罢兵言和告终。从此,唐再失河朔,迄其亡而未能收复。长庆时期,牛、李两党已正式形成,相互倾轧前后历四十年之久。穆宗本人好杂戏游乐,政事荒废,信方士,欲长生不老。自长庆始,唐朝进入晚期。
长庆四年(八二四)十二月廿三月,吏部侍郎韩愈卒。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愈三岁丧亲,依伯父扶养,刻苦读书。贞元八年(七九二)中进士,署宣武(今河南开封)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上书言宫市等朝廷弊政而被贬山阳。宪宗即位,召为国子博士,迁史官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力主讨伐淮西吴元济叛乱。裴度出任宣慰处置使,奏为行军司马。元和十四年(八一九),谏阻宪宗迎佛骨,贬潮州(今广东)刺史。穆宗朝,召为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崇奉儒学,力排佛老,主张恢复孔孟道统,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他还倡导文学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认为文以载道,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他对各种文体,无不擅长,善于锤炼语言、推陈出新。风格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于李杜之外独成一家,但存在以文为诗和追求僻字险韵的倾向,成就不如其古文。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传世。
长庆年间(八二一—八二四),李肇撰成《唐国史补》三卷。李肇,生卒年不详,元和(八0六—八二0)时曾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此书系其任尚书左司郎中时所撰。该书记载开元(七一三—七四一)至长庆一百余年间史事,共三百0八条,是对刘餗《国朝传记》的续补,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