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镇中学
目录
1938年(民国27年) | 省立西安二中迁至宝鸡县金陵乡六川店黑虎寺。 |
1940年(民国29年) | 由宝鸡县金陵乡六川店黑虎寺迁至石羊庙武城山。 |
1943年(民国32年) | 由石羊庙乡武城山迁到虢镇城隍庙,设高中部,共8个班。 |
1945年(民国34年) | 省立西安二中迁回西安北大街,旧址筹建了省立虢镇中学。 |
1946年5月5日 (民国35年) | 虢镇中学正式建成,学生300余人,分6 个班按初、高中授课。 |
1951年8月31日 | 高中部并入宝鸡中学,虢镇中学改为初级中学。 |
1956年 | 复设高中部。 |
1958年1月 | 附设中师班一个班(学制一年) |
1959年1月2日 | 更名为宝鸡市第二中学 |
1960年 | 附设一个初级师范班,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 |
1961年9月 | 更名为宝鸡县虢镇中学(完全中学)。 |
1966年 | 更名为红旗中学。 |
1967年10月22日 | 革命委员会成立。 |
1972年10月 | 车站中学并入虢镇中学。 |
1973年1月 | 虢镇中学革委会成立 |
1974年10月9日 | 成立虢镇中学团委,归属团县委领导。 |
1974年 | 在原清溪公社斜坡大队渭河南岸办起了农村分校,1980年分校撤销。 |
1977年 | 初中部学制改为三年。 |
1978年5月18日 | 撤销学校革委会,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同时启用“宝鸡县虢镇中学”印章。 |
1980年5 月1日 | 高中部学制改为3年。 |
1981年8月 | 城关高中并入,新建图书实验楼,内设图书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简易语音室。 |
1983年 | 初中部停止招生。 |
1984年 | 高中学制由2年恢复为3年。 |
1988年9月18日 | 成立勤工俭学公司,下设印刷厂和化工厂。 |
1989年12月30日 | 开办电器厂,主要生产、销售汽车节能电器等。 |
1990年11月10日 | 设立虢镇中学治安室。 |
2000年3月30日 | 设立学生会。 |
2003年6月6日 | 更名为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 |
2003年8月28日 | 学校新址落成庆典。新址位于虢镇东门贾家崖村南。宝鸡15路公交车终点站。 |
2004年2月26日 | 设立心理咨询室。 |
2004年9月2日 | 中共虢镇中学支部更名为中共虢镇中学总支部委员会,下设4个支部。 |
2004年12月28日 | 业余党校正式挂牌成立。 |
2006年9月 | 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 |
2013年7月 | 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高中”。 |
现在的虢镇中学,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8.8%。六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和沈尹默先生分别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4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
学校现有教职工234人,陕西省特级教师1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人、市级以上奖励106人、省市区级教学能手95人,中
学校管理民主科学,形成了规范的“双轨运行机制”和“质量双重责任制”管理模式;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双动力、三维度、六环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研风气日益浓厚,校刊《虢中教研》及校本教材影响较大。学校注重内涵发展,教师通过参加教育沙龙及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品位。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以“教风正、学风浓、校风纯、质量高”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学校秉承“教育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为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三年来,虢中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实现了高考的跨越式发展。二本上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省级示范高中第二,特别是2016年,一本上线率47.70%,二本上线率84.64%,被誉为
近年来,学校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荣获62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全国特色教育学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荣获省级“园林式单位”“绿色文明示范单位”称号,“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最美校园”“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